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老年人能力评估师”:守护老人的“心灵捕手”

19.10.2020  12:20

  中新社石家庄10月18日电 (记者 李茜)“还记得您早上吃过什么吗?”“平时您怎么去公园遛弯?”近日,石家庄市汇德养老评估服务中心主任、老年人能力评估师龙建勇在和82岁的老人张军(化名)“聊天”中完成了一项项数据采集。30分钟的“聊天”结束,龙建勇判断张军的生活能力属于“轻度失能”。他将这份评估报告提供给养老机构,帮助制定张军的个性化养老服务方案。

  今年7月,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统计局向社会发布了9个新职业。其中,“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成为新职业之一,该职业是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精神状态等健康状况测量与评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逾2.5亿人,占总人口的18.1%。庞大的老年人口带来了巨大的老年人市场需求。因此,对老年人开展能力评估,确定老年人照护等级具有重要意义。养老机构需要根据评估结果为老人制定不同等级的照护方案,政府可根据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结果确定补助标准,根据失能老人数量及时制定应对政策,老人则可从中得到相应护理服务和补贴。

  老年人能力评估,既为老年人、家属和养老机构精准选择养老服务提供了一把“尺子”,也为不断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提供了基本指引,有助于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更好地享受社会服务和社会优待。

  已从事5年老年人能力评估的龙建勇称,由于语言、认知等方面局限,许多老人无法清楚准确地表达个人的养老需求,从而影响养老服务质量。而老年人能力评估师不单单是老年人生活的记录者,也是观察者和“心灵捕手”。他们需要跟评估对象进行深入交流,了解被评估老人的生平过往和生活习惯等,并进行定期回访及时调整服务方案。

  “这些看似普通的聊天,可能会走进老人内心深处,看到他们内心深处的需求。如今,很多家庭不再只关注老人衣食住行,也逐渐重视老人的心理问题,这是整个社会的进步。”龙建勇说。

  据龙建勇介绍,随着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老年群体的关注,中国养老服务事业不断推进,相关国家部委联合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甚至一些家庭和个人自主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比如,在家中铺设防滑砖避免老人滑倒,或在卧室安装床边护栏或抓杆,保证老年人睡眠和活动安全等。

  近年,中国民政部联合有关部门加快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评估制度,提升养老服务质量。2013年,民政部印发《民政部关于推进养老服务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旨在让评估工作有规可循。2014年,有关部委联合印发通知,将老年人能力评估和服务需求评估的组织实施等作为重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完善全国统一的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统一开展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

  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夯实了养老服务评估工作的基础,为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老有所养目标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了解,针对老年群体的个性差异和需求服务的多样化,中国多个省市因地制宜创新政策,在细化完善评估指标体系、精准对接老年人服务需求、培育专业评估队伍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目前,北京、河北、上海等多地明确了老年人能力评估的具体流程,各地规范老年人能力评估的实招硬招不断落地。

  河北省老年产业协会秘书长田晶丽表示,作为新兴职业,老年人能力评估队伍面临着行业标准不够完善、专业人才短缺等困境。她呼吁尽早建立长效机制,加快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开发,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等。

  随着老年人能力评估需求不断增加,龙建勇所在的评估机构年评估人数由2015年的500人次增至2019年的3万人次。2017年,龙建勇的团队开始走出石家庄,与周边多个省市签订合作协议,扩大服务范围。当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被“官宣”成为新职业,龙建勇激动地表示,这将大大提高社会对养老事业的关注度,让养老行业走得更加专业,让老龄化社会运行得更加从容不迫。(完)

编辑:【郝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