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医疗质量改进有七道坎

01.07.2014  11:51

  6月27日~29日,2014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在京举行。大会主席、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委会主任委员王拥军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当前我国脑血管病在医疗质量改进方面存在三级质控体系不完善、数据采集可及性不强、溶栓质量持续无显著改进、房颤卒中抗凝治疗无改进、技术应用不足和过度治疗并存、卒中中心认证时机不成熟、血管神经病学亚专业尚未建立7大突出问题,需引起关注并有针对性的解决。

    王拥军表示,截至2012年,我国城市医院卒中医疗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其中,深静脉血栓预防、早期抗栓治疗、出院时他汀类药物应用情况等多数指标均达到国际平均水平。但仍有2项指标在5年中几乎没有改进,一是溶栓治疗率,2007年,我国卒中患者在规定时间窗内(4.5小时)内到达医院进行溶栓治疗者比例约为9%,2012年这一数字为10.1%,同期美国数据为70%;二是心房颤动患者使用抗凝剂的比例,2007年我国该数字为20%,2012年升至约29%,同期美国数据为91%。而上述两个指标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王拥军指出,我国尚未建立一种不浪费医生时间的脑卒中病种质控数据自动数据采集模式;同时,质量控制尚未写入临床指南。就技术应用而言,我国仍处于房颤识别等基本医疗技术不规范,支架技术等治疗方式过度使用的矛盾时期,且尚缺乏血管神经病学专科人员的培养机制。

    王拥军透露,我国将陆续推出“改进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率项目”“缺血性卒中房颤筛查项目”“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压长期管理项目”等一系列专项改进行动,通过项目带动全国医疗质量提升。

    考虑到我国地区间医疗技术发展差异,今年会议特设套餐式论坛,其中,天坛卒中学院精品论坛针对大中城市的神经科医师,就临床防治经验及最新进展进行分享;卒中实用临床实践论坛针对中小城市以及西部广大地区基层医院的医生,集中介绍临床工作中最常遇到的各种脑血管病诊疗话题,侧重基层临床实践的规范性和实用性。

山东启用复工复学健康通行卡
  日前从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获悉,为有序推动复工复学,卫生厅
钟南山:磷酸氯喹还没做对照实验
  2月24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与钟南山院士进行了远程会诊。在专门安排的答记者问环节,钟南山表示,临床治疗中发现,新冠肺炎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阿比多尔、克力芝平均6天~7天后,核酸检测转阴;使用抗病毒药物磷酸氯喹的平均转阴时间为4.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