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阔天地里的绿色梦想——商南三个返乡“创客”演绎的精彩故事

06.09.2015  11:50

 本报通讯员 孙传卿本报记者 李岚

在鄂豫陕三省八县交界的商南县,有这样一群“创客”,他们年轻,有激情,有梦想,不愿在外长期漂泊,义无反顾回乡打拼,瞄准当地丰富的绿色资源,凭借良好的创业环境,大胆地办起经济实体,开起“”字号公司,在创业、创新中一路演绎精彩故事。

创客”一:吕自学打道回府办工厂

吕自学,现年45岁,商南县城关街道办富家沟村村民。吕自学以前在山西煤矿打工,感觉很辛苦,不是长久之计,2011年打道回府。看到家乡漫山遍野丰富的野生葛根资源,催生了他办野生葛根淀粉加工厂的梦想。于是,他到湖南考察学习相关技术。半年后,他拿出在外打工积累的20多万元,又享受县劳动局提供的10万元贴息扶贫贷款,在家里办起了厂房。初开始妻子不同意他的做法,说这是冒险行为,随时葬送完血汗钱。妻子一度闹离婚,经村委会主任调解,才平息了风波。现在,他的厂子共有5个工人,妻子也在厂上帮他料理,吕自学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

看到生产的葛根淀粉销路很好,吕自学对未来前景充满信心:“葛根药用价值很高,产业链很大,县内的野生资源保守说20年用不完。且现在政府对创业很关心,办事方便了,在政策、法律上提供帮助,创业环境越来越好。我准备明年再投资,扩大生产,大干一场。

创客”二:张剑抱团闯市场

现年35岁的张剑,是商南县十里坪镇人。2004年大学毕业后,张剑去北京打工,后又转战山西大同煤矿,参与矿上管理。受经济危机影响,煤矿生产不景气,许多矿关闭,又考虑到家中老人、妻子和小孩,2013年他被迫回到商南。看到满山的野生连翘,张剑精神为之一振,准备与人合伙搞中药材种植、仓储、加工和销售。一周之内,在县工商局很方便地注册了商洛市岭南鼎盛中药材有限公司。他发动本村贫困户组建起合作社,依靠农村流转的土地,抱团闯市场。今年,他在清油河镇后湾村租赁土地200亩,繁育连翘苗木。他经常出外考察,提高药材质量。每年10月采摘期,是张剑最忙的时候,他要进村入户向药农讲解采摘注意事项,收购社员们种植的连翘。

张剑说:“商南的中药材都是零散销售,坐等商家上门收购,资源外流,很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我打算依托商南的交通物流优势,在本县建一个中药材交易市场,整合全县的资源,做大中药产业。”看到订单源源而来,张剑尝到了初始创业的甜头。

创客”三:徐涛回乡当电商

徐涛是个大学生,现年34岁,商南县十里坪镇人。2005年大学毕业后,徐涛与同班80名同学一道去了深圳打拼。2013年返乡有想法搞农产品开发,随后成立了陕西农佳生态农产品有限公司。凭借在外积累的销售经验,他当起了电商“创客”。问及为何返乡,徐涛说:“在外打工有漂泊的感觉,身在曹营心在汉,主要是家中留守老人多,不利于照顾。有时在外给家打不通电话,心里很担心。回来后有家的感觉,能吃上妈妈做的手擀面了。若不是被迫无奈,我是不会再出去的。

徐涛利用淘宝网、微博微信和第三方平台,销售家乡的香菇、木耳、核桃、茶叶、葛根粉等农产品。他把公司的理念定位为:“把最好的产品奉献给热爱生活的人。”他说:“商南的农产品绿色无公害,资源广,但最闹心的就是品牌效应上不去,提高不了身价。我要通过资源整合,平台共享,把外面的产品引进来,把县内的推出去。”这也许就是徐涛创办公司的初衷。

年轻人要有自己的事业,选准项目是关键。政府既提供资金扶持,又搞创业培训,这给我们创业者带来了动力。假若投资的三五十万元全赔了,我还要爬起来,因为人人都要吃,农业前景大得很。”徐涛信心十足。近期,他计划到深圳寻求合作伙伴,招商引资,搞香菇深加工。同时,回老家深山收购500公斤订单核桃,解决老乡们的农产品销售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