国内航班延误现象透视:我们的航班何时起飞?
中国民航局最新公布4月航空运输消费者投诉情况通报显示,消费者对国内航空公司投诉,航班延误、取消问题占全部投诉近半。
天有不测风云,雨季航班延误更多。“我们的航班何时起飞?”——面对旅客的疑问,有关管理部门亟待综合治理,“奋起直飞”。
航班延误,时间都去哪儿了?
一个航班能否正点运行,并不是一家航空公司能说了算。从大了说,有4个部门管理;往小了讲,涉及60多个保障环节和40多个基层保障单位。一个部门或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引发连锁反应,最终造成延误。
在民航现有体制下,除首都机场、西藏的机场外,其余全国的机场归地方政府管理;三大航空公司归国资委管理;空管归民航局管理;民航公安归公安部管理。
“目前各部门各管一段,未能搭建起一个统一联动的平台。”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说。
“天路”不畅也是造成航班延误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几年,我国民航航班量每年以平均超过10%速度递增,预计今年乘飞机出行人数接近4亿人次。
一方面是飞机的数量和航班增加越来越快,另一方面“天路”的建设却增加较少。“车多路窄”自然会拥堵延误。
飞还是不飞,不能让旅客空等
“一会儿说飞,一会儿说不飞,最后居然要住一晚才能补飞。”几天前在机场酒店延误一夜的梁玫告诉记者,这不是天气原因造成,却“盼来盼去盼不着,最后时刻被取消”,对于旅客心里来说,“比较难接受”。
为进一步完善航班延误处置,中国民航局明确要求,在航班密度大的航线上,特别是京沪穗三大枢纽机场之间航线上,航空公司预计延误超过4个小时,要及时取消,避免旅客长时间等待,方便旅客及时签转其他航班。
“飞还是不飞,要尽早给旅客一个准信。如果当天长时间不具备飞行条件,航空公司、空管方面就应果断取消航班;如果可以飞,就要告知旅客大概晚点多长时间,做好旅客服务,不能让旅客空等,或反复折腾旅客。”许光建说。
无“微”不至 破除各方“沟通障碍”
“有时在询问航空公司延误原因时,相关接待人员总说不清楚、不确定。”旅客经常发出的这一抱怨道出航班延误时各环节掌握的信息不透明。
“航班正常工作,要抓信息畅通这个核心,大力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全行业信息平台。”民航局副局长王志清说。
据空管局局长王利亚介绍,下一步,空中交通信息平台还将向公众推出可查询的网页,并在未来做好平台移动端,届时通过手机、微博、微信等方式向公众推出信息查询服务。远期还可为全国民航系统提供跨专业、跨行政部门、跨地域的横向数据交换共享和决策支持。
民航业界要真正走近旅客,特别是在微博微信的时代,航空公司没有理由不无“微”不至。(新华社电)
编辑: 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