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艺:影视剧要分级,更要监管
动画片《熊出没》发布会现场,根据分级制度,《熊出没》为TV-PG,适合10-14岁收看。近日,中国首个民间儿童影视剧分级制度推出。记者看到,这一名为中国儿童影视剧分级标准的分级制度,将儿童影视剧分为五级:TV-K(2-6岁)、TV-G(6-7岁)、TV-7(7-10岁)、TV-PG(10-14岁)、TV-14(14岁以上)。600名家长测试了自己的“被坑指数”。近三成家长“被坑指数”超过50分,让孩子看了不适合的儿童影视剧。(12月21日《现代快报》)
据资料介绍,对影视分级是国际通用做法,目的是为维护公序良俗,保护未成年人,使之远离暴力、色情、恐怖、变态等影视内容。我国法规对影视作品和音像制品禁映、下载有明确规定,多年前,国家广电总局提出的《电影促进法》草案就曾提出过电影分级的问题,但是,时至今日《电影促进法》也没有出台,我国并未根据内容对观众进行年龄分级和播放时间进行分段,让人遗憾。
虽说中国首个民间儿童影视剧分级制度只是一个民间标准,但是《熊出没》10岁才能看,给了广大爸爸妈妈一个监督参考,而且这一标准再次把影视分级的问题摆上议事日程,其积极意义不容否认。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希望任何影视作品都老少咸宜,已经不现实。在不健康文化不断侵蚀公众尤其是孩子的情况下,不仅是儿童影视剧要分级,其他影视作品也有分级的必要。
“戏不够,爱来凑”,为了吸引眼球,迎合观众口味。现在,某些电影和电视中,存在不少不适合青少年观看的节目。袒胸露臂、打情骂俏以致渲染色情、暴力、恐怖的镜头频繁出现在荧屏中,这当然不适合孩子观看。但是,由于我们没有分级制,成人和孩子在获取这些信息的渠道面前并没有什么差别可言。
我的儿子今年12岁,但是他特别喜欢看电视电影中的男女亲热镜头,暴力、恐怖情节也看得津津有味。我们做父母的对此感到忧虑,为了避免让孩子“早熟”,我们跟孩子一起看电视的时候往往会选择节目给她看,不过,孩子有时候会提出抗议。想想起我们小时候看的电影电视,比如《铁道游击队》之类,教育意义都很强。可现在适合孩子看的的电影电视太少了。所以,我认为,影视作品分级势在必行,《电影促进法》不能一直拖下去。电影电视除了科学分级以外还要分时段播放。
不过,分级之后效果又将如何呢?在现代商品社会,在这样一个价值多元化、娱乐化的时代,文化消费的商品化、恶俗化倾向颇为严重,只见声色、没有灵魂的影像视像泛滥成灾,麻痹了很多人的感知,正是这种麻痹使人要追逐更多的感官刺激。而且青少年影视消费的来源和场所多元化,社会充斥着大量影像作品,比如电脑网络、盗版光盘,这些来源远远超过了电影、电视和正版碟片。再说,对于未成年人如何界定,能否像网吧一样凭身份证上网?再比如,乌鲁木齐某影院曾规定,13岁以下的观众不能观看《京城81号》。孩子的年龄如何界定,也是个问题。而且儿童影视剧分级以后在家庭收看“少儿不宜”的节目也给家长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管住孩子也是一个问题。如果大人不在家,孩子观看这类影视剧,怎么办?所以,我认为,分级只是第一步,问题的关键在于分级以后,怎样抓监管,抓落实。
我认为,对影视作品分级以后,首先,文化、工商、公安等部门应该加强市场监管,管住黑网吧;借整治网络低俗风气的契机管好互联网特别是成人网站;管好盗版光盘市场。而且有关方面还要注重对青少年文化消费的引导,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这方面媒体与学校应该有所作为。只有通过不断通过文化消费的引导,才能使观众在选择影视作品的时候学会辨别、学会取舍,这需要一个不短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