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效应”带给审计人员的启示
“羊群效应”又称“从众心理”,是指由于受到群体的影响,个人的观念、行为会发生改变,以至于出现群体趋同的现象。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实验:横放一根木棍在一群羊前进的路上,羊会陆续地跳过去,待多数羊越过障碍后,撤走木棍。这时,后面的羊走到该处,同样会跳一下。很显然,后面的羊的跳跃并不是为了越过路障,而仅仅是在模仿前面羊群的行为。 这种现象在我们社会生活中十分常见:股票投资者更倾向于效仿他人,过多地关注股票价格,买涨卖跌,却忽略企业真实价值,最终难以获得理想的收益;农民经常在年初纷纷种植上一年收益较好的农作物,年底却因供求失衡而苦于没有销路;消费者往往会依据其他人的评价购买某商品,结果却发现并不适合自己等等。 对于“羊群效应”,我们要辩证看待。一方面,要认识到,“羊群效应”是生物进化的结果。那些善于模仿并懂得在群体中妥协的物种,会更加团结,因而其生存繁衍的几率得以大大地提高。从这个角度来讲,“羊群效应”有利于提升群体竞争力。但是,另一方面,群体的从众心理又时常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失去理性的判断则很有可能会导致最终决策的失败,而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羊群效应”为审计人员提供了重要启示,我们要积极应对。 一、依托“羊群效应”促进审计队伍团结协同 审计队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才能有效地行使其“免疫系统”的职能。因此,审计人员要善于依托“羊群效应”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升审计队伍整体水平,促进审计队伍的团结协同。审计机关要倡导优良的工作作风,借助“羊群效应”形成清风正气,增强审计人员的归属感,提高审计队伍的凝聚力。单位骨干要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作为被队伍“模仿”的优秀对象,将一些成功的审计经验、经典的审计案例在全单位推广,提高全体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审计新人应努力适应新集体,积极地向领导、同事学习审计业务,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审计人员。全体审计人员要在署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地围绕工作计划目标,加强协同配合,认真完成审计任务。即便在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分歧,也应从大局角度出发,适当地作出让步。 二、警惕“羊群效应”诱发审计人员思维固化 本文开头所提及的实验中,后面的羊跃过“障碍”的行为,反映出它们已经形成了“需要跳跃”的思维定式,而这种固化思维是我们审计人员要高度警惕的。在信息化时代,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审计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挑战。这就意味着,一些传统的审计手段与技术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工作要求,反复地模仿沿用不仅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反而可能会限制审计人员思路的拓展,阻碍审计工作取得新突破。因此,审计人员应避免生搬硬套传统的审计技术方法,努力冲出思维定势的束缚,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结合具体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探索出更具有针对性、更高效、更便捷的技术方法,从而更加顺利地开展审计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计算机审计为审计队伍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从企业审计中ERP环境下审计实务技能的探索,到保障性住房审计中多部门数据比对分析,再到审计校验工具的开发,这些从无到有的突破,在提高队伍审计效率的同时,也为大数据时代审计人员的探索创新之路指明了方向。 三、避免“羊群效应”影响审计取证真实准确 从众心理的盲目性根源于信息不对称。信息的匮乏以及信息的不确定性会增加个体独立决策的风险,而获取真实信息的成本往往又会很高。在这种情况下,群体中的个体很可能会选择一种便捷的方式——信赖他人——来降低决策风险,这就会造成从众的盲目性。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需要与被审计单位充分沟通来获取信息、进行取证。审计人员身处被审计单位,属于“少数派”,由于对该单位的具体情况一时无法完全了解,在听取对方工作人员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时,证据采纳时就可能会出现偏失风险。这可能导致审计人员错过非常重要的审计线索,影响审计效率与审计质量。因此,审计人员在现场取证时应注意避免“羊群效应”的影响,坚定立场,理清思路,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取证。对被审计单位作出的解释要持审慎态度,运用科学方法作出理性的判断,并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有力的书面等证据来支持其口头解释,确保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另外,在取证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尽可能多的获取相关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这也是尤为重要的。 客观地讲,“羊群效应”作为在生物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我们无法简单地用“好”和“坏”、“优”和“劣”来对其进行评价。而在每一个具体的“羊群效应”现象中,个体的模仿行为及其所作出的妥协是否是基于理性的判断,群体所趋同一致的方向是否是进步的,则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作为审计人员,我们既要善于依托“羊群效应”促进审计队伍协同进步,提升审计队伍整体水平,又要避免“羊群效应”阻碍审计技术的探索创新、影响审计取证的科学准确,从而不断提高审计效率与审计质量。(陈志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