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老师做微商买不买真纠结 教育局:家长可举报

15.12.2015  21:27

■老师做微商,家长好纠结。(资料图片)

如果孩子的老师在微信上向家长推销化妆品,买不买呢?买吧,明明不需要,不买吧,又担心得罪老师对孩子不利。最近,王女士就非常纠结。

微商的朋友圈刷屏早已不新鲜,朋友之间不喜欢可以屏蔽,那如果是上下级呢?重要客户呢?孩子老师呢?微商模式下的各种社会关系都在受到冲击,不少被推销者像王女士一样纠结又无奈。该怎么监管微商?

□本报记者 刘文静

烦恼

女儿的幼儿园老师做微商 我能不买吗

王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女儿在省会一家私立幼儿园上中班,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平时对孩子不错,对家长也热情大方,她还是很感激老师的。今年夏天,幼儿园开家长会,家长们纷纷和老师互加微信,说平时要加强交流,老师干脆建了一个家长群,把大多数学生家长拉到了群里,说有什么信息、情况会直接在群里发布。

家长群建了没多久,家长们就发现,老师业余还有一个职业,那就是微商。在家长群里,老师会零星地发布一些她代理的化妆品信息,包括化妆品图片、效果介绍和本人使用心得等,这让不少家长心里有点不舒服。“明明家长群交流的应该是孩子的情况,可中间还夹带了化妆品广告,我觉得这个群已经变了味儿。”王女士说。因为幼儿家长与老师的关系,老师代理的化妆品受到了不少家长的追捧,卖得相当不错,群里的大多数家长从老师那里买过化妆品,多的会买整套,少的也会买个洗面奶、柔肤水等单件商品。有的家长还公开在群里夸赞:化妆品效果特别好,用过以后皮肤不干了,在有暖气的屋子里睡一晚上也不会感到干,还会有别的家长随声附和。这时候老师会非常高兴地连发几个笑脸。对于这种现象,王女士很是无语。

王女士说,她用的化妆品一直都是固定品牌,老师卖的品牌她并不感兴趣,也不需要,所以当群里一些“舍得花钱”的家长们和老师交流时她基本保持沉默。可是没想到,有一次老师竟然在微信上私聊她,直接问:“XX妈妈,别的家长都说这套化妆品不错,补水效果特别好,你不试试吗?”王女士一时语塞,只好推托说,自己是敏感肤质,很多化妆品用了都过敏,所以不敢换牌子。老师马上热情地说:“这样啊,没关系,我们正好有一套防过敏的套盒,使用者的反馈特别好,没有一个过敏的,我给你调货,你试试,万一过敏我给你退。”王女士只好“欣然接受”,过了几天,老师调的货到了,王女士接孩子时顺便取走,通过微信支付了398元。事后,她把这套化妆品直接送给了小姑子,“虽然老师说不适合可以退,但是你想想哪个家长那么不开眼,会真的去找老师退货?”王女士叹口气说。

最近,老师又开始在家长群里推荐新上的补水面膜了,这让王女士非常纠结,她很担心老师再来一次“私聊”,那自己是买还是不买呢?

王女士说,她和别的家长私下也交流过,家长们都很无奈,毕竟孩子天天上幼儿园,老师是不能得罪的。大多数家长选择了妥协,反正化妆品也是要买的,就从老师这里买好了,只要老师高兴,对孩子好点儿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