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少华:“群众的眼睛”怎么不再是“雪亮的”了?

11.12.2014  14:49

    12月8日,有读者向华商报反映,丹凤县园林绿化管理所3名职工入职两年多,未见其上过班,其中1人为丹凤县林业局局长马某的爱人。对此,丹凤园林绿化管理所回应称,3人是公益性岗位招聘的工作人员,长期值夜班。丹凤县纪委称将调查此事。(据12月10日华商报)

    按理说,员工上不上班?上班工作怎么样?同事、工友心里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但是在这里三个员工按“档案”记载已经入职工作了两年多,但这里的员工竟然从来没见过这些人,甚至没听说过他们的名字。可单位的工资表上这些人的工资却一分钱不少。单位的负责人更是言辞凿凿的表示,3人不是不上班,而是长期值夜班。并且认为:对于这些情况,单位其他同事可能不知情,所以存在误会。

    一个县城的园林所并不是特殊单位,怎么可能会让三名员工一直上了两年多的夜班?换句话说,如果真是这样,特别是中间还有一位局长夫人,一连值了两年多的夜班,恐怕早就美名远扬了,怎么在这里不仅没人知道,甚至还没人认识和听说?

    在关于“吃空饷”的问题上,群众的反映和官方的意见相反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几天前,河南科技大学后勤集团下属的餐饮公司有群众举报,一职工常年不上班,但每个月却领取5000多元工资。当记者调查时,其办公室工作人员、工作部门的同事、甚至负责考勤的工作人员都表示,此人长期不上班,也没有见过他的请假条。尽管如此,相关领导却信誓旦旦的表示,此人对此一直在上班。

    过去我们常听说过一句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要相信群众”。但是在这些事务中,一个群众这样说,两个群众这样说,甚至一群群众还是这样说。单位里的“官方”还是不认可,更别说“相信群众”了。这些人到底在单位挂名不上班,“吃空饷”,还是“长期值夜班”?是群众的“误会”,还是官方的有意袒护?大家恐怕都心知肚明。

    其实,“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点没变,重要的是就是因为这种“雪亮”而让一些人的私心杂念无处藏身,甚至伤害到他们的私利了。因此,他们情愿相信群众“误会”、“不明真相”,而不愿坦承自己的问题。这样的行为不过是一种“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