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老妈突然“变了” 可能是病了
有些儿女发现父母变了:原来平和的变得暴躁了、原来慷慨的变得吝啬了、原来聪敏的变得迟钝了……这些精神状态上的改变,很可能是一些诸如老年抑郁、老年痴呆等精神障碍的前兆。精神专科医生建议,儿女们在照顾老人时,要敏锐地捕捉一些精神疾病的蛛丝马迹,从而做到精神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老喽,没用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衣食无忧、儿女孝顺、子孙满堂……一个老人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按说应该很开心,但是63岁的老王一点都不开心。老王退休后,赋闲在家。老伴儿去世的早,儿女觉得老人比较孤单,就经常回去看他。最近这段时间,老王总是没有理由地觉得“心情不好、睡眠也不好。”以前,他喜欢打打牌、看看体育节目,现在什么牌局、什么比赛都提不起他的兴趣,“没意思”成了老王的口头禅,有时候他还会嘟囔两句:“老喽,没用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儿女注意到他情绪有变化,他们觉得老人心情不好可能是暂时的,“好吃好喝伺候着,过段时间就好了。”最近这段时间,老王的心情越来越差,甚至懒得给最疼爱的外孙女打电话。有一天,老王的女儿给他打电话,但电话总是没人接,老王的女儿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她急忙赶到父亲家,才发现父亲服用了过量的安眠药,已经躺倒在床上……幸好经过及时抢救,老王转危为安。这件事儿发生后,儿女认真商量后决定咨询精神科医生。最后,他们终于明白了父亲患有“抑郁症”。
突然形成的癖好
68岁的老林最近迷上了收集。但是,他不集邮,不集钱币,也不集钥匙链,而是收集废弃垃圾袋——老林每天下楼时会帮家里倒垃圾,到了垃圾桶前,他打开垃圾袋把垃圾倒出去,然后再把脏兮兮的垃圾袋拿回来。家里攒了一堆儿脏兮兮的垃圾袋,惹来了老伴儿的怨言,但老伴儿和儿女怎么批评他,老林都听不进去,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爱好”。他还喜欢收集瓶装水,孩子们买来的各种瓶装水还没来得及喝,都不见了。有一天,老林的老伴儿在他的床头柜里发现了这些瓶装水:十多瓶各种各样的瓶装水摆在小柜子里,老林既不喝、也不看,老伴儿实在猜不透他怎么想的;再拉开床头柜的抽屉,发现里面有20多把小梳子,这些小梳子是老林和老伴儿旅游时从宾馆中拿回来的,这些小梳子和一次性的牙刷牙膏等洗漱用品放在一起,本想着家里来个亲戚偶尔用一下,但不知道老林什么时候把这些小梳子全都拆了包装,摆放在自己的抽屉里……当然,老林还有很多变化:以前他是个性格平和的人,现在经常因为一点小事着急、发脾气,甚至还会骂人、爆粗口……
他到底怎么了?女儿带他到安定医院就诊后,被确诊为“老年痴呆”。
老年抑郁的常见表现
1.涉及身体各个部位的不适感:如胃肠道系统不适,包括腹胀腹泻、厌食恶心等;心血管系统不适,如心慌、憋气、胸闷等;运动系统不适,如腰背痛、头痛、全身痛等;植物神经系统不适,如全身忽冷忽热、出汗等。患者四处求医,做遍各种相关检查却没有发现有确定病变。
2.紧张恐惧焦虑:担心自己的钱不够花了,自己做不了家务了,担心家人会出意外等,这些在家人看来都是没有必要的担心,患者却因此整日坐卧不宁,严重时茶饭无心,甚至可以不吃不喝。
3.出现记忆力减退、智能下降:易与老年痴呆混淆,医学上称为“假性痴呆”。患者往往觉得自己的脑子变慢了,什么也记不住。不同于老年痴呆的是,患者能够认识到自己存在记忆力、智能方面的问题,而且随着抑郁症状的缓解,患者的记忆力、智能会逐渐恢复。
4.部分患者对于自身情况等会产生旁人无法理解的荒谬想法:有人认为肠子腐烂了;认为自己不存在了;自己犯罪了,所以有人要惩罚自己等。
老年痴呆的常见表现
1.近事遗忘:突出的症状是记忆障碍,刚刚发生的事瞬间即忘,事后即使别人提示也想不起来;经常手里拿着某物而找某物,刚吃过饭却说没吃,但对“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却能清楚记得。
2.词不达意,絮絮叨叨:言语表达不流畅,含混迟钝,常忘记一些字词。本想表达一种意思,说出来的却是另外一种意思,不能确切表明自己的意愿。
3.忘记熟人的名字:走在街上,明明是老熟人却叫不出对方的名字。
4.敏感多疑:认为亲人对自己不好,子女不孝;怀疑自己的东西被家人或邻居偷走了,经常把贵重的东西变动地方藏起来,而实际上放得并不隐蔽;自己东西找不到总怀疑别人。
5.情感冷漠: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甚至对过去感兴趣的事情也觉得索然无味。
6.性格改变:情绪不稳,喜怒无常,易激怒伤感,抑郁、任性、自私、幼稚,甚至与孩子斤斤计较。
7.计算能力下降:早期患者的计算速度变慢,逐渐出现计算错误。简单的账目算起来很费力。
8.定向障碍:主要是时间和地点的定向错误,如对时间的感知淡漠或混乱,不知当时所处的时间和地点,经常出门后找不到回家的路,记不清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干什么等。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