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男子自费十余万元三年拍成抗战纪录片

07.07.2015  18:59


远处的百年铁桥是进入乏驴岭村的唯一通道 李茜 摄



村民为17师英烈立的纪念碑静静地躺在环山中 李茜 摄

  中新网石家庄7月7日电 题:河北一男子自费十余万元三年拍成抗战纪录片

  作者李茜 阎红杰

  三年,40分钟。这两个数字对于吴九院来说,是他人生中两个重要的坐标。

  吴九院用三年时间拍成一部时长40分钟的纪录片,以此纪念娘子关战役。“七七事变”78周年之际,吴九院在微信朋友圈写下:“78年前,万余名三秦儿郎战死在抗日前线,愿自己的纪录片还原历史、记录历史、让后辈铭记历史。

  吴九院邀请记者观看纪录片样片时,常常将视频暂停,有时向人解释当时的历史背景、参与战争的人物,有时讲起自己拍摄的经历:如何找老兵、找专家、找史料……

  “这部纪录片就像我的孩子,这三年我倾尽了全力……”吴九院一直盯着屏幕,偶尔会心一笑。

  2012年,一篇报道引起吴九院的注意:石家庄井陉县乏驴岭村村民想给1937年牺牲在乏驴岭的17师英烈立纪念碑。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进攻娘子关。地处冀晋险要的乏驴岭,是娘子关下第一门户,自古就有“欲夺娘子关,必占乏驴岭”之说。1937年10月国民革命军38军17师在师长赵寿山的率领下在娘子关外的乏驴岭、雪花山一带抗击,死伤万余人,牺牲的士兵大多是陕西人。

  得知七十多年来,乏驴岭村民一直默默守护众多英烈,每年都有村民自发给英烈祭祀,祖籍陕西的吴九院感动不已,虽身在70公里外的石家庄市区,但吴九院恨不得早点来到那个因“张果老的驴困乏于此”而得名的小山村,并想尽些自己的力量为他们做些什么

  吴九院还记得第一次来到乏驴岭时的震撼:进出村落的唯一通道是一架百年铁桥,这个铁桥曾被日军占领运输物资,桥上还有若干弹痕,村中日军建的炮楼保存完好……“整个村子放佛都是中华民族抗战史的见证。”吴九院感叹道。

  在朋友的鼓励下,在乏驴岭村故事的感染下,吴九院决定将乏驴岭战役拍成纪录片。虽然乏驴岭战役是娘子关战役主战场之一,但有关乏驴岭战役的资料太少。为此,吴九院沿着娘子关战役涉及地区寻找,并寻找研究娘子关战役、研究17师将领的学者。那段时间,吴九院总是北京、南京、西安、石家庄四地跑,整理出了几万字资料和照片样本,由于有些资料都是日文,他还要花钱请人翻译。仅准备史料就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

  在寻找老兵的路上,吴九院后来发现自己还是晚了一步。由于那段战役时隔久远,很多见证者都不在了。其中一个老兵在吴九院还没来得及采访时就去世了,让他悔恨不已,“连续去了好几个老兵家,都被告知老兵去世了,那时候真的是越找越伤心。”吴九院哽咽着说,这些历史的见证者逐渐离开人世,他要与时间赛跑,他想用自己的方式“留住”这些老人。

  为拍摄纪录片,他多次爬上血战乏驴岭时的山上;为了拍摄一个火车路过的镜头,他可以等上三四个小时;为了跟年过九旬的老人采访战争回忆,他宁愿听老人反复絮叨一天而从中选取几分钟的镜头;为了完成自己对老人的“承诺”,他放下工作,自费十余万元投入拍摄;为了这部纪录片,三年来他忍受家人、朋友的不解和嘲笑……

  如今吴九院正为这部作品挑选播放平台,他说,自己终于可以给17师英烈一个交代,给乏驴岭村民一个交代了。

  “三年,40分钟。对于我来说很重很重,但对于为国牺牲的众英烈和乏驴岭村那份守候来说,很轻很轻。”吴九院说,希望世人看完纪录片后忘记他而记住乏驴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