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用玉米秸秆“画”出绚丽人生

07.11.2022  10:26

  【解说】今年70岁的郭凤芝是河北省丰宁县人,曾是一名下岗职工,1994年因病听力致残,下岗后她上山刨过草药、采过蘑菇,开过缝纫铺和书店。2001年,她开始尝试制作秸画。

  【同期】郭凤芝

  我们家祖辈儿就是做草编、做柳编的,就是过去说的那个柳匠,(我)从小也跟着大人学。我也会剪纸,2001年(我)在电视上看到山东那个麦秆画,就有了灵感,开始用野草、用高粱秆、用玉米秸秆这些材料研制做秸秆画。

  【解说】秸秆画是把经过熏、蒸、漂、烫之后的植物秸秆,进行剪、刻、编、绘,粘贴成精美的画作。学习制作秸秆画时,郭凤芝已经快50岁了,当时家里生活很困难,她只能白天干活儿挣钱,晚上一次又一次地实验。

  【同期】郭凤芝

  因为我(有)脑血栓后遗症,手不利索,在整理秸秆的时候,(手)经常被扎得鲜血直流,再就是秸秆需要漂白,需要消毒,因为我的文化程度低,对化学药品不懂,手也经常被烫伤。经过三年不断地尝试,最终(我)用玉米秸秆,制作出了理想的秸秆画。

  【解说】郭凤芝的玉米秸秆画,做工精美、鲜活传神,以展示民俗民风、民间故事、花鸟虫鱼、山水风景为主。问世没过多久,郭凤芝制作的玉米秸秆画就打开了销路。

  【同期】郭凤芝

  我特佩服有知识有学问的人,特别向往体验体验高校的生活。在我家的生活和自身的工作稍有起色以后,为了提升技艺水平,曾经先后到清华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天津美院、河北大学等高校进修,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制作秸秆画上。

  【解说】 随着技艺水平不断提高,郭凤芝的秸秆画得到更多的认可,她的作品《巨龙腾飞》在第五届奥林匹克文化节上获奖、并在上海世博会上展出。2012年,郭凤芝的玉米秸秆画入选承德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申请了国家专利。200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郭凤芝成了丰宁县特殊教育学校24名聋哑学生的一名特教老师。

  【同期】郭凤芝

  那个时候特教学校为了让残疾孩子掌握一门技术,需要一个教给学生技术的老师,当时的校长认识我,他知道我会做秸秆画和剪纸,(他)主动给我打电话,说没有太多的工资,问我愿不愿意来。我丝毫没有迟疑就答应了。

  【解说】为了与孩子们更好地沟通,郭凤芝学会了手语,她手把手地教孩子们秸秆画制作技艺。为了让特教学校的学生能自食其力,在爱心企业的帮助下,郭凤芝成立了一家玉米秸秆画工艺品公司,带领24名聋哑学生和5名残疾人走上创业之路,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她和学生们制作的秸秆画终于闯出了名堂,秸秆画产品远销日本、新加坡等地。

  【同期】郭凤芝

  我认为掌握一技之长,改善自己的生活是最快乐的事。对于残疾人,我有多大能耐我就帮多大的忙,这也是我感恩社会对我的帮助。有人说你这么大岁数了,你还忙活啥,我说这是我喜欢干的活儿,我愿意干我就不觉得累。

  艾广德 张桂芹 董兆阔 河北承德报道。

编辑:【吴金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