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欺诈剧增 “中奖欺诈”居首

16.03.2016  11:53

 

网络欺诈剧增 “中奖欺诈”居首

■省消协等43家单位发布报告称,网络诈骗手法多样化、诈骗对象精准化

■欺诈类型主要有中奖欺诈、积分兑换、退款欺诈、虚假兼职等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3·15,河北省消费者协会等全国43家消费维权单位共同发布《“打击网络欺诈 确保消费安全分析报告》。报告显示,网络欺诈正呈现诈骗手法多样化、诈骗对象精准化、连环诈骗普遍化、被骗对象年轻化的“四化”特点。

□本报记者 陈霞

类型分析

网络欺诈与消费热点、消费习惯同步

省消协聂云东副秘书长介绍说,去年10月23日,河北省消费者协会联合中国消费者报社、中国消费网、安全联盟等39家省市消协(消委会、消保委)一起,共同启动了“打击网络欺诈,确保消费安全”活动。活动启动至今年2月29日,共收到网络欺诈、电信诈骗举报85173条,其中39039个不法网址、诈骗电话被列入安全联盟黑名单,并被同步到国内数十家主流互联网应用平台进行全网拦截和预警,共为消费者提供风险提示13亿次,覆盖9亿消费者。但打击网络欺诈依然任重而道远。

分析报告》显示,网络诈骗的类型与消费热点呈现同步态势。2015年11月和12月,随着各电商针对“双十一”、“双十二”和“圣诞节”等促销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以电商之名的诈骗活动也随之增多,其中以电商退款诈骗居多。2016年1月和2月,“元旦”、“春节”假期,全国各地返乡、旅游热潮出现,各种退票改签诈骗增多。春节期间,阿里、腾讯等各大厂商发动红包大战,进而形成“全民发红包、抢红包”的态势,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虚假红包诈骗急剧增多。

在这些举报的欺诈信息中,48549条是通过PC端传播,占总量的57%;36624条通过移动端传播,占总量的43%。其中移动端传播数量增长迅速。

分析报告》显示,通过对85173条举报的欺诈类型进行分类统计发现,在所有的举报中,对“中奖欺诈”举报数量最多,共举报15262例,占比17.92%;其次是“积分兑换”10831例,占12.72%;“退款欺诈”10339例,占比12.14%;“虚假兼职”8862例,占比10.4%。

■“中奖欺诈”:占比最高

中奖欺诈”是此次活动中接到举报最多的类型。随着越来越多综艺节目的火爆推出,诈骗分子往往打着这些综艺节目的名义,通过手机短信、QQ、微信、邮件等手段向用户发送中奖诈骗信息,如“恭喜您的手机号码已被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栏目组场外观众活动抽选为二等奖幸运手机观众,您将获得奖金16万元以及苹果公司赞助提供的苹果笔记本电脑一台,请登录www.zjwstvk.com领取”,然后通过高额奖金诱骗用户点击短信中的网址,而该网址实际上是诈骗分子事先制作好的钓鱼网站。

分析报告》显示,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升,诈骗分子设计的中奖金额也水涨船高,相比去年10万左右的“中奖”金额,今年骗子已经把金额提高了50%。

■“积分兑换”:银行被仿冒最多

诈骗分子利用伪基站,冒充银行、运营商、企业等官方客服电话向用户发送诈骗短信。声称“你有3201积分,按照兑换比例,可以兑换520元现金,请登录fecckn.cc网站进行兑换”等。用户一旦进入其提供的钓鱼网站,按照流程输入卡号、密码、真实姓名、身份证号、预留号码等一系列信息后就会上当。相比中奖欺诈里“土豪级”的中奖金额,在积分兑换诈骗中,诈骗分子对积分可兑换金额的设计普遍偏小额化,48.5%集中在400元至600元。

提醒:遇到此类情况,一定要仔细检查网址,并务必回拨银行或电信公司客服电话进行核实确认。根据举报数据分析显示,进行“积分兑换”诈骗的犯罪分子最喜欢冒用的对象就是银行,国内几乎所有银行都难逃厄运,特别是一些服务网点多的大牌银行更是备受青睐。

■“退款欺诈”:网购成重灾区

退款欺诈”是2015年最流行的网络诈骗之一。其主要形式是骗子冒充电商客服,通过电话或短信的方式与刚刚完成网购的消费者进行联系,谎称其购买的商品出现交易异常,并在其“指导”下进行交易异常处理,一步一步诱骗用户进入钓鱼网站,最终骗取用户钱财。退款欺诈能够成功的关键在于骗子不仅知道受害者的电话号码或聊天账号,同时还能准确地说出购买的商品和购买时间,这主要是由于消费者或卖家的账号被盗导致消费数据泄露而造成。

■“虚假兼职”:骗取保证金是目的

在各种社交软件、搜索引擎、分类信息网站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轻松+高薪+日结”等字样的网络兼职诈骗信息。由于具体兼职工作简单、便捷,只需在电脑上每天工作几个小时,就能有数百元收入,因此吸引了很多人参与到虚假网络兼职中。当受害者有兼职意向,诈骗者就会以各种理由收取保证金、诚信金,受害人完成打款后立刻将受害者拉黑。兼职刷单、打字是虚假兼职最常见的两种类型。

■“免费红包”:最热门的诈骗类型

在发红包越来越火爆的大环境下,免费红包成为一种较为热门的诈骗类型。骗子一般情况下会利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来散播免费领取100-300元不等的现金红包。诈骗手段往往为先利用高额红包作诱饵吸引消费者上钩,之后通过一关又一关的设置,让消费者逐渐落入其设下的圈套。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将会被要求在领取红包之前先关注微信号或填写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账户等个人重要信息。还有的诈骗分子会将消费者引诱到一个外部链接上,而该链接可能存在木马病毒。

途径分析

诈骗消息渠道有哪些

分析报告》显示,从举报数据来源来看,短信作为传统的诈骗信息传播途径,已经与网络诈骗相结合,总举报量为21093条,占比24.76%。中奖欺诈、积分兑换、交通违规查询、学生成绩查询等诈骗信息往往通过短信来进行传播。

社交软件则成为一种新兴诈骗信息传播途径,在诈骗信息传播过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总举报量为10724条,占12.59%,成为虚假兼职、免费红包、低价抢购等简单、小额、高回报类诈骗形式的主要传播途径。

电商网站则成为退款诈骗、网游交易等诈骗的主渠道,总举报量为12736条,占14.95%。

■短信:仍是诈骗信息传播主渠道

尽管诈骗信息传播途径出现多元化趋势,但通过电话、短信将受害者引入网络骗局的诈骗案件占比仍然较大。相对于传统的电信诈骗,现如今电信诈骗呈现出诈骗对象精准化、诈骗手法多样化、连环诈骗普遍化等特点。银行、知名企业、热门节目和消费热点成为电信诈骗分子最喜欢伪装的对象。诈骗分子常常利用改号软件,伪装成银行、企业官方号码对消费者实施精准诈骗。

■社交软件:取代传统通讯成为最主要传播途径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改变,社交软件正逐渐取代传统通讯成为最主要的信息传播途径。不法分子通过注册虚假账号、盗取用户信息等手段,利用社交软件传播欺诈信息。从社交软件用户分布数量来看,QQ占比31.6%,接近1/3。

■虚假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赶集网占比最高

分类信息又称分类广告,由于准入门槛低,且网站审核机制不严格,导致大量虚假信息流入,成为欺诈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从其分布比例看,58同城和赶集网占据绝对比例,达75.73%。

人群分析

80后、90后上当的多

■性别分析:男性占58%,女性占42%

男性和女性在不同的网络诈骗中被骗几率有明显不同。在赌博博彩、视频交友中,被骗的90%是男性。特别是视频交友中,男性占比更是高达98.6%。相比之下,女性被骗比例最高的类型为网络购物、虚假兼职和退款欺诈。这几类诈骗,女性受害者占比超过60%。

■年龄分析:80后、90后受骗者占八成多

从被骗网民的年龄来看,90后的网络受害者占所有受害者总数的41.6%,成为主要诈骗对象和受害人群;其次是80后,占39.1%,诈骗分子多以网购退款、退票改签、金融理财等手段进行诈骗,受骗金额普遍偏高。总体而言,从具体年龄来看,25岁-35岁人群是网络受害者最集中的年龄段,占网络诈骗受害者的80.7%。

■地域分析:四川、河南、山东、湖北受害者最多

从用户举报地域分布来看,四川、河南、山东、湖北这四个省级行政区的被骗用户最多,占用户举报总量的55.6%。这些地区人口数量庞大,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但很多人对网络安全缺乏一定的辨识度和判断力,受骗几率远大于发达的东部地区。

编辑: 林福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