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有机蔬菜“炼成记”

06.08.2015  10:42

□本报记者 康 乾

你知道什么是绿色蔬菜吗?你知道这些蔬菜是怎样种植出来的吗?8月4日,雨后的省会格外清爽。记者来到滨河绿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一探绿色蔬菜是怎样“”成的。

在一个郁郁葱葱的西红柿大棚里,该公司总经理底志强正蹲在地上,仔细观察着什么,见记者前来,他抓起一把土,笑眯眯地卖了个关子:“你看这里的土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我跟你说,它们个顶个都‘闭关修炼’了四年呢!

土壤还能“修炼”?看记者不解,底志强拍了拍手,娓娓道来:“只有好土才能种出好菜。种植绿色蔬菜,必须考虑土壤的问题,这是源头。国家对此有严格的标准,那就是土壤要在三年内没有被化学农药碰过才行。所以,我们为了让土壤中的残留农药彻底自然分解,足足撂荒了四年时间,让它们完全‘改头换面’。

土壤达标后,其它还有什么“说道”吗?见记者发问,底志强顺手摘下一个红彤彤的西红柿,用手随意擦了两下,便大口嚼了起来。“平时你买的西红柿敢这么吃不?

不敢,上面有农药,有杀虫剂,得洗上半天才能吃。”记者回答。“可我们的西红柿就敢这么‘任性’!”底志强乐呵呵地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这里的蔬菜,杜绝使用任何化肥、除草剂、杀虫剂等化学药物。百分之百用粪肥和有机肥,粪肥保证口感,有机肥保证营养,比如说钾、磷、钙等。

正说着,当地的种植户郝建良走了进来,见我们正聊化肥的话题,不由打开了话匣子:“为什么外面一些农户愿意用化肥?因为劲儿足,来得快,产量高,但是对土壤和农作物都有负面影响。

不用杀虫剂,病虫害怎么治理?”记者再次发问。底志强继续“科普”:“首先,我们尽量来喷施有益菌。自然界存在有益菌和有害菌两种,在一定空间内,有益菌多的话,可以杀死那些有害细菌、真菌、虫卵等。一壮抗百病嘛,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发病率。就好比我们人类,如果免疫力强,就不容易生病,反之,则会不断生病。

    “其次,就是防虫网和黄虫板。”郝建良抢过话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在大棚的顶上和底部,分别设有防虫网,这样,在保证蔬菜能呼吸到新鲜空气的同时,也能防止病虫的入侵。而挂在半空中的黄虫板,则利用害虫趋黄性的特点,对其进行灭杀,能极大降低害虫的密度和落卵量。

那么,如何让消费者做到放心呢?底志强用手一指:“你瞧,那儿有个摄像头。如果成为我们的会员,你就可以坐在家里,打开电脑,随时对每一个大棚、每一个环节进行监控。这样还会不放心吗?

郝建良插话:“藁城农业局的农产品相关检测部门还会不定期突然前来检测,俺们农户特别欢迎他们来,因为我们有底气,对自己的农产品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

在如此严格的管控下,这些蔬菜的产量是不是挺高呢?底志强的回答却出乎记者意料:“产量肯定不如那些施用化肥的蔬菜高。以西红柿为例,假如普通农户用化肥种植,一个约一亩地的大棚,一季的产量大概能达到二万到三万斤。而我们同样面积的西红柿大棚,一季的产量只有他们的一半。

面对记者诧异的目光,底志强笑了笑,接着说:“为了安全,产量低就低吧。不过大自然不会骗人,你对它好,它就对你好,你对它坏,它也会对你坏。比如说土壤,越用化肥,就越容易板结,越板结,就会用更多化肥,并且还会让蔬菜产生耐药性,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记者准备离开时,突然发现有一个大棚是荒芜的状态,里面长满了野草。“这个大棚没有使用吗?”记者问道。“不是没有使用,是因为之前种了几茬儿菜了,所以现在让它先养养,让土壤恢复恢复。

这让记者感慨万千,同时也对底志强那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大自然不会骗人,你对它好,它就对你好。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