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子口上降神兵 百丈悬崖做云梯
腊子口上降神兵 百丈悬崖做云梯
腊子口天险位于甘肃南部,当年红军翻越悬崖陡壁,靠奇袭方才攻克
■腊子口下碉堡前,80岁老人郭振才故地重游。
■新农村建设使宕昌县官鹅沟民居如诗如画。
■哈达铺镇红军长征纪念碑前,小学生和村民踊跃签名。
■“次日那毛主席旧居”,桑洁的孙子在敬礼。
□本报甘肃迭部县腊子口专电
特派记者 文/董世杰 图/尉战魁
腊子口战役与哈达铺整编
1935年9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抵达甘肃南部的天险关隘腊子口。国民党军鲁大昌部3个团据险阻击。当天,红军正面强攻,未能突破国民党军防御阵地。17日,红军两个连翻越悬崖陡壁,穿插国民党军侧背,一举将守敌击溃。天险腊子口突破后,中央红军进入甘南开阔地带,北上陕甘地区的通道开辟出来。
9月20日,由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路过哈达铺,在此驻扎了7天,部队得到休整和补给,并召开了中央领导人紧急会议和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作了《关于形势和任务》的政治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到陕北去”,作出了把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因此,哈达铺是红军长征途中名副其实的“加油站”,也是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
腊子口:80岁老兵冒雨祭先烈
清晨,天空飘起了小雨,腊子口山顶云雾缭绕。“腊子口”藏语意为“险绝的山道峡口”。腊子口周围群山耸立,峡口两岸山头如刀劈斧削,地势更显陡峭、险峻。据说当年这个山口上部仅有30米宽,下部只有七八米宽。两边悬崖峭壁,白龙江从沟底流过,水流湍急,根本无法徒涉。如今,宕迭公路的开通,将谷口拓宽到40多米,江上横架着一座木桥,峭壁下的那座“碉堡”是后人复制的,供游人参观。
游人不多,只见峭壁下的碉堡前, 一位白发老人脱帽肃立。
老人名叫郭振才,现年80岁,从甘肃省积山县刘集乡专程赶来。1936年红军大会师时,他才1岁,20岁时,他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当年服役的地方,就在腊子口一带。用老人的话说,这里是他的“第二故乡”。老人说:“没有老一辈红军战士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雨越下越大,老人坚持不打伞,他在记者所带的旗帜上认真签下“长征精神永存”几个字,然后将同来的孙子和外孙叫到跟前,讲起当年红军夺取天险腊子口的战斗故事。
次日那:藏家四代人义务守护红色故居
藏语中“次日那”是“长寿”的意思。离腊子口不远的次日那村,位于白龙江边。在旺藏乡的公路边上,赭红色的纪念碑镌刻着“次日那毛主席旧居”几个大字,十分醒目。进村打听“旧居”,一位老乡指着一处建筑说:“挂着五星红旗的那一家就是,主人叫桑洁。”
“我的爷爷叫格让,是一个勤劳善良、执着勇敢、仗义守信的藏族汉子,在次日那盖起了木楼,算是富裕的人家。”坐在桑洁家的炉灶前,他讲述了81年前那段令人难忘的故事。桑洁说,1935年9月13日,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领导人来到次日那,他的爷爷有幸成了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房东”。虽然他们只住了3天,但爷爷格让以藏族人的豪放和热忱拿出了平时舍不得吃的腊肉、自酿的青稞酒、酥油等珍贵食品,来招待不期而至的红军。
“当年红军北上后,爷爷将木楼格局按原貌保护,红军留下的竹骨雨伞,厚厚的牛皮公文包与药箱等都得到了精心的保护。”桑洁介绍,从爷爷格让到父亲阿草,一直念念不忘红军,盼着他们再回来住阁楼。从此,谁家有红军长征留下的东西,父子俩都会三番五次上门,动员人家捐出来,在全家的不懈努力下,大量珍贵的文物失而复得,许多有关红军的故事广泛传播。
1983年,桑洁的父亲阿草弥留之际,将保护旧居的重任交给了桑洁。到现在,52岁的桑洁让儿子旦旦和他一起守护这一红色故居。桑洁说,他义务做这项工作已经30多年了,不能外出打工也不能去种地,每天专门接待来参观的人们,义务讲解、宣传。“因为毛主席在我们家住过,所以我们家世世代代都不能忘记这份红色情结。我终有老的一天,儿子还可以做,将来孙子也可以继续做好守护工作。”桑洁说这些话的时候,非常自信。
临别时,这个热情憨厚的藏族汉子追出门来,他提着一壶青稞酒,倒出一杯递给记者:“天气冷,你们还要赶路,喝杯青稞酒,暖暖身子!”
哈达铺:周总理所赠铜勺影响五代人
10月15日上午,走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第一街”上不由得心潮澎湃。这条由382家店铺组成的长约1200多米的街道,是红军在长征途中走过的最长、保留当年原貌最完整的街,被誉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街”,街道两旁依旧是低矮的原貌商铺,赭红色的泥土墙面,灰黑的门框、窗棂甚是醒目。
哈达铺城门桥南侧的“同善社”里,一组栩栩如生的铜像再现了“一把铜勺”的故事。是周恩来感谢当地老中医畅通的故事。15日中午,老中医畅通的曾孙畅辉民详细讲述了这个故事。
“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抵达哈达铺时,我父亲只有14岁,但已经跟着太爷爷开始打理药铺。有一天,一名红军战士来找太爷爷,说是一位红军首长病得较重,要请大夫上门去看一下,看完回来后给开了药方抓了药,但这位红军战士身上没钱,就留下了一把小铜勺。”
原来,当年周恩来在长征路上肝囊肿病情恶化,到达哈达铺时身体十分虚弱,幸好当地药材资源丰富加之老中医畅通的悉心诊治,才使他的病情逐渐好转。周恩来十分感激,就托一名小战士把随身携带多年的一把铜勺赠给畅通留作纪念。
听说记者来自石家庄,畅辉民高兴极了,说是有缘分,他把记者带到诊所,端来热腾腾的茶水,然后打开话匣子。他说自己高中毕业后就在父亲的言传口授下走上行医之路,已经从医30年了。周总理清廉爱民的高尚品格影响了他们家几代人。他高兴地说,“我女儿畅燕芝从小就喜欢医学,认识很多中药材,如今正在石家庄一所医学院读大二,是我们家学医的第五代人了,我们一定会把这份红色情结传承下去。”
感动:被牢牢守护的红色情结
踏上重走长征路,每天都被感动着。地图上的线段,在现实中却隔着千山万水。离开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迭部县的腊子口、次日那,前住兰州,从早到晚一路奔波700多公里。长途汽车驶入临夏一带,光秃秃的黄土坡多起来,望着车窗外的山山水水,脑海中总会浮现长征中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时至今日,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昔日枪林弹雨的地方早已恢复安宁祥和。但次日那村的桑洁、腊子口80岁的郭振才、哈达铺的畅辉民,却在用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当地人民一直在牢牢守护着那一份红色情结,并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这,让我们感动。
下期预告
跟随长征路线,本报重走长征路第三组采访小分队将前往“陕北吴起镇”现场,为您带来精彩详实的报道。欢迎广大读者继续关注重走长征路⑨篇“会师吴起镇”。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