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河北红色行”走进北国笔乡——侯店

26.06.2016  19:24

侯店毛笔博物馆

石家庄新闻网讯 (记者 张小波)6月24日,“美丽河北红色行”采访团一行来到有着“北国笔乡”之称衡水市滨湖新区侯店村,参观这里的侯店毛笔博物馆,感受这里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传统制笔文化。

巨型毛笔浸满墨水后可达40斤重

侯店村位于衡水市区南郊,侯店村是彭杜乡典型的农业大村。侯店制笔业兴于明朝永乐年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所制之笔享誉海外,侯店素有“毛笔圣地”、“北国笔乡”之美誉。

侯店毛笔博物馆外矗立着秦朝大将军蒙恬的画像,侯店毛笔又称“蒙笔”,相传是秦国著名大将军蒙恬所制。公元前221年,秦朝大将军蒙恬带率军在中山地区与齐国交战,交战的地域恰为今日衡水侯店一带。蒙恬将军将兔尾束好后纳入空心竹管内,固之以漆液,制作了一支毛笔,向秦始皇写成一封战报,随后将这种毛笔的制作工艺留给了侯店人,后来侯店人便仿制出了最初的毛笔,称为“蒙恬精笔”。秦朝将领蒙恬将军也被公认为“制笔鼻祖”,他发明的新的制笔工艺取代了战国笔用削尖的树枝或实心竹做笔的历史,工艺上也由繁至简,由粗至精,从此毛笔进入以竹为管的时代。从此开创了中国毛笔生产和使用的历史,奠定了侯店毛笔在中国制笔业上的地位。

老师傅正在制作毛笔

   一支毛笔制作完成要经过复杂的6道大工序,73道小工序,如选料、水盆、零活、干作、刻制、成装才算完成,每一道工序艺人们都有自己的绝活和技巧,通过73道小工序的精工细作,一杆上呈的毛笔才能完成。制笔过程大体可分为垫毛、挂毛、清毛、梳毛、齐毛、切毛、择笔和装杆八个步骤。可见一支小小的毛笔制作竟如此复杂。  

近年来,侯店村依托良好村容村村貌及毛笔产业的发展,围绕建设面向全国的毛笔文化创意平台为中心,让传统产业得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和开发,实现旅游产业和毛笔文化的巧妙融合。正着力打造人文所息浓厚、宜居宜养的旅游休闲综合性旅游小镇。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