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元号”传人杨福喜:弓箭行最后的手艺人
中新社沧州10月23日电 题:“聚元号”传人杨福喜:弓箭行最后的手艺人
作者 郝烨 高红超
“早在乾隆时期,我的祖辈们就为皇家制作御用弓箭。”说起“聚元号”的历史,杨福喜颇为自豪。
今年58岁的杨福喜是“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的第十代传人,也是仅有的几位能制作中国传统弓箭的手艺人之一。22日,杨福喜带着自己的得意之作,现身“京津冀”传统工艺暨文化创意产品展览展销会。
花白络腮胡须,高高挽起的发髻,一身黑色唐装,杨福喜浑身透着一派仙风道骨的气质。关于“聚元号”的三百年兴衰,他侃侃而谈。
“后羿射九曜”的传说为弓箭的出现增添了几分神话色彩。弓箭在中国出现的时间确实非常久远。早在3000多年前,古人就将“射”列入“六艺”之中。作为古代冷兵器中最具杀伤力的射远武器之一,传统弓箭是古人们举行“射礼”的工具,也是武举考试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
“聚元号”曾是清廷敕封的17家御用弓箭铺之一。然而随着晚清时近代火器的引进,弓箭逐渐失去射远武器的主导地位,在民间的制作使用也日渐衰微。历经沉浮,唯有“聚元号”一家保留至今。
让杨福喜遗憾的是,他没赶上生意最红火的时候。由于历史原因,“聚元号”的弓箭制作一度处于停滞状态。经历了近40年低迷期后,直到上世纪90年代,杨福喜才决定向父亲学习这门技艺。
杨福喜回忆,“我那时窝在小屋里埋头做弓,可做了一屋子的弓箭到头来却无人问津。”但想到祖辈几百年的基业也许会消失,他咬牙坚持下来。
几年后,转机来了。由于“聚元号”的弓箭加工流程与春秋后期齐国官书、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文献《周礼·考工记》中记载的完全一致,保留着中华民族最传统的工艺制法,引来高校师生专门来记录、宣传这门工艺。2006年,“聚元号弓箭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聚元号”重现大众视野,订单渐渐多起来。
古有“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弩发若碧涛吞日,矢飞超电掣风驰”的诗句,形容弓箭射击时的速度之快。但杨福喜说,“聚元号”制作的弓箭从来不追求快和准。
“中国传统的射艺追求的是‘射之道’,所谓‘射之道’,就是射箭人的操守和良知。”杨福喜说,现代弓箭大多用于竞技比赛,只追求环数,而中国传统的射箭运动是通过射箭看一个人的品德与品行,“射以观德”即是如此。
不仅射箭如此,制作弓箭亦如此。杨福喜说,传统弓箭的制作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工作,讲究“以眼为尺,以手为度”,制作者既干木匠的活,也干画师的活。该技艺对制作者的文化功底要求也很高,“制作的工序十分繁琐,不仅靠脑子记,还要靠领悟。”
“我前前后后招了20来个学生,可现在留下的只有3个。”杨福喜坦言,制作过程的辛苦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很多学徒吃不了这个苦,纷纷选择中途放弃。
杨福喜认为,市场极大萎缩,也是许多传统工艺传承中面临的一大问题。尽管如此,他依然在为这门技艺的传承而努力。
除了宣传和推广中国传统弓箭外,他还竭尽所能培养下一代传承人。2008年,杨福喜的儿子正式跟随父亲学习制作弓箭。杨福喜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传统弓箭的制作技艺传承下去,让世界各地的人都知道中国有个‘聚元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