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护士”兴起 为保险带来新机遇

29.03.2019  00:11

  人在家中坐,护士上门来。患者如果需要专业护士到家里打针、输液、拆线、换药等护理服务,拿起手机在APP下个订单即可——随着共享经济的风靡,“网约护士”开始在北京、上海等地悄然兴起。

  不过,在“网约护士”日渐普及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虽然便利患者、盘活了医疗资源,但上门护理的规范性与安全性尚存疑虑。“共享护士”要想走进千家万户,还需要诸多摸索。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及试点方案,确定今年2月至12月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等6地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重点针对高龄或失能老年人、康复期患者和终末期患者等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慢病管理、康复护理、专项护理、健康教育、安宁疗护等方面的护理服务。值得关注的是,在应对“互联网+护理服务”风险方面,《方案》提到了“保险”:试点医疗机构或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应当按照协议要求,为护士购买责任险、医疗意外险和人身意外险等,切实保障护士执业安全和人身安全,有效防范和应对风险。

  关键:保障护士的人身安全和患者的医疗安全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在发布会上表示,“互联网+护理服务”最关键的环节是两个安全的问题,一个是护士的人身安全,另一个是患者的医疗安全。

  “护士上门为患者服务,有可能会需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他们的压力和院内工作相比是成倍增加的。”医学专家认为,首先,是医疗质量和安全风险的挑战。病人病情变化,护士不像院内那样有同事、医生的协助,医疗纠纷的风险也会更高。

  “护士到病患家去上门,有时可能会遇到安全方面的问题。”一位医学工作者表示,“比如上门的家里可能会有大型犬只或有精神疾病的病患,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平台:购买保险产品,为医患双方提供风险保障

  针对以上安全问题,专家建议,试点医疗机构或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可通过为医患双方购买保险的方式帮助解决医疗事故问题。

  记者在预约一些平台过程中发现,许多平台逐渐完善了相关保险措施。如针对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乃至医疗事故,提供注册护士的医疗责任保险;针对注册护士的人身安全问题,提供个人意外伤害保险(身故伤残)、附加意外伤害医疗费用、附加人身权利侵害等保险;另外,大多平台都为患者免费提供了人身意外保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等。

  “这方面必须与保险衔接。”一位医护平台负责人表示,该平台为客户与护士均购买了意外伤残身故险、第三方责任险、医责险等商业保险,护士与患者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伤害”,都可以获得商业保险公司赔偿。

  呼吁:网约医疗纳入医保 减轻患者家庭负担

  随着“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方案的启动,业内人士呼吁网约医疗项目能够早日纳入医保范围。据了解,目前预约上门护理服务的人群中,绝大部分都需要长期治疗护理,经济负担普遍较重,而且这部分人群前期在治疗上已经花费了大额医疗费。拿严重压疮的患者举例,需要天天或者隔天换药,上门费100元,再加上耗材费,对一般的家庭来说经济负担非常大。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能进医保,推广普及,相信“互联网+护理”服务会做得更好,不仅让患者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更能在节省医疗成本上得到更好的体现。(记者李晓)

广东“网约护士”试点启动
  广东省是全国6个“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省市之卫生厅
网约护士上门需要“护航”
  “网约护士”又火了。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