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脱贫路:行唐县西城仔村的“致富经”

27.11.2016  00:35

行唐县上方乡西城仔村多年来有谷物种植和肉牛养殖的传统,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传统优势没有转化为致富手段。市国税局驻村工作组入驻后,因地制宜引导村民进行谷物精细化加工,并筹措扶贫资金,扩大村民肉牛养殖规模,帮助144个贫困户逐步摆脱贫困。

从行唐县城王西北方向走20公里,就是西城仔村,这里交通闭塞,村里因为地下水缺乏,没有深水机井,老百姓手里的地大多为旱地,只能看天收。多年来,受自然条件限制,大家只能种植耐旱的玉米、谷子等作物,因为产量低,基本上只够村民自给。缺乏发展基础,收入渠道狭窄,老百姓过着苦日子,村里也几乎没有像样的集体收入。全村235户725口人,贫困的就有144户425口人,贫困发生率高达59%。

杨爱妹家就是144户贫苦户之一。由于老伴儿已经丧失劳动能力,家里种地的担子都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每年只能种点谷物和山药,勉强凑够一年的口粮。多少年来,贫穷好像在这个小院里扎了根,让人看不到摆脱贫困的一点希望。工作组驻村后,在走访中了解到杨爱妹家的情况,结合村里扩大谷物种植的致富新方向,工作组希望杨爱妹明年能多种谷子。

工作组和村民杨爱妹交流:——今年种了多少谷子? ——3亩多 ——来年还可以多种些,我们负责销售……

因为水土原因,这里的小米不但好吃,外观也好看。以前发愁的是卖不出去,卖不上好价钱,鼓励老百姓多种、多养,关键还要找到一条路子,打消大家的后顾之忧。在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西城仔村成立了专业种植、养殖合作社,像杨爱妹这样的贫困户通过入社,可以享受合作社购买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的优惠,收获的谷子也会统一加工小米,统一包销。

在村口不远处新落成的小米加工厂里,可以听到机器的轰鸣。走进厂房,脱粒机、碾米机、色选机一应俱全。在工作组的帮助下,西城仔村还注册了“城仔小米”品牌,精心设计了多种包装,还打通了销售渠道,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销售。通过精细化的加工和推介,这里的小米不仅好卖了,价格也翻了一番。今年,种植合作社又集中流转了100亩耕地,到明年全村谷子种植面积将达到260亩,预计每个贫困户可实现毛收入8000元。这一袋袋黄澄澄的小米,也让西城仔的乡亲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行唐县上方乡西城仔村村民 杨爱妹:建了加工厂,谷子也有了销路,明年我准备多种几亩,……

行唐县上方乡西城仔村村支书 顾双年:明年我们扩大种植规模,增加老百姓收入,让大家的钱包鼓起来,日子也就有了奔头

谷子种植走上了正轨,工作组又把目光瞄向了村里的传统养殖业。目前市场上肉牛的价格居高不下,但村里的贫困户却掏不出哪怕一头的买牛钱。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的积极协调跑办下,筹措到30万元财政扶贫资金,为村中50户贫困家庭每户购买了肉牛,扩大了贫困户的养牛规模。在村民杨国堂家中,71岁的老人正精心喂养家里的小母牛,在他眼中,这两头小牛就是他家脱贫增收的金疙瘩。

行唐县上方乡西城仔村村民 杨国堂:县扶贫办补贴了6000,我自己出2000买了两只小牛……母牛下小牛,牛会越来越多,我们通过养牛就能脱贫

在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西城仔村逐渐理清了脱贫致富的思路,传统种养殖业也在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下焕发了勃勃生机。最近,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又开始合计新的致富路子,他们打算利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里打造万亩油菜花田的契机,在乡亲们中发展农家乐,让村民致富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路子更宽一些,钱袋子也更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