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推荐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候选单位的公示

08.09.2015  11:53

 

河北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推荐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候选单位的公示

 

根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关于开展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和全国绿化奖章评选工作的通知》(全绿字[2015]4号)精神,我省组织开展了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的评选推荐工作。经各市及有关部门评选推荐,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初审和核查,省林业厅党组会议研究决定,拟推荐石家庄市等2个城市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候选城市;北戴河区等6个县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候选县(市、区),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13  个单位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候选单位。现将候选城市、县(市、区)和单位名单公示如下:

一、“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候选城市(2个)

石家庄市、张家口市。

二、“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候选县(市、区)(6个)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肥乡县、三河市、威县、香河县、唐山市丰南区。

三、“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候选单位(13个): 

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北方学院、邯郸学院、承德市公路管理处、五矿邯邢矿业有限公司、邯郸市第一中学、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冀东油田公司、康保县第二中学、河北省高速公路京秦管理处、石家庄市供水有限责任公司八水厂、宣化区柳川河景区管理处、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邯郸市交通运输局公路养护管理处。

如对以上候选城市、县(市、区)、单位有异议,请于公示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反映。单位反映的要加盖公章,个人反映的要署名并留联系方式。

 

电        话:0311-88606875        传真:0311-88607680

邮政编码:050081         地址:石家庄市城角街666号

 

附件:全国绿化模范候选城市、县(市、区)、单位事迹材料                                         

                                       

 

                                                河北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2015年9月6日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先进事迹

(一)全国绿化模范候选城市

石家庄市先进事迹

  石家庄现辖8区、11县、3个县级市和2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综合保税区。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2014年我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获批,城区面积由469平方公里扩展到2206平方公里,拓展了发展空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给我市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已具备承接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的良好条件。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100.2亿元,增长7.9%。全部财政收入完成681.3亿元,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26071元、10542元,增长8.3%、10.4%。

对照《河北省绿化委员会转发<全国绿化委员会关于开展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和全国绿化奖章评选工作的通知>》(冀绿字[2015]2号)精神要求,我市已具备了申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条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城乡绿化成效显著

石家庄市是全省林业大市,在省会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坚持不懈地开展植树造林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全市以“打造绿色省会、建设生态石家庄”为目标,坚持把造林绿化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和有效抓手,自2011年开始,先后大规模谋划实施了西山森林公园、环省会绿化、环省会经济林工程、滹沱河百里绿色长廊、绿色通道、太行山绿化等重点生态绿化工程,全市造林绿化工作得到强势推动和持续发展。近5年来,累计完成造林210多万亩,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76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我市在全省森林覆盖率净增量考核中连续四年优秀,排位名列前茅。

通过近几年的创建工作,我市绿化面积逐年扩大,成效显著。目前,在主城区周边已建成以二环路、三环路、环城水系两侧绿化林带构成的三条环状生态绿廊,在三环路与组团县区之间建成一圈发展观光采摘为主的30万亩环省会经济林带。在主城区西部的太行山建成了春季山花烂漫、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郁郁葱葱的西山大型城市森林公园。在市区北部构筑了以滹沱河百里绿色长廊和大沙河、磁河两岸绿化林带的大型城市生态屏障。东部和南部已建成以现代果品基地和农田林网为主体的网格化“现代林果产业基地”。构建起了石家庄市多层次、多树种、多效益生态绿化格局。

  二、城乡绿化管理机构健全

为切实加强全市绿化管理工作,成立了市绿化委员会,定期召开全市绿委全会,及时调整绿委成员单位人员。在市林业局设立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全额财政编制6人,负责统筹协调全市城乡的国土绿化工作,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加义务植树,开展绿化宣传和评比表彰等。其中市区内绿化工作由市园林局负责,市区外的造林绿化工作由市林业局负责。

三、义务植树活动扎实开展

我市始终把义务植树作为绿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2008年市人大作出了《关于设立石家庄植树月的决定》,将每年3月和11月设为植树月。多年来,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每年省市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职工、驻石部队、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先后建成各种纪念林地500余块,每年完成义务植树1500多万株,建设市本级义务植树基地17个,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在88%以上,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年均达到92%以上。

四、城乡绿化指标稳步提升

目前,全市规划林地面积790万亩,有林地面积76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建成区绿地面积8511.42公顷,绿地率40.47%,绿化覆盖率达到44.5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19平方米;道路绿地率29.76%。市区公园76个,广场9个,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公园、三季见花、四季见绿”的目标。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2.04%,建卡率达到97%;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88.38%。乡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新建小区绿地率达到35%以上,集中居住型绿化覆盖率为32.5%,分散居住型绿化覆盖率为20%。进村道路两侧、周边水系沿岸实际绿化面积占应绿化面积的93.71%和92.88%,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1.58%。经济林面积380万亩,果品产量265万吨,林业产业总值达到203亿元。目前,造林绿化的成效已经开始显现,2014年全市优良天增加71天,达到114天,一级天由2013年的“零”增加到12天,PM2.5、PM10分别下降19.5%、32.5%。

五、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范

我市非常重视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2003年1月9日政府办公厅制定印发了《石家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当年对市域内的古树名木进行了全面普查,并为每棵古树名木建立了纸质和电子档案,设置了保护标志牌,落实了管理责任。印制《石家庄古树名木志》,收录了古树名木情况简介和照片。2008年印发《石家庄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65号),为全市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目前,全市古树名木有26科41属49个品种213927棵,古树保护率为100%。

六、绿化成果得到有效保护

        实施森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巩固造林成果,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我市严把征占林地、绿地和砍伐林木审批关,严厉查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和侵占绿地案件。加强山区森林防火工作,坚持“立体监测、预防为主,迅速反应、群防群治”方针,强化扑火队伍建设,组建公安特警、武警、消防市级扑火应急大队350人、市级森林消防专业扑火大队100人、山区县专业扑火大队1080人。完善防火预案,提高装备配备,落实防范措施,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严防死守,没有发生大的森林火灾,森林火灾受害率始终控制在0.3‰以下。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实施统防统治作业,特别是针对美国白蛾入侵,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除治,成灾率控制在4.0‰以内。

张家口市先进事迹

开展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活动以来,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思路,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为抓手,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的创建国家绿化模范城市指挥部,制定了《实施方案》,逐年出台工作计划,明确思路,高位部署,有重点依序展开创建活动,努力构建现代林业四大体系(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便捷的林业信息化体系)。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扎实推进。通过广泛宣传、领导推动、落实通知、登记、督导检查制度、创新领导包联县区机制、拓宽形式等措施,义务植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三年来,全市累计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1145万人次,累计义务植树4880万株,累计建设植树基地436处,面积13.71万亩,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5%以上;

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日益完善。按照“四个转变、两个调整、两个一体化”生态建设思路(由远山造林向身边增绿转变、由农村造林向城乡同步绿化转变、由重数量向数量质量双增转变、由重生态向生态经济同步发展转变;调整林种结构,调整树种结构;城乡绿化一体化、京张生态一体化),围绕“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定位,近年完成各类林业生态建设工程2000多万亩。加快构筑阻沙防护林区、水保经济林区、水源涵养林区三大生态主体功能区,全力打造首都生态腹地。到2014年底全市森林面积达到1990万亩,森林覆盖率36%,森林蓄积量达到2490万立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57%,乡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3%,主要铁路、公路、河流绿化率达97%,农田林网控制率95%;造林良种使用率达100%。

森林资源保护跨上新台阶。在森林防火方面,市政府每年发布封山防火管制政府令,出台了《森林防火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森林防火重点管理乡镇实施办法》、《清明节特别周森林防火暂行规定》。健全森林公安机构,建设通讯基站,林火视频监控系统,全市森林火灾受害率一直控制在0.3‰以下;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面,建成了天敌繁育中心,突出抓好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监测预防;在林地保护管理方面,实施林地管理“一张图”,把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上升到政府行为。严格林地征占和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全市公益林面积533.03万亩,占有林地面积26.79%。同时,全市建成林业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森林公园19个;在涉林案件打击方面,集中开展专项行动,每年查处涉林案件600多起,破坏国土绿化事件查处率达100%、古树保护率达97%。同时,成立了林业司法鉴定中心、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在湿地保护恢复方面,市政府决定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建设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5个,省级湿地公园9个。

林业产业体系日益发达。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思路,全市加快建设百万亩葡萄、双百万亩优质杏扁等八大基地,打造葡萄、杏扁、种苗花卉等八大产业,培强百家企业。目前,全市果品基地总面积达到429.5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68.7万吨,产值百万元以上林果企业达到200多家,林果产业总产值79.4亿元。全市形成林果专业乡村600多个,林果示范园区30个,省级观光采摘果园17个,带动50万农户致富。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日益繁荣。一是建平台。成立了市森林文化协会,是河北省首个生态文化教育平台。先后创办了《森林文化》报,举办了书画摄影展,评选了《张家口市林业之歌》,制作了3部专题片,出版了张家口市林业主题剪纸册、科技论文集;二是建基地。建设38处市级生态文化教育和科普基地。举办了葡萄节、海棠节、湿地节、爱鸟周、森林日等活动,宣化区观后村荣膺全国生态文化村,“宣化传统葡萄园”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批准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三是抓典型。推出塞北林场先进典型,大力推广“勇于担当、艰苦奋斗、科学严谨、开拓创新、持之以恒”的塞林精神,成为河北省生态建设的一面旗帜。

通过多年努力,我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一直保持长江以北监测城市最好水平,2014年入围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的“16座洗肺城市”第九名。我市林业工作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多次获得国家和省表彰奖励。2010年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国葡萄之乡”、“中国杏扁之乡”;2011年荣获“全国绿化先进单位”、“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杰出基层单位”;2012年荣获“河北省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河北省果品产业工作先进单位”、“中国海棠之乡”;2013年荣获“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先进集体”,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市(河北省唯一示范市)”、“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河北省唯一设区市)”、“全国退化林分改造试点(全国唯一)”;2014年被评为“中国欧李之乡”。我市入围首批“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河北省2市)”、“全国空气负离子监测试点市(河北省唯一,全国共7个)”、2014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河北省首个)”;2015年我市被国家列为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河北省唯一示范市),崇礼县被评为全国首批碳汇城市(全国仅2县)。

(二)全国绿化模范候选县

北戴河区先进事迹

北戴河区地处河北省东北部,为秦皇岛市辖区,东西长9公里,南北宽10公里,国土面积为7030.8公顷,现辖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戴河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镇(海滨镇与戴河镇)、2个街道办事处(东山街道办事处与西山街道办事处),总人口约7万人。

北戴河区地处中纬暖温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8-11.3℃,0℃积温4145℃,平均无霜期18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700~2850小时之间,多年平均降水687mm左右,降水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全年以偏西风为最多,以春季风速为最大。

北戴河区林业用地面积3671.2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3042.9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2.9%;疏林地面积3.3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08%;未成林造林地面积483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3.1%;苗圃地87.8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4%。果品业为北戴河区种植业的主导产业,北戴河区现有果树面积919.5公顷,其中桃400公顷,樱桃35公顷,梨267公顷,板栗39公顷,核桃78公顷,其它100.5公顷。主要集中于戴河镇费石庄、拔道洼、乔庄、崔各庄、蔡各庄等村。年产各种果品10000吨,果品产值约4000万元。

近年来,北戴河区立足“百年胜地·美丽之冠”城市定位,坚持绿化与生态、文化和产业相融合的总体思路,遵循精细、精美、精彩的要求,大力实施园林绿化工作,实现了生态园林景观化、精品园林艺术化、城市园林人文化的发展目标。北戴河拥有森林、海洋、湿地三大自然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达43.28%,绿化覆盖率达57.41%,人均公共绿地53.57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41.97平方米,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7000余个,高出一般城市10-20倍。海岸线21.09公里,海水质量常年保持A类标准。目前共在北戴河发现鸟类412种,是世界四大观鸟基地之一,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近年来,北戴河区在园林绿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先进集体  ;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先进县区,西古城村、西坨头村、车站村、谢李庄省级“美丽乡村”,省林权制度改革先进集体,省“林业科技下基层服务新农村活动”先进单位;省风景园林优秀风景区奖、先进集体奖、新园林奖、经典园林奖;市美国白蛾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先进单位;市林业系统造林绿化先进单位、森林资源管理先进单位、果品质量安全先进单位;市城管系统园林绿化工作先进单位,市风景名胜区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一、坚持高层推动、全员参与,强力推进园林绿化建设

一直以来,北戴河区视绿色为发展的生命线,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园林绿化建设,专门成立绿化委员会,统一领导和组织全区的绿化工作,由区政府区长担任主任,配备了1名正科级绿办主任和3名工作人员,并在区园林局、林业局设立专门科室分别负责城区及农村绿化管理工作,全区上下形成了组织健全、运转协调、保障有力的多层次绿化工作组织领导体系。此外,聘请中国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高校专家科学编制了《2011-2020年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出台了造林绿化方面的政策措施。为确保全国绿化模范区创建工作取得实效,2014年初,区委、区政府又成立了专门组织,制定了专项实施方案,召开了由区委领导、区绿委会成员单位、乡镇主要领导、重点绿化村镇和区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高层次大规模创建动员会,并将领导干部任期绿化目标和领导干部办绿化点作为制度纳入了干部考核目标,在创建及绿化工作上真正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经常抓,业务部门具体抓。区领导每年都带头到“公仆林”、“党员示范林”基地率先参加义务植树,区绿委办和区督查考核办还组成联合检查组,督导、评比区直各部门、各乡镇造林绿化情况。自《河北省全民义务植树条例》实施以来,全区以实行“五定双保”责任制(即定地点、定单位、定任务、定时间、定奖惩、保成活、保管护)为抓手,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宣传标语等多种方式推进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民绿化意识和创建工作的知晓率。着力提高全民义务植树的尽责率和活动成效。全面推进义务植树运动向规范化、基地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近五年来,全区已累计完成造林473.3公顷。建义务植树基地7个,完成义务植树55万株,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5.5%以上、建卡率达100%,区领导绿化点7个。五年来,有20多名造林绿化实绩突出的先进个人受到了表彰奖励。

二、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全面扮靓绿色北戴河

(一)依托林业重点工程,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近5年连续开展了沿海防护林造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面积473.3公顷。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使北戴河区的林业用地面积达3671.2公顷,有林地面积3042.9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3.28%。沿海防护林起到了防风固沙、抵御海啸和风暴潮、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改善了农田小气候、护卫滨海土地、美化人居环境的功能,增加了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再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给鸟类生存繁殖创造了更加合适的条件,对湿地的保护和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13年、2014年先后对海北路、京沈高速引线实施高标准绿化,采取乔、灌、花、草相结合的绿化模式,栽植银杏、玉兰、油松、百日红等,形成了多层次、错落有致,色彩缤纷、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绿化效果。

(二)依托全年绿化工程,推动城区美化提升

近5年来,北戴河区坚持把城市绿化作为改善人居质量、增强城市载体功能和综合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市级、区级财政和社会均加大了绿化美化投资力度,并紧紧围绕“生态型、园林式、国际性旅游休闲度假区”的城市定位,本着人性化、艺术化、精细化的理念,精心谋划、科学管理、高效组织,打造了一批批绿化精品景观、新亮点,提升了城市形象,改善了城市整体环境和质量。5年间,我区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8.35万平方米,改造绿地面积64.8万平方米,总投资2.1亿元。新建游园5个,改造游园6个,改造道路18条,节点46个。目前建成区绿地面积1007.81公顷,建成区公共绿地面积219.64公顷,人均公共绿地53.57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41.97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了57.41%,绿地率增加到53.7%。在设计施工过程中,本着无处不设计,无处不精心,无处不精彩的设计理念,采用乔、灌、草复层混交,合理搭配的设计理念,突出暑期景观,兼顾四季效果,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有机结合,色叶树种与开花植物合理搭配,竭力打造异彩纷呈的滨海旅游城市。

(三)依托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推动村庄绿化美化建设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保持田园风光、绿化村落庭院”和“打好绿化景观效果攻坚战”的要求,依据《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绿化实施方案》和《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绿化标准》,邀请知名设计单位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设计,着力打造村庄绿化精品,通过政府引导,社会联动,多元投入,强力推进等措施,5年来全区村庄绿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区25个行政村达到了园林式村庄建设标准,基本做到村村绿树成荫,农民房前屋后有花有果;村屯之间,村内道路乔灌结合、绿树辉映。实现了“村镇在林中,房院在树中,人居在绿中”的花园式村庄绿化新格局。全区25个行政村绿化覆盖面积达254.3公顷,5年新栽植各种色叶乔木、花灌木、宿根花卉达36.7万株,绿化覆盖率达到32%,2个乡镇政府所在地的绿化覆盖率分别均达到48.9%、30.4%,单位庭院和居住区绿地率达到了30%以上,人居环境极大改善。2013年北戴河区被省委授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先进县区,西古城村、西坨头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2014年车站村、谢李庄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

(四)依托林业产业带动,强化果品发展业绩

为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改变之前“靠天吃饭”的粗放管理模式,向优质、精品、高效方向定位,积极推广果树标准化栽培模式,加强早春果树管理,指导果农科学修剪、采用物理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推广果园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鼓励和引导集发公司、盛鑫农场、汇林大樱桃基地进行有机果品栽培试验研究,并取得显著成绩,集发公司的晚蜜桃在2014年廊坊农产品交易会上获铜牌。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相结合,举办桃花节、采摘节等特色活动,积极宣传推广北戴河的特色果品,推动林业发展与经济效益同步协调。

三、坚持完善机制、深化长效,确保森林资源绝对安全

(一)加大林政执法力度,保证森林资源安全

近年来,北戴河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城市自然生态资源保护的一系列政策和法规,逐步加快生态建设的步伐,依法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全区的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园林绿化管护方面。一是广泛宣传,营造爱树护绿的社会氛围。采取出动宣传车、悬挂条幅、入沿街店铺发放材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严禁侵占城市绿地、毁坏绿地的通知》、《严禁损坏城市绿化花草苗木及设施的通告》、《禁止在公共绿地内拍摄婚纱照的通知》600余份,印发《城市绿化条例》、《河北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明白纸2000余张,动员广大群众自觉保护绿化成果,共建优美的生态家园。二是加强政策法规学习,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紧密结合园林执法工作实际和工作特点,特别是2012年3月1日《河北省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施行后,组织执法人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学习,同时狠抓执法纪律,打造了一支素质高、作风硬、守法纪、有作为的城市园林绿化保护队伍。三是加强信息反馈,及时发现处理问题。严格落实管护工作责任制,着力加强信息的沟通和反馈工作,注重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按照职能权限,及时发现、报告、纠正侵绿、毁绿等违法行为,为整体提升我区城市园林保护工作的效能和水平提供了保障。四是分片负责,确保园林绿化管理重点。在工作中,为执法工作人员划定责任区域,实施分片管理,在分区巡视的基础上,对重点部位和路段进行重点监护,特别在施工高峰季节,对全区各企事业单位、休疗养院改造工程及区内重点工程都进行监督,努力增强全社会爱绿、护绿意识,提高了依法护绿的水平。

2、森林资源管护方面。一是加强联峰山林区病虫害防治工作。联峰山作为北戴河的主要风景林区,每年吸引不少中外游客前来览胜,我区每年都投入大量精力用于联峰山的管理养护工作。近年,联峰山林区普遍出现了树势衰退、枝干树梢枯萎甚至整株死亡等现象,自2010年起,聘请相关专家先后进行了4次实地考察论证,并积极采取飞机防治与地面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确保联峰山油松林病虫害得到合理彻底根治。二是强化全区森林防火工作。我区始终把森林防火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确保全区森林资源万无一失。区党政主要领导采取包片负责的管理机制,多次深入林区一线查隐患、堵漏洞,共同研究解决办法,有力地促进了森防各项工作的落实。逐级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严格落实各项预防和应急措施,构建分工明确、协调联动、广泛参与的森林防火格局。近5年内未发生森林火灾,较好地完成了各年度的森林防火工作任务。

3、湿地资源保护方面。北戴河鸽子窝湿地位于滨海大道东侧,新河两岸及新河入海口,总面积310公顷,是典型的近城市区沿海湿地和鸟类最佳的栖息场所,已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被誉为“观鸟的麦加”,该湿地对北戴河的整体环境和生态保护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执行《湿地公约》、《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采取禁止垂钓、禁止打捞、禁止捕鸟、禁止狩猎等措施,不断加大对湿地的管理和保护力度。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打造湿地景观,方便游人观海、观鸟及徒步休闲,2010年,投资2000余万元,铺设了一条长7.5公里的沿海木栈道,并在栈道沿线设置了3处观鸟平台,安装了1500余延长米白色玻璃钢格栅围栏和800余延长米绿色安全防护网,采取封闭管理、隔而不离的方式将游人的活动控制在湿地生态保护区以外,既保护了湿地鸟类及其他生物,又不影响人们的休闲和观赏活动。通过多年来的保护、建设与管理,目前北戴河鸽子窝湿地自然资源丰富、湿地面积广阔、鸟类种类繁多,成为了一处天水相依、鸟乡人境的美好乐园。

(二)健全有害生物防治体系,确保林业生态安全

强化检疫执法管理,认真开展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及复检工作,从源头防止危险性林业有害物种入侵;积极开展预测预报工作,建立区、镇、村三级测报网络,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通知各有关单位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稳步推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针对联峰山油松林出现的枯梢现象,多方邀请专家会诊把脉,争取上级防治补助资金,2013、2014年连续两年进行全面的飞机防治和地面辅助防治,使油松林渐渐恢复了生机。安排部署职能部门,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不断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组建专业队伍进行综合治理,严格控制美国白蛾等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和蔓延。5年来我区的森防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产地检疫率达100%、监测覆盖率达95%,窗口地带、重点工程、旅游景区的无公害防治率达95%以上,无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无外来有害生物入,确保了全区林业生态安全。

(三)严格落实有关措施,确保古树名木保护到位

依照《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要求,逐一对全区范围内古树资源进行普查,编写了《北戴河区古树名档案》。制定具体管护措施,将全区1.2474万株古树名木制作了包含树木名称、树龄、保护级别、编号、挂牌日期等内容的铭牌对古树名木进行挂牌认定。并对辖区内古树名木的生存环境、生长情况、保护状况实行动态监测和跟踪管理,适时更新档案资料;落实管护人员,签订管护协议,凡列入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逐棵(群)确定管护责任单位或责任人,签订管护协议,明确管护责任,实现保护与管理无盲区;加大破坏古树名木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严禁倒卖、砍伐、损坏和擅自移栽古树名木;严禁刻划、钉钉、剥损树皮、掘根等一切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行为;对危及行人、行车安全的枯死古树名木及时申报,按程序审批后进行排危处理。在严格规范的制度管理下,近五年来未发生采挖、移植、买卖古树名木现象。将全县1.2474万株古树名木管护责任落实到单位、明确到人,实现了古树名木规范化管理。

经过多年的努力,北戴河园林绿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上级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得益于明晰的责任体系和成熟的管理机制,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参与,形成了全社会支持共建的良好氛围。北戴河正朝着“国际名片”的发展高度努力前进,全力打造全国绿化模范区。

肥乡县先进事迹

肥乡县位于河北省南部、邯郸市辖区东部,是邯郸市“1+6”中心城市,县域总面积502.5平方公里,辖3镇6乡265个行政村,总人口40.58万,耕地面积57.28万亩。素有“华北粮仓、冀南棉海”之称,是“中国圆葱之乡”、“中国食用菌”之乡、国家优质棉基地县、国家优质小麦基地县、国家蔬菜产业重点县。肥乡林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取得了辉煌成绩,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授予“平原绿化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近年来,我县造林绿化工作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机制活、效果好,全县林业工作进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了林业跨越式发展,我县环城林带建设成功经验、政企合作造林机制多次受到省、市领导肯定,并在全省推广我县典型的经验做法,我县先后荣获河北省农田林网建设先进县、河北省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河北省花卉重点产区、河北省园林县城等荣誉称号。截止2014年底,全县有林地面积达到117600亩,其中用材林47600亩,防护林45200亩,经济林24800亩;活立木蓄积量3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了15.6%;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0.8%、绿地率达到了36.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3平方米;乡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了36.3%,村庄集中居住和分散居住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2.5%和31.9%;果品年产量7.8万吨,林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7.7%。

一、强化组织领导,制定科学发展蓝图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文件精神,把发展造林绿化作为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突破口来抓。一是建立专门领导机构。成立了由政府县长任主任,主管林业的县委副书记和副县长任副主任,县林业、城管、公安等部门为成员的高规格的绿化委员会,并按规定落实了编制,配备了6名专职人员和每年10万元的专项工作经费,保障了各项工作开展。二是制定林业发展规划。围绕邯郸市造林绿化规划要求,结合肥乡实际情况,科学制定了《肥乡县林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拟定了《肥乡县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文件,为指导全县林业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党政“一把手”任期绿化目标工作责任制,明确了“一把手”示范点建设。每年召开高规格的动员会、现场会、调度会,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限,保质保量完成年度绿化任务。

二、突出重点工程,全面提升绿化品位

近几年来,我县坚持把造林绿化和林木产业做为生态工程、富民工程和强县工程,先后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重点林业工程,实现造林绿化多样化、多彩化、层次化,进一步提升了全县的整体绿化水平和品位。一是在通道绿化工程上,先后对309国道,青兰高速公路,省道定魏线,县道正肥线、曹前线、肥馆线、肥成线、幸福大道及26条乡级道路,按照通道绿化标准要求全部高标准完成绿化任务,绿化道路、河渠总长度达到450公里。二是在城镇和村庄绿化工程上,结合村庄实际,突出乡土特色、彰显个性差别,把村庄绿化、环村林带、农田林网三者统筹规划,高标准完成了全县9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和265个行政村绿化。三是在特色基地工程建设上,在天台山镇、屯庄营乡、旧店乡等发展优质葡萄栽培面积1.2万亩,进一步增加了群众收入。建成了1600亩的花卉苗木交易市场,花卉苗木成为我县林业特色产业之一。四是在林业基地建设工程上,利用国家退耕还林、世行贷款等项目,在全县宜林荒地和低产农田大力建设造林绿化工程,全县宜林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2.1%以上。

三、突出县城绿化,夯实基础改善环境

近年来,肥乡以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县城”为目标,全面提升县城绿化品位。一是县城街道绿化。在全省第一家建成县城环城两侧宽50米的环城绿化带,构建了树木环抱、城在园中的森林城市框架;同时对城内广安路、长安路、井堂街等18条主次干道和新建外环路全部进行了高标准绿化,形成了环境优美、观瞻良好的园林景观大道。二是公园广场绿化。我县建成广安公园、文化公园和森林公园等3座大型综合性公园,其中,广安公园占地300亩,获“市十佳公园”、“省四星级公园”等荣誉称号;文化公园占地153亩,获“省四星级公园”荣誉称号;森林公园总占地2500亩,获“省二星级公园”荣誉称号。三是庭院小区绿化。我县严格实施了工程建设项目绿化审批制度,使新建居住小区绿化面积均占总用地面积的35.6%以上。同时对县城主次街道两侧实体围墙实施拆墙透绿92.6%,县城4条街道、4个小区、16个单位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式单位。目前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0.8%,绿地率达到了36.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了14.3平方米以上。

四、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开展植树活动

坚持围绕“以人为本,共创肥乡绿色家园”的绿化主题,每年制定义务植树实施方案,积极发动全民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领导带头示范。每年植树节期间,县四套班子领导带领全县各单位和各乡镇干部职工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树立了正确的工作导向。二是典型示范带动。积极培植了青年林、民兵林、巾帼林、希望林、先锋林等标杆,带动义务植树活动的稳步开展,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7.7%以上,建立健全了义务植树登记制度,建卡率达98.6%以上。同时,每年按照绿化任务,深入各单位核实应尽责人数,落实义务植树任务,并与收缴绿化费以资代劳形式相结合,有效保证了义务植树的尽责率。三是强化管护抚育。对于植好的树木,责成专人看护,建立工作台账,定期进行整修,保证了树木的成活率。

五、注重造林质量,确保林业健康发展

一是坚持实施科学造林。我县充分发挥林业站作用,突出科技在林业生产上的应用,提高林业科技含量。在绿化良种苗木繁育、树种选择、造林结构上做到科学规划、规范施工,全县国土良种使用率达到97.8%,确保绿化效果。二是确保造林绿化质量。在造林绿化上突出林种、树种合理搭配,注重乡土树种搭配,做到林业生态稳定、功能健全、长势良好、抚育到位,突出了绿化层次化、多样化、多彩化的明显效果。三是推进林业产业发展。我县在抓好造林绿化的同时,狠抓林业产业发展,制定了发展优惠政策,建成了英亚林蛙特种养殖基地、田寨林业专业观光村、东漳堡乡葡萄采摘园区等林业特色产业,通过  “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带动群众发展花卉苗木产业,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民就业、增加了群众收入。

六、严格四项措施,全力保护森林资源

我县始终把保护森林资源放在林业工作的突出位置,本着“重防、严打、活机制,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全力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一是活化机制。我县把造林机制创新作为破解林业发展的“瓶颈”,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创建了政企合作、公司造林、股份合作等六项机制,突出了造林公司和大户的责任,达到了“栽一棵活一棵,种一片活一片”的绿化效果。二是严格执法。利用电视、网络、宣传车等形式积极宣传《森林法》等林业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侵占破坏林地绿地、林地纵火等违法犯罪活动。近五年来,全县未出现一起严重的乱砍滥伐、破坏林地现象。三是防治病虫。针对近年来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和特点,我县严加检疫和防治,组织检疫人员全力做好防范工作,有效控制了危险性病虫害和检疫对象的传播蔓延,全县未发生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现象,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6‰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91%以上。四是加强保护。在抓好全县林木管护的基础上,专门制定了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制度,对县域内百年以上的古树实行了建档和挂牌保护,列入县重点保护对象,古树名木已经成为我县林业工作的一大特色亮点。

三河市先进事迹

地处京津唐腹地的三河市,始建于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因泃河、汝河、潮白河流经此地而得名,至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199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三河坐落在燕山脚下,素有首都东大门之称。全市总面积643平方公里,辖区有10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4个开发园区。2014年末,全市有总人口65.2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82.1亿元,财政收入实现93.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5.5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万元。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位居河北省前列,并连年跨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已成为“国家科普示范市”、“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市”。多次荣获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等殊荣。

——高点站位,绿色发展靓京东

三河这座位于环首都和环渤海的县级市,为了打造“山水园林、宜居宜业”和“地绿、天蓝、水清”的良好环境,遵循“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确定了“农业原生态,工业可循环,服务业可持续”的绿色经济发展战略,从消灭宜林荒山到实现全面绿化、从“绕山转”改造到“十有民生行动计划”的实施,从“提升城市品位”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两个目标同步建设,走出了一条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产工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建立组织,强力推进。为了更有力的发展绿色经济,三河市成立了以市长任主任的绿化委员会,建立健全了规划、管理、指导组织,完善了市、镇、村三级领导包镇(区)、包村、包地块的工作机制。明确了林业、园林、交通等部门的责任,建立了市级首座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组建了40人的森林灭火专业队伍,配备了灭火车辆,及森林病虫害防治药械,从组织上保障了绿化工作的有力推进。

科学布局,谋划发展。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为目标,制定了《三河市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了《绿廊绿道建设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重要节点景观绿化规划》等专项规划,制定了打造“一圈四横五纵”造林绿化方案,并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大力予以实施。

对标京津,提升标准。在综合考察、借鉴京津绿化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高规格确定绿化标准,突出国、省干道绿化生态通道建设。提出了国、省干道和县级路,每侧绿化宽度不少于100米、50米、30米的要求。对重点路段和绿化节点,全部采用了高档美化树种和乡土树种,以法桐、新疆杨、金叶榆、银杏、彩叶杨、国槐和毛白杨等为主,配以种植花草,打造了靓丽精品工程。

——造林绿化,林业经济大提升

破解难题,扶持发展。三河市委、市政府积极解决绿化用地瓶颈问题,做到了发展与扶持有机结合,对重点路段、重要节点规划范围内绿化用地,统一由政府出资租用。同时,对村庄经济林栽植达到200亩以上、发展苗圃达到1000亩以上的公司或农户,给予适当补贴扶持。目前,已有大蒋庄、东柳、西柳、大石庄、高楼辛庄等绿化特色村街成为示范典型。

点面结合,全面植绿。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重点实施了通道、城区、镇村、园区,和点、线、面、网、片、区相结合的重点造林绿化工程。近年来,政府累计投入资金6亿元,撬动社会资金4亿元,建成城区绿地2217.37公顷,绿化覆盖3008.01公顷,公园绿地516.42公顷。人均绿地面积11.51平方米。近年来,全市完成造林绿化12.59万亩。其中,山区造林1.8万亩,主要栽植1米左右的油松、侧柏,同时,完成封山育林5万亩。目前,全市林地面积达到28090公顷,有林地面积15305.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3.8%,林木覆盖率达到32.11%。

拓展渠道,多元融资。为了创新林业发展的资金渠道,三河市全面实行了政府、社会、企业“三位一体”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和“以奖代补”的激励机制,实行招投标市场化运作。已有福成集团、郎亿国投、燕赵园林、一片绿园林、金土地园林、尚德园林等23家企业,投入到造林绿化运动,促进了全市林业健康发展。

科学护绿,保障发展。三河市绿化委员会制定了《通道环境绿化提升工作的意见》,实现了绿化管理“三落实”。一是落实主体责任。建立了“责任明确、监管到位、管理高效、责权利统一”的养护管理机制,确定镇区及相关部门为林木管理责任主体,建立专业队伍,进行科学管护。二是落实资金保障。对市区、园区及各镇绿化管、护费用,按照标准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由财政部门按各单位实际工作量,提供林木管护中的资金支持。三是落实监管巡查。明确规定林业部门和镇区季、月巡查一次的责任要求,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了苗木第一年成活率达到85%以上,第二年成活率达到95%以上,苗木保存率达到100%。

——绿色崛起,生态发展富民生

科技兴林硕果累累。一是实行专业激励。制定了对专业技术骨干学技术、练技能、搞科研的激励政策,并在科研时间、进修学习、外出交流、研究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二是推广科普知识。先后推广了“中林系杨树放叶后造林栽植技术”、“美国白蛾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应用”、“果树矮化密植”、“苹果园现代栽培模式及新技术集成与示范”“老龄果树树冠更新”等10余项省、市级林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并有两项分别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先后有11名技术人员受到国家林业局、中国林科院和省、市级表彰和奖励;三是引进苗木新品种。先后引进法桐、白蜡、马褂木、海棠、彩叶杨、白皮松等林木新品种30余个。

生态林建设效果凸现。三河市从2008年开始生态林建设,已完成速生丰产林5万亩、250万株,产值可达1.6亿元。同时,为实现“生态立市、绿色发展”,已发展林下经济1万亩,年产值8000万元的经济效益。已有璞然生态园、燕郊福成采摘园、大石庄梨园等典型,成为树下经济的样板,带动了全市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

依法治林成果显著。为保障林业健康发展,三河市严格依法行政,实行“谁申报、谁负责、谁发证、谁监督”的审批管理办法,制止了乱砍滥伐,杜绝了无证采伐。及时查处了森林资源保护各类违法案件11起,移送公安机关5起,结案率100%。同时,建立了10株古树名木档案,实行挂牌管理。

科学发展、绿色是金。放眼三河,勾画了京东明珠的美丽,展现了三河绿化的成果,承载着三河绿色经济的希望!一个生态文明、宜居宜业、幸福富裕的新三河,正在京东大地上崛起,三河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和辉煌!

威县先进事迹

威县地处冀南平原,总面积1012平方公里,人口62万人,是“改革开放先驱任仲夷故里”、“河北省唯一综合改革试点县”、“中国绿色名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葡萄之乡”、“河北省十大果品特色县”、“省级园林县城”。

近年来,威县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发展目标,大力开展造林绿化,相继实施了环城绿化、创建省级园林县城、通道绿化、河渠绿化、村庄绿化、农田林网、优质果品基地及林木良种基地建设等“八大绿化工程”,构建起全县“三线两环一带”(“三线”,即通道绿化线、街道绿化线、河渠绿化线。“两环”,即环城绿化、环村绿化。“一带”,即西沙河流域林果经济带)的绿色生态屏障。目前,全县有林地面积21555.6  公顷,森林覆盖率21.3%,林业产值达25亿元。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4%,绿地率35.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1平方米。先后被评为“河北省种质资源普查先进单位”、“河北省林业科技推广先进单位”、“河北省林业系统先进集体”、“邢台市造林绿化工作先进集体”。

一、统筹推进,切实加快造林绿化步伐

威县出台了《威县国土绿化总体规划(2011-2020年)》,制定了《关于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的实施方案》,,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和  “三个十万亩”造林工程(10万亩优质高效梨产业带、10万亩优质葡萄生产基地、10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为抓手,提出到2015年,全县有林地面积达到21555.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1.3%以上;到2020年全县有林地面积达到26666.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6%以上。县政府与各乡镇、有关部门签订责任状,把造林绿化纳入各单位年终绩效考核。近几年,我县以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创新机制,统筹推进环城绿化、城镇绿化、通道绿化、河渠绿化、村庄绿化、农田林网、优质果品基地及林木良种基地建设等“八大工程”,每年完成造林均在3万亩以上,全县森林资源明显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在近几年省市森林覆盖率净增量考核工作中名列前茅。

二、生态立县,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我县坚持推进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治理和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先后被评为“中国绿色名县”和“省级园林县城”。通过实施匹配造林、防沙治沙、世行贷款造林等重点林业项目,在土地沙化严重、生态环境较差区域完成造林2733.3公顷,昔日的黄沙披上了绿装;建成宽度200米、长30.8公里、总面积422.3公顷的高标准环城防护林带,构建起了威县县城的生态屏障;  9条县级以上公路每侧营造宽50-100米的绿化带,乡级公路坚持“一路两沟四行树”全部绿化,建起了总长575.8公里的绿色长廊,推动了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522个村开展了以环村林带、街道、入村道路、庭院隙地、公园、坑塘河渠为重点的村庄综合绿化,基本实现“村内有绿地、院内有花果、路渠有绿荫、四旁有树木”的农村绿化格局;61155.2公顷的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极大的改善了农田小气候,有力保障了农业的丰产增收;金水河、老沙河等河段采用了近自然的水岸绿化模式,两岸绿树成荫,河水清澈透亮,使人走近更有一番原生态的自然美;城镇绿化注重宜居宜业,打造精品,多了一些供群众健身玩乐的绿色公园和散步休闲的绿色廊道,群众的幸福指数得到较大提升。

三、果品强县,着力打造绿色富民产业

我们把改善生态环境与促进农民增收进行有机结合,大力发展优质果品产业,有效实现了林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的有机统一,推动了由传统单一用材林建设向林果并重发展的历史性转变,走出了一条平原县林业发展新路子。我们制定实施了《威县西沙河流域梨绿色A级高效产业带建设规划(2013—2020年)》、《威县葡萄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等两大果品产业发展规划,以曲宪忠同志为首的国内10余名林果专家组成的科技团队进行技术支持,实现标准化生产,力争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亚洲知名的优质果品生产出口基地。全县优质果品种植面积达到1.67万公顷,年产果品60万吨,果品年产值20亿元,形成了以梨、葡萄、枣为代表的三大特色果品,享有“中国葡萄之乡”称号。每年一度的威县葡萄采摘节迎来各方宾客前来采摘品尝,“梨花节”观光旅客流连忘返、络绎不绝,形成了威县特色的林果产业文化。

四、做美县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编制完成了《威县绿地系统规划》,出台《城市绿化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主次干道、公园单位的园林绿化步伐,建成了人民公园、人民广场、游园绿地。大力实施拆违建绿、拆墙透绿、破硬还绿、密植张绿、立体造绿、街点添绿、义务植绿“6+1”增绿工程,城区主次干道达标率、园林式小区绿地均有显著提升,城区绿化量大幅增加,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  911.64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4%,绿地率达到35.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1平方米。

五、宣传引导,提高公民绿化意识

在全县范围内,通过广播、电视、文件等形式广泛宣传造林绿化的意义,做到家喻户晓。每年植树节期间,县乡村统一设置义务植树点,建立义务植树倒查责任追究机制,建立树木档案,责任到人,长期管护。全县各行政机关、学校、企业、广大群众踊跃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义务植树尽责率逐年递增,达到95%以上。近几年我县以河渠绿化、道路绿化、村庄绿化为重点,完成义务植树500多万株,极大推动了全县国土绿化。由县绿委会、县团委牵头,积极开展群众认建认养树木和绿地活动,许多单位和中、小学校都主动承担了街道树木和绿地的管养责任。

六、良种繁育,建设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

威县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总规模74.3公顷,繁育推广杨树类、乔木类、花木类、常绿树及造型树等5大类100余个树种、品种,年可供良种壮苗30余万株,成为我国北方知名的国家优质杨树良种基地。基地与北京林业大学、河北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校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选育出的“1316”、“1319”、“8001”三个毛白杨雄株优良无性系,2010年通过了河北省良种审定;2009年选育的三毛杨7号、8号等12个无性系获得国家新品种保护权;选育出的三倍体毛白杨优良无性系“BJ196”、“BJ193”等六个毛白杨良种,推广到全国十几个省市,威县被誉为三倍体毛白杨的发源地;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完成的“毛白杨多圃配套系列育苗技术”、“三倍体毛白杨优良无性系的选育”两项成果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与省林科院合作的研究成果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河北金榆林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在威县引进繁育育中华金叶榆5000余亩,成为我国最大的中华金叶榆繁育基地。

七、注重管护,切实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为了保护绿化成果,形成全民爱绿、护绿的良好氛围,我县坚持依法治绿,不断建立健全管护机制,先后制定出台了《威县通道绿化管理办法》、《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威县大树古树培育和保护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使绿化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县成立林业综合执法大队,乡村分别成立了巡逻队和护林专业队,加大法律宣传和巡查力度,杜绝乱砍滥伐、损害破坏等行为。造林中依法确权,严禁无主树、无主林出现,促进全民共建共管,确保护林效果。在周边县市美国白蛾等重点有害生物大发生时期,我县果断行动,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有效防治,近年来没有发生大面积危害,维护了全县林木资源安全;把古树和大树的培育保护工作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划设特定区域进行大树培育,对境内现有古树名木,统一建档,设立标志碑、牌,划定保护范围,明确责任人。

威县通过近几年造林绿化的跨越式发展,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生态环境更美了。在今后的发展大潮中,我县将进一步改革创新,继续建设更加美好的绿色家园,打造林果产业发展“升级版”,迎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香河县先进事迹

千年古运河,万亩荷花香,处处皆是景,绿色染城乡。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香河、产业香河、品质香河的创建,催生着秀美香河天地日新。

构筑环首都圈绿色高地,打造“平原森林城市”,香河处处洋溢着自然、生态、和谐的气息。绕县百里长堤浓荫蔽日,国省干道两旁绿意盎然,田野上林网纵横交织,沟渠村院树木葱茏。城市广场、休闲驿站、湿地公园、亲水平台、郊野公园、采摘乐园……来这里休闲观光的人群络绎不绝。35万勤劳智慧的香河人,用树、用花、用草,用缤纷的色彩,把458平方公里的香河大地装扮成偌大的园林。

一、置身大局、科学规划,为加快造林绿化提供保障

香河县主动站位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着眼于建设首都生态涵养区,提出了“建设平原森林城市、打造京津绿色走廊”的目标,将造林绿化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聘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对全县城乡一体化规划、景观风貌及水系绿道网络规划进行科学论证,制定了《香河县中长期林业发展规划》、聘请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专门编制了《香河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香河县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北三县城乡一体化建设造林绿化规划》,为加快推进城乡绿化进程、更好地发展和保护林业资源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领导带头、全民动手,营造全社会参与造林绿化的浓厚氛围

重视绿化、爱树护绿是香河人民的优良传统。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造林绿化工作当作一场绿色接力赛,一棒接一棒传递下去。特别是开展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活动以来,香河县高度重视,把植树造林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每年春秋两季,县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相继开展了“全民义务植树,共建美好家园”、“我为家乡添绿色”和“香河.我的家---京津冀绿色通道植树造林公益晚会”等大型主题活动,在全县上下掀起了植树造林热潮,营造了大批党员林、青年林、巾帼林、双拥林、纪念林等。为全面落实乡镇、部门责任,调动相关单位全力攻坚,每年全县的《造林绿化实施方案》都明确各单位目标,并把任务逐项分解,细化到地块,落实到人头。县政府坚持每年与责任单位签订责任状,并制定考核机制,将植树造林纳入年终考核目标,实行一票否决。造林期间,县两办督查室组成联合督导组明察暗访,督促进度。为营造全员发动、人人参与、共同推进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的浓厚氛围,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微信平台等媒体,宣传、解读国家方针政策,大力宣传植树造林的意义,让绿色、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三、  严格标准、提升质量,打造精品亮点工程

香河县按照“保数量、提质量、建精品、树形象”的要求,把植树造林提升到优环境、搭平台以及服务京津的高度,先后实施了“三北”四期、“绿色河北攻坚工程”等重点工程。结合县域实际,重点实施了“一环”(环京津边界)、“两沿”(沿河、沿堤)、“三线”(国省道主干线、绿化精品线、县域出入口连接线)、“十园”(十余个重点公园、游园)、“百村”(100个农村面貌提升重点村)等绿化工程。香河县在造林绿化中,结合两河开发治理,充分挖掘香河历史文化,弘扬生态文明,重点打造了运河文化森林公园、六和生态园、国华影视基地千亩精品牡丹园等一批具有生态、文化、健身、休闲等功能的精品公园(游园),成为京津休闲旅游的后花园和天然氧吧。结合路网改造,在全县国、省、县、乡、村道及河道沿线建设了30-100米宽的高标准绿化景观带,打造了纵横交错、独具特色的绿廊绿网,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结合荷花之乡和国家级湿地公园创建,在建设万亩荷塘的同时,配套建设万亩森林,目前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万亩荷花、万亩森林交相辉映的秀美景观。同时,发挥香河多河富水的优势,对“四河”(潮白河、北运河、泃河、青龙湾河)八堤进行了高标准绿化,栽种了名优经济林、速生丰产林和生态景观林,建成了总长17.5公里的潮白河滨河生态景观带,形成了古渡春荫、潮白河滨河森林公园和1号、2号橡胶坝等一批标志性景观节点。在县城区,按照改善形象、提升品位的要求,重点实施了“九带、十园”等绿化工程,建设提升了五一路、秀水街、府前街、通唐线、运河大道、新华大街西延、亚太园、新城广场等一批景观工程。采取“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立体补绿、破硬建绿”等措施,全面推进机关、学校、社区、庭院绿化,主干道沿街单位全部实现了拆墙透绿。目前,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31%,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8.9%,。

四、创新机制、加大投入,激发植树造林内在动力

造林绿化,充足的资金是保障,良好的机制是关键。香河县坚持资金投入多元化。本着“政府投资、部门筹资、企业出资、社会集资、群众捐资、劳务代资”的多主体、多形式造林投资模式,由政府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和引导作用。仅2013年以来县财政累计投入造林绿化资金5亿元以上,撬动社会资金20多亿元。用财政小投入撬动社会大资本,实现了投入产出比的最大化。先后探索并推广了“以奖代补、返租倒包、股份合作、家庭自营”等经营模式,使一家一户分散造林向规模化、集约化、工程化、高效化转变。涌现出造林大户40余个,专业绿化公司、农林合作社54个。

五、加强管护、依法护绿,最大限度保护林业资源和造林绿化成果

香河县坚持“栽管同步”,及时组织林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做好技术服务和指导,组织人员做好浇水、施肥、除草等,千方百计提高造林成活率。对重点造林地块,积极筹措管护资金,聘请专门管护人员,签订管护合同。采取飞机防治、地面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措施,全面防治森林病虫害。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制定了《香河县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建立了详细的档案资料,纳入微机管理,明确了管理责任和管理人员。对全县所有古树名木实行了挂牌保护管理。坚持依法护绿,严格林木采伐限额管理,严厉打击乱砍滥伐及盗采林木、乱征滥占林地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巩固绿化成果,爱绿植绿护绿成为全县人民的自觉追求,全县森林资源和绿化总量稳步提升。

寒香皆因不争妍,娇俏只为早报春。香河将继续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活动为契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程中,和着绿色崛起的强音,朝着美丽香河、幸福家园的目标阔步前进。

丰南区先进事迹

丰南区是唐山市唯一沿海主城区,位于环京津和环渤海双重经济圈腹地,区内绿化以防护林和经济林为主。近年来,我区全面贯彻“环境优先、生态立区”的发展战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林权、抓项目、重科技、强服务,全区森林资源不断增加,初步建成了以农田林网为主体,以河渠路绿化为主框架,以速生丰产林、经济林、村庄绿化为补充的国土绿化体系,截至2014年底,全区绿化总面积达到28.6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15.6%。特别是2008年以来,区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9亿元,先后组织开展了绿化攻坚行动、绿色家园创建、绿色生态工程、绿色丰南攻坚工程等一系列重点绿化工程建设,使全区国土绿化整体水平实现了跨越式提高。全区绿化工作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农田林网建设已基本完善。按照东部地区林网网格控制在250亩以内,西部、西南部地区林网网格控制在300亩以内,主副林带不低于2行树的标准,全区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了98%。二是沿河渠路绿化成效明显。以唐津、唐港、西外环、唐曹高速等主要公路和沙河、陡河、西排干、岳家河等河系两侧绿化为重点的绿色框架已基本形成。三是速生丰产林建设迅速发展。结合国家退耕还林项目、“沿海防护林”项目的实施,发展以欧美杨107、108为主栽品种的速生丰产林6.2万亩,为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四是村庄绿化水平明显提高。按照“环村林、街道树、庭院果”的绿化建设标准,全区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五是城区绿美工程建设成效明显。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8%,绿地率达到35.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2.2平方米,3公顷以上绿地公园有6个。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我区先后荣获了省造林绿化先进集体、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先进单位、省农田林网建设先进单位、省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唐山市绿化先进单位、唐山市绿化攻坚行动先进单位、唐山市绿色家园创建先进单位等荣誉。我们的做法是:立足区情,打造“四个支撑”。

一、项目带动,行政助推,打造国土绿化的政策支撑

一是积极谋划项目。紧紧抓住国家加大生态建设投资力度、全面启动六大林业工程的大好机遇,积极赴京、进省争取退耕还林、沿海防护林等重点林业工程项目,扩大资金投入。同时,我区立足本地实际,积极谋划实施符合我区区情的重点绿化工程。2008年开始,我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以绿、美、净为宗旨,组织实施了绿化攻坚行动和绿化持续攻坚行动,大力实施通道绿化、村庄绿化、河系绿色走廊建设、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沿海工业区绿化、农田林网建设等重点工程。全区绿化攻坚和持续攻坚共完成造林76678亩,在全市检查评比中名列前茅。2011年以来,又组织实施了绿色家园创建、绿色生态工程和绿色丰南攻坚工程,累计完成造林67750亩,使我区整体绿化水平又有了一次大的飞跃。在城区绿美工程建设中,着力突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这一重点,立足于“唐山市南部主城区,新兴商业中心,生态宜居城区”的发展定位,以打造美丽丰南为目标,重点实施了总投资14.7亿元的新城区生态景观工程,栽植了大量的可净化空气的乔灌木等各种植物近几十种,成为市民和游客心中的天然氧吧。以唐津运河两侧绿化为重点,组织实施了绿廊花海工程建设。组织丰南镇、唐坊镇、东田庄乡等乡镇对唐津运河两侧实施高标准绿化,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品种、分段施工的方法,完成造林1400亩,绿化所用苗木全部为胸径10厘米以上杨、柳等高大乔木。强力推进实施花海工程。制定了《丰南区沿海地区野花组合景观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重点地段和建设标准,播种北国风光、道路组合两个野花组合面积2300亩,播种16850公斤。唐津运河两侧形成了绿化美化协调统一、乔灌花草相结合的立体绿化景观,多次迎接省、市领导参观考察,因标准高,效果好,被评为省级绿化示范项目。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我区高度重视国土绿化工作在全区整体发展中的作用,将造林绿化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党政领导亲自部署,成立了由区主要领导任主任,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绿化委员会,并在区林业局设立绿委会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全区造林绿化工作的统一组织协调,各地也组建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组织体系。在重点工程实施过程中,按照“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体系,一个严密的实施方案,一个高标准的造林规划,一套优惠的补偿政策,一个充满活力的工作机制,一套科学的栽植、验收办法”六个一标准,严把“土地租赁、造林规划、工程招标、资金筹措、技术指导”五个环节,狠抓“宣传发动、政策拉动、督导推动、会议促动、典型带动”五项措施,营造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了区四大班子成员分包乡镇制度,定期深入乡镇,督导工作落实。在此基础上,从林业、交通、财政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督导组,就土地租赁、协议签订、招投标、苗木准备和工程进展等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为更好的支持绿化建设,我区在单独制定工程造林占地补偿办法的同时,出台了《支持农业结构调整的办法》,量化对新建农田林网、速生丰产林、镇村道路两侧绿化、新建果品基地、设施果树、花卉及园林苗木、新育苗木等的资金补贴标准。近年来,仅区财政用于绿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超过了1.9亿元。

四是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在组织春、秋两季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的同时,把重点绿化工程建设与义务植树紧密结合起来,以“公仆”林、“青年”林、“巾帼”林等基地林为依托,以区四大班子成员及区直单位干部职工集中义务植树活动为带动,使我区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了100%。

二、改革林权,创新机制,打造国土绿化的机制支撑

积极开展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让利于民,个体造林、承包造林、联户造林、股份制造林成为造林绿化的主流,全区个体造林达96%以上。特别是企业造林异军突起,各大企业累计投资达800余万元,直接或间接完成绿化建设1万余亩,成为全区新机制造林的一大亮点,为全区绿化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宽了绿化融资渠道,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为确保树木栽得上、留得住,我区对2008年绿化攻坚以来实施的造林工程及时落实管护责任,逐一明晰产权,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同时,在造林投资机制上,坚持通道绿化以区财政投资为主、其它造林以社会筹集为主的投资保障机制,实行坚持群众自筹与政府补贴相结合。对通道绿化等重点绿化工程,由各乡镇租用农户土地,区政府给予每年每亩  800  元—1000元的补偿,连补  8  年,并给予每亩440元  —1650  元的栽植费补贴;同时,还对湿地保护性修复工程、绿化示范村建设等其他工程给予一定金额的建设补贴,全力推进全区绿化建设进程。

三、注重科技,调整结构,打造国土绿化的科技支撑

一是科学规划。以科学规划为总抓手,围绕“生态立区”的发展战略,按照城乡一体的大绿化概念,科学制定全区造林绿化总体规划,制定“四环、三沿、两片、一网”的绿化格局,即实施环城区、环工业区、环厂企、环镇村绿化,开展沿海、沿路、沿河渠绿化,实施速生丰产片林、经济片林建设,建设农田林网,打造网、带、片、环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生态经济型综合防护林体系。按照这一发展思路,制定了全区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二是科学造林。为确保造林成活率,我们加大林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和指导力度。造林前,推广已经试验成功的泥质盐碱地造林模式,对造林地实施抬高地面、进行淋盐、淋碱处理。同时,严把“五关”,即:整地关、品种关、苗木关、栽植关和管护关,严格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栽植、科学管护的要求实施工程造林;造林中,采用多树种混交的栽植模式,苗木在栽植前苗根全部用水浸泡24小时,采用“半坑浇水”技术,不仅保障水浇到苗木根际,而且也节省了水资源。三是狠抓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加强同中国林科院和河北省昌黎果树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在抓好林业科技知识普及和造林实用技术推广的同时,注重引进推广适合我区发展的优新品种,不断调整优化全区林业种植结构,几年来共引进欧美杨107、108、冬枣、中天杨、红宝石葡萄等优新品种20余个,并建立了全省首家与中国林科院合作的育苗基地,重点对欧美杨107、108进行种苗繁育和示范种植,使欧美杨107、108成为我区主栽品种。该基地还被国家外国专家局命名为“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同时,加快推进果品标准化生产,采取不定期巡回指导、以点带面促发展的方法,在果品生产重点乡镇、村、果园,推广了果实套袋、果树高光效栽培、果树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

四、强化管理,深化服务,打造国土绿化的发展支撑

一是加强服务。努力创新林业经营管理新思路,改变过去单纯强调管理职能向管理和服务并重转变。本着“积极扶持、技术指导、配套服务、规范发展”的原则,从规划设计、备耕、栽植、管护、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为林农提供技术服务,以服务促发展。二是加强林木管护工作。对绿化攻坚行动开展以来的重点工程的所有造林地块进行成活率和保存率调查统计,登记造册,要求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95%,成活率和保存率不达标的安排补植补造。同时积极探索林木管护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每一片林木都落实管护责任,责任到队到人。三是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我区高度重视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建立了古树名木档案,并设立标志牌和保护栅栏,明确专人管护。我区有唐山市级保护单位千年银杏树两株,树龄在一千三百年以上;有县区级古木名树重点保护文物古槐树一株,栽植于清嘉庆年间,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四是加大依法治林力度。每年都组织大规模的《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同时,坚持把严格执法、打击毁林犯罪行为作为依法治林的着力点来抓,在坚持开展经常性执法的基础上,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适时组织一系列专项打击活动,及时查处涉林案件,有效震慑了毁林和破坏林业资源的犯罪行为。由于宣传工作到位,执法严格,全区涉林案件,尤其是恶性毁林案件明显减少。近年来,无一起重大森林案件、重大森林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国土绿化成果得以保障。

比照全国绿化模范区的创建标准,我区各项绿化指标均能达到或超过“全国绿化模范区”的标准: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和建卡率达到100%,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95%。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5.6%,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8%,绿地率达到35.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2.2平方米,城区主干街道拆墙透绿单位比例达到100%;主干道绿地率达到31%,次干道绿地率达到25%;机关、学校、医院、部队营区等单位绿地率达到35%,工业企业、交通枢纽、仓储、商业中心等单位绿地率达到20%;新建小区绿地率达到35%,旧居住区改造绿地率达到28%;乡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集中居住型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28%;进村道路两侧、周边水系沿岸实际绿化面积占应绿化面积的95%;铁路、公路、江河、湖泊沿线宜绿化面积占应绿化面积的96%;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8%;国土绿化良种使用率达到100%,适宜规格的全冠苗木使用率达到100%,乡土树种占造林树种的比例达到100%,造林作业设计率、审批率达到100%。生态公益林面积比例达到35%;单位面积蓄积量为37.5  m3/hm2。古树名木保护率达到100%。建有3处森林或湿地等生态科普知识教育基地或场所;公民对国土绿化重要性的知晓率达到100%;对开展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区的支持率达到100%;经常性的举办各类生态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如今的丰南,绿在城中,城在园中,人在景中,美在画中。让城市成为绿色家园,已成为每个丰南人共同的心愿。丰南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创新超越,合力攻坚,朝着全国绿化模范区的目标,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全国绿化模范候选单位

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先进事迹

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驻地位于河北省肃宁县,成立于1998年2月。西起山西省神池县神池南站,东至河北省黄骅市黄骅港站,横跨晋冀两省五个地区(市)、二十个县(市)。与神朔铁路一起成组了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到的全长860公里的我国西煤运第二大通道。

截至2015年,朔黄铁路公司园林绿化总面积已达650138  ㎡,绿地面积300448㎡,绿地率46.21%,绿化覆盖率55.46%。全线职工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共累计完成植树41780株。成活率高达100%。

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累计投资9800万元用于专项绿化建设。设有相应的绿化管理机构和专业管理人员。由技术过硬的专业工程师,和专业的施工队伍,组建成了一支”高标准、高技能、高责任感”的专业绿化团队。整个园区分为办公生活区和生产区两部分。遥相呼应,相映成辉。

办公生活区绿化工程于2004年开工建设,2007年全面转型进入养护阶段。总占地面积366221m2,树木品种高达82种,树种主要以法桐、合欢、雪松、樱花为代表,充分考虑到植物四季季相更替和色彩搭配,做到四季有景可赏、三季有花可观。

生活区以大方、简洁、温馨、休闲为设计原则。共建有人工湖共两处,占地1800m2,一处石桥连接,湖面架设水榭,堆置假山;另一处为自然式水体,湖内有荷花、蒲草、睡莲。让您顿感"人在景中,景在画中"之美妙。人在其间,或赏景,或散步,可纵情放松身心,享用愉悦。

办公楼绿化工程致力于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功能明确、交通顺畅,环境宜人的新型园区,经过三年营造,现树木品种达39余种,树种主要以玉兰、石榴、白蜡、银杏为代表。

办公区在设计理念上以大方、简洁、严肃为原则。使该区域的绿化与整个办公生活区浑然天成融为一体。园区内使用大面积的花岗岩石材铺装,配合符合四季季相变化的绿化苗木,背景为自然堆砌的假山,使整个办公区更富有视觉印象上的起伏和灵动。

此外,园区内还建造了3060m2的景观水体,贯穿整个办公区域。利用高差,使其水体自然流动,形成循环。整个景观水体内的水直接连通绿化喷灌系统,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进行绿地灌溉,做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

生产区占地面积283917平方米,主要以法桐、雪松、花灌木为主。生产区采用现代、自然的设计手法,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以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的变化增加绿化层次,加深空间感之余更添生态之美。

事实上,“以绿为美、以水为源、以人为本、能绿化绝不硬化”的建造理念,一直是我们不变的追求,为了更好的管理绿化工作,公司成立了绿化委员会,特反聘河北省林业勘查设计院高级专家担任指导。

2005年12月,朔黄铁路公司生活小区被评为“河北省园林式居住小区”称号。

2005年12月,朔黄铁路公司综合办公楼被评为“河北省园林式单位”称号。绿化养护效果达到国家一级养护标准,多次受到各级来访领导的好评。

(一)、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工作

“三分种,七分养”。做到院内绿地“黄土不见天”,针对实际情况,2006年8月1日公司制定了《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大纲》对专业承包单位和绿化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提高了对养护工作的认识,规范了养护日程、内容、技术方法和达到的指标。促进养护管理工作规范化。公司聘请森病虫害防治专家协助编制了《朔黄铁路公司病虫害防治方案》,对抓好病虫害防治提供了全面指导意见。2009年分别制定并下发《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公司根据工程量制定了绿化养护经费预算。各分公司分别成立了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和绿化工作办公室。通过招投标确定了专业公司承包养护。签订了养护合同。绿化养护工作资的资金、人员、技术方法都到位,顺利全面转入了养护管理。(附后)

  (二)、义务植树

自我公司2005年以来,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员工的积极配合下,全线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公司机关共计我公司累计完成义务植树41780株。成活率高达100%。有力的推动了打造“绿色、高效、数字化铁路”的建设。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义务植树工作的成效:

加快了绿化进程,提高我公司绿化的整体水平。通过广泛组织义务植树活动,我公司铁路两侧已全部实现了绿色。有效的改善了生态环境,倡导了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化。

2、公司领导重视是搞好义务植树活动的关键。每年植树节,我公司领导亲自参加义务植树劳动,带动义务植树工作的开展。实行责任制、承包制;落实到每个人,进行栽、管、养一体化。

3、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是义务植树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通过公司电视台等媒体宣传,发动员工,是广大员工真正认识到完成义务植树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尽责率。

通过义务植树活动,有效的提高了广大员工重视绿化,保护生态环境的觉悟。尽责率达到98%。通过在线路两侧进行植树,加大宣传力度,宣传了沿线的群众,增强了全社会大搞植树造林,全民参与义务植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良好的绿化氛围。

河北北方学院先进事迹

河北北方学院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高新区钻石南路11号,占地面积401981.78平米,绿地面积198091.8平米。几年来学校的绿化工作在张家口市绿化委员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按照“春意早临花争艳,夏有浓荫好乘凉,秋色多变观叶果,冬季苍翠不萧条”校区绿化理念,从规划、设计、树种采购到种植养护,经过三年辛勤劳动,完成了一幅校园内看得见、摸得着的美丽画卷。在绿化设计中突出了有文化、有创意、有意境的人文观念,展现出北方学院新校园、新气象、新面貌的校园氛围,体现出北方学院人热爱环境、美化家园的效果图。通过校园绿化,净化了空气、美化了校园,极大改善了师生工作和学习的校园环境,表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几年来,河北北方学院本着先一般后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对校区重点部位和重点区域绿化工作进行了全程的建设。一个以人为本、别具特色、低碳绿化、生态环保、清洁优美,以杨柳树木为主,以各种花灌木为配套造型的绿化校园框架基本形成。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校园内环城线路的绿化,已经形成了一道大自然式的屏障。基本达到了乔灌结合、针叶树与阔叶树结合、开花与结果结合、草坪与草花结合、片林与行道树结合的宏伟蓝图,彰显出了环保绿色的魅力。

为了校园绿化错落有致、美观大方,我们小面积试验引进了法国梧桐、银杏、梓树等树种。让它们在北方学院安家落户,接受北方地区干旱、寒冷气候条件的考验。经过培育、观察和养护,试验比较成功。特别是法国梧桐树种生长良好,没有抽条,可以大面积推广栽培。

为了进一步提升北方学院绿化形象水平,学院邀请专家进行了实地评审指导,评审结果是:整体效果比较明显,主题突出,大的框架结构布局合理,树种品种搭配科学,做到了乔灌结合,规模较大,基本上已全面铺开,校内环城、道路绿化,由垂柳、香花槐、新疆杨三个品种搭配组成富有新意。树种粗细度及冠都十分匹配、美观,垂、杨、花相结合,很有层次感。更使人惊奇的是3米、5米高的树在没有支架的情况下成活率颇高,实属少见。而且就支架一项为院校节约的资金也是非常可观的。同时,专家们对我们的绿化工作也提出了不足之处:一是16~18公分树木较少;二是虽然规模较大,但重点还不够突出;三是层次感具备,但还不够明显。专家指出张家口的气候比较干燥,要引进一些适应性强的树种,比如16~18公分的国槐、黄花槐、千头虫,可以把法国梧桐的经验总结一下,适当扩大种植面积。用专家们的一句话概括就是:条块树种整齐,规模化有余,自然生态、人文环境不足。

根据专家建议和院校领导的要求,结合主校区绿化实际和不足,按照校园的总体规划和专家的评审建议、设计要求,对原有部分区域进行适当调整,个别地块加重加厚,做到立足重点,解决难点,做出亮点。以北方树种和自有树种为主,引进一些名贵树种,填补不足,扩大和增加多年生花卉品种,使布局更合理,更科学,更完善。

完成了以下绿化工程:

1、完成南大门东西两侧绿化形象工程。南大门东西两侧绿化面积约为11000平方米,东西长300米,南北宽35米。设计要体现南北、东西自然通道,以花灌木为重点,展现出年轻奋进,蓬勃活力的意境。

2、原苜蓿草改为草坪,面积12000多平方米,与2012年种植的4000平方米草坪接壤,形成开阔的大草坪,气势壮观。现有48棵法国梧桐林立两边,新设计三组不同颜色的树种(如金叶榆、榆叶梅、红宝石海棠),每组以9棵为宜(单数自然型栽植)栽在不同方位。用不同形式的栽植方法体现有山、有林,各种颜色的对比,形成有品位、有层次感的景观。

3、草坪东西两侧各有20组侧柏几何体,几何体中间栽植1米左右的金叶榆球,几何体与金叶榆球上下落差不得低于25公分,体现立体感,颜色的对比度也可以比较明显。

4、草坪东、西、北三面安装350延米塑钢护栏与前护栏相接。

5、白桦林独具特色,由于本身是生长在海拔1200米以上,属凉爽地区树种,树干高,扎根有困难,成活率低,难度很大,所以一定要掌握桦树的生长习性,引进胸径5公分2.5米左右高的小桦林进行培育。

6、选育树种,要选少而精,耐干旱,适应性强,病害少,成活率高,好管理的树种(如国槐、千头虫、黄金槐、法桐、油松等)。

  到目前为止,河北北方学院共栽种苗木32种39771棵,树种分别是:新疆杨、垂柳、香花槐、金叶榆、法桐、银杏、梓树、桃树、杏树、李子树、苹果树、油松、侧柏、枣树、桦树、五角枫、龙爪槐、云杉、石竹、沙地柏、海棠、丁香、国槐、金银木、黄金槐、千头虫、樟子松、红瑞木、珍珠梅、莲翘、榆树梅、国槐等各种花卉品种,草坪4万多平米、种植虞美人、耧斗菜、毛地黄和金鸡菊等花卉品种。

邯郸学院先进事迹

邯郸学院位于国家园林城市邯郸市,校园占地34.86万㎡,建筑面积30万㎡,风格独特,是河北省“十大设计创意建筑”之一。设有文史学院、外国语学院、数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等17个教学系部,学生14000多人。多年来,邯郸学院坚持把环境育人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执行全国人大《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以及党和国家有关国土绿化的方针政策,围绕建设生态校园、绿色校园等目标,科学规划,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校园绿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校绿化覆盖率达到52%,绿地率达到45%,并荣获河北省风景园林集体奖、河北省安全文明校园等称号。

一、强化领导,广泛宣传,绿化意识全面提高

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我校成立了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主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副校长参加的绿化领导机构。下设办公室,各二级学院和有关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单位。针对学校绿化现状,学校制订了系统的绿化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加强管理,加大资金投入,近三年绿化资金投入每年递增20%以上,2015年绿化资金预算180万元。同时,充分利用校报、网络、宣传栏、电子屏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国家绿化方针政策,结合学校课程,进行生态绿化知识讲座,举办绿化知识竞赛等活动,每年举行生态科普宣传教育活动4次以上,师生员工对绿化重要性的知晓率达到99%。切实增强了全校师生员工的绿化意识,调动了师生员工创建绿化模范单位的积极性。

二、因地制宜,创新机制,校园绿化大力推进

依据邯郸学院地处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我校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了绿化工作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绿化工作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绿化工作与育人工作相结合的“三结合”系统绿化工程。先后建立了翠绿环绕的心文化广场,绿树掩映的太极文化广场,姹紫嫣红的逸夫文化广场;还有杨柳依依的荷花池塘以及地方植物荟萃的植物园。2000多棵杨树林、1300余棵柿子林环绕学校四周,把学校变成了一个绿色的海洋。校园内还有牡丹园、竹园、桂园、石榴园、月季园、玉兰园、丁香园、樱花园,园园相连,美美相应。此外还有地域性的果树10余种。整个校园现有植物品种102种,其中乔木15000余棵,乔、冠、花、草层次鲜明,配置合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为学生的学习和教职工的工作创造了一个和谐优美的环境。

三、积极主动,集体参与,义务植树不断深入

自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每年植树节期间,在学校绿化领导小组的统一指导下,学校领导率先垂范,师生员工纷纷响应,轰轰烈烈地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为深化义务植树活动机制,我校还实行了义务植树尽责率目标管理,建立了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大力提倡、鼓励单位和个人在指定地点采取种植纪念树、营造纪念林、建设义务植树基地和认养林木、绿地等形式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今年开展大一学生每人认养一棵树活动,认养期三年,使学生充分认识体会生态绿化的重要性和自己的责任感。校领导每年植树5棵,中层干部3棵,一般干部2棵。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了邯郸市每期义务植树基地建设任务,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8%以上。

四、  依法治校、科学管护,绿化成果有效巩固

为有效保护绿化成果,组建了由保卫处、后勤管理处等单位20余人参加的护校队伍。聘用专职园丁3名,护养队伍20人,设置大学生护林、护花、护草、护果勤工俭学岗位4个。认真落实校园管理目标责任制,使校园绿化成果得到了有效保护。

结合高校特点,依托我校生物专业资源,我校还建立了一支由生物专业老师、学生组成的科研队伍,加强树木绿地病虫害的检疫防控,利用科学方法进行管护,创新培育新植物品种研究,多年来未出现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和危险性病虫害成灾现象。学生和老师也在实践中加深了对绿化工作的认识,增加了知识和才干。

五、环境优雅,突出特色,绿化育人成效显著。

我校根据邯郸文化和地域树种的特点,种植了环绕学校四周的柿子林1300余棵,深秋之际,柿子树硕果累累,无一人私自采摘,红彤彤的柿子吸引了广大市民的游玩和好评,至今已开展了以“六送”为主题的(送老人、送环卫工人、送交警、送社区、送学生、送老师)七届“柿子文化节”,彰显了学生高尚情怀,一个小小的柿子,真正展现了我校师生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承德市公路管理处先进事迹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近年来,承德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动绿色崛起的重中之重,立足于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让城乡的山水底色更绿、更清,让百姓的生活环境更舒适、更幸福。千里公路绿长廊,畅洁绿美巧梳妆。“绿美廊道”建设是承德生态文明建设的浓重一笔。特别是近三年来,承德市公路管理处认真落实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绿美廊道”建设的有关要求,积极服务全省“绿色崛起”战略,加大投资,大力推进公路“绿美廊道”建设,公路绿化美化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一、总体工作情况

承德市公路管理处做为承德市国省干线公路绿化的主管单位,一直积极探索打破山区单一的绿化模式,创立具有山区特色的立体式绿化,力争在有限的公路用地范围内走出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绿化新路子。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提出了适合承德山区公路特色的“上乔、中灌、下花草”的立体绿化模式、“红花绿叶”工程、对公路用地范围内可绿化用地进行全覆盖的防护性种植等多项公路绿化新理念,并将上述理念在公路绿化中大力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绿化、美化效果,公路绿化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

2013年,省厅提出了“绿美廊道”建设工程,我处顺势而为,及时成立绿色廊道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普通干线绿廊建设的组织管理工作,为确保“绿美廊道”建设出效果,绿化领导小组提出了绿化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为95%的工作目标。同时,根据工程规模设置工程指挥部,具体负责绿色廊道的建设管理、监督检查等工作。为规范绿化施工程序,指挥部制定了“承德市普通干线公路绿化实施方案”,并组织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学习,这些工作的开展有效保证了“绿色廊道”建设工程地顺利实施。

三年间,全市共完成“绿美廊道”建设841公里,完成投资1.27亿元。其中:2013年投入资金2995万元,改造提升干线公路253.04公里;2014年投入资金2175万元,改造提升干线公路162.303公里;2015年投入资金7346万元,改造提升干线公路425.76公里。三年来,共栽植各类乔木23.4万株,其中常青树达到16.7万株,各类灌木592.6万从。三年间,承德市普通干线公路单位公路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7.5%,绿地率达到43.9%,宜林路段绿化覆盖率达到了98%,整体绿化成活率达到96%以上。目前,承德市各条国省干线公路基本形成了“春有花、夏有景、秋有色、冬有绿”的四季景观。

二、创建思路

概括起来,全市公路绿化工作在以往的基础上,又呈现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因地制宜,实施立体式多层次绿化,形成山区公路“绿美廊道”特色。一是选择常青乔木对原有乔木林带进行补植、加密,在适宜路段栽植花灌木。这样,将原来单一的乔木林带变成阔叶林带和常青林带组成的复合林带,灌木林带由原来单一的紫穗槐变成紫穗槐和花灌木组合,形成绿色和季节性花色两条风景线;二是选择栽植成本较低,适应性强,较易成活的本地树种,如油松,樟子松等,使绿化成本更加经济合理;三是在绿化方案上尽可能的多样化,以消灭绿化死角。如对于风化岩质边坡,因地制宜,采取喷播植草、挂铁丝网栽植攀缘植物等绿化方式对上边坡进行生物防护,提高绿化覆盖率。四是将城镇出入口、隧道口、省市县(区)交界、高速公路进出口等路段做为重要节点,以园林造景的手法营造公路带状园林。这些节点的建成为我市干线公路增添了层次分明、舒适自然的公路绿化景观。

(二)标识性种植,确保公路的服务功能。一是通过在道口和桥头两侧栽植黄色的金叶榆与原有绿篱进行区分,通过颜色的对比来提示过往车辆注意安全,在美化公路的同时,融入了安全的建设理念。二是在隧道进出口一定范围内栽植常青树,降低洞外亮度,提高行车安全性与舒适性。

(三)实施“线性苗圃”,公路  “绿色银行”初步形成。在普通干线公路一些弃土堆、荒坡和路界空闲地内,大量栽植小油松树和樟子松,营造公路线性苗圃,在增加绿色覆盖的同时,形成育苗基地,一方面为今后的公路绿化提供苗源,另一方面可以对外出售树苗,实现“以绿养绿”的良性循环。

三、公路绿化对生态的影响

目前,我市干线公路全长2100余公里,宜林路段绿化覆盖率达到了98%,一条条公路就是一道道绿色长廊,就是一处处天然氧吧。

公路沿线四季常青的树木以及点缀其间的各种花草,可以产生与自然交融的感觉,给人以优美、舒适地享受,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成功的公路绿化可以降低噪音干扰和防止环境污染,能自动调节空气中CO2与O2的比例平衡,保持空气清新。

公路绿化还可以对公路起到保护作用,树木或草坪通过树冠、根系、地被覆盖等可以稳固土壤、涵养水源、阻止或减少地表径流、降低雨水冲刷路基,减少泥石流、公路边坡零星落石等现象的发生。近几年,随着我市公路绿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前在雨季经常出现的泥石流、公路上边坡零星落石等现象明显减少,公路服务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高。

  如今,通过绿美廊道建设,承德市干线公路“绿色银行”初具规模,承德山区公路的“红花绿叶”工程已经成为河北省公路绿化美化品牌,承德市公路管理处被河北省交通运输厅评为绿美廊道建设先进单位。盛夏时节,驾车行驶在承德公路上,千里绿色长廊与青山绿水相映成画,呈现出一派路与自然交错的和谐美景。

五矿邯邢矿业有限公司先进事迹

五矿邯邢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国有独资大型黑色冶金矿山企业,是以铁矿石采选业务为核心,集地质勘查、工程设计、井巷工程、建筑施工、矿山机械设备制造与安装、物资贸易、物流等专业配套的矿业公司。公司现有铁矿山13座,铁矿资源控制量9亿吨以上,其中安徽开发矿业750万吨/年采选项目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地下矿山。目前,公司具有铁矿石1100万吨、铁精矿420万吨的年产能,生产规模位居全国地下铁矿山前列,河北省首位。2005-2009年连续五年获得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称号。

一、领导重视,科学管理,绿化工作稳步推进

公司围绕“经营业绩显著、管理水准先进、生态环境优美、内外关系和谐、职工幸福安康、履行社会责任”的目标,把环境治理、绿化矿山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绿色矿山方案,拨出专项资金,安排绿化环境治理工作,按照“因地制宜、新旧协调统一、突出特点、重在实效”的原则进行管理,形成了组织健全、责任明确、措施到位、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绿化工作格局。同时,建立了绿化和复垦工作奖惩评比制度,每年组织相关部门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和进度要求进行检查验收,对进度快、完成任务好的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消极、任务完不成的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公司注重提升自然之美,建管并举,加强矿山环境治理和保护,建设绿色、生态矿山,以着力建设“美丽邯邢”为重点,稳步推进绿化进程。

二、高端规划,综合治理,打造园林式绿色矿山

公司严格按照国家对矿山环境治理方面的要求,针对矿山的不同时期,做好规划,综合治理。对新建矿山加大绿化方面投入,坚持造、补、乔、灌、草相结合的原则,提高绿化美化效果,建立指标先进、设计科学的现代化绿色矿山;生产矿山考虑生产过程中地质环境、保护治理,狠抓塌陷区、尾矿库环境治理,做好土地复垦;末期矿山做好环境的原貌恢复工作,矿山闭坑后交还给社会美丽的绿化景区,履行好央企的社会责任。

三、专业管理,科学维护,绿化水平不断提升

绿化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具有较高专业性能的工作。由于各基层单位地理区域位置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进一步强化绿化管理,提升绿化管护水平,确保矿区绿化工程达标,按照园林设计要求认真制定养护管理办法。每年春季都将绿化工作作为重点,提前动员部署,全面细致检查和记录,做好树木补植和新植的登记工作;开春时对各片区的乔、灌木进行修剪养护,补种大小灌木、女贞、苗圃等近10种绿色植物和花卉。另外,加大各矿区、小区主干道景观绿化带工程建设力度,以点带面,以线带面,强调绿化带的辐射作用。同时,切实抓管理,促养护,对植穴和苗木规格以及栽植、浇水、养护、病虫害防治等要求的施工技术标准都作出明确规定,落实责任到人,少花钱,办实事,确保栽植成活率。

四、加强教育引导,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做好绿化宣传工作

在绿化宣传方面,公司不遗余力,以加强“关爱绿色,关爱生命”的宣传为主题,利用LED显示屏、宣传栏等形式,结合植树节、世界森林日、世界地球日等重要活动日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提高了广大职工群众关注环境,关注绿化的思想意识。每逢植树节、建矿纪念日、五四青年节等节日,都组织职工义务植树、种草,清除花草下的杂草杂物等,形成了浓厚的绿化工作氛围。

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共建邯郸生态园林

为响应邯郸市、武安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整体目标,2012年公司投入20余万元,植树2万余棵,成活率为98%,圆满完成邯郸市、武安市下达的义务植树建设任务。2013年又承接了邯郸市2013—2015年义务植树138亩的绿化任务,大力支持邯郸市、武安市生态园林建设。

全公司绿化方面累计投资7500万元,厂区绿化面积已达230多亩,绿化率达30%;塌陷区治理及复垦1000多亩,复垦率达28%,形成了乔、灌、花、草绿树成荫的绿化体系。公司绿化覆盖率达40%,绿地率达35%,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0%以上。形成生态优良、景观优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矿山风貌。

邯郸市第一中学先进事迹

邯郸市第一中学中华校区位于中华大街南延路东,于2011年9月启用。学校坚持“办人民满意优质教育”的办学宗旨,贯彻落实“以师为本,励志博学,成就学生,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和“使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学会做学问”的育人目标。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中国百强中学”、“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30余项国家、省级奖励,是河北省名校、国内知名中学。一中人深知环境育人的重要性,在办好教育的同时加大校园环境的建设,给师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氛围,建设绿色园林校园显得尤为重要。

一、  学校重视绿化环境教育

一直以来,我校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以优化绿色环境,提高校园环境质量为目标,强调“环境育人”的重要性,努力营造优美整洁、文明有序、和谐安宁的学校环境,长抓不懈,始终使我校绿化工作走在前列。

为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环境育人质量,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学校党政工团专职人员为组员的学校绿化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一把手负总责,部门实施,规模发展,重在实效的发展思路,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事事有人抓,项项有人管,全面开展绿化工作。

二、绿化简况

中华校区现用地面积20.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绿地面积8.2万平方米,绿地率达39%,绿化覆盖率达45%,有专人从事绿化工作,绿化工作人员12人。目前我校已有乔木类、果树类、花灌木类、竹类、绿篱球类、地被草坪类植物品种70余种,种植乔木类3800余棵,开花类树木5000余株(不含月季等灌木类)草坪面积82000余平。主要树种有:法桐、银杏、雪松、油松、白皮松、楸树、栾树、女贞、白蜡、合欢、玉兰、樱花、百日红、海棠、柿子、核桃、苹果、山楂等。

三、合理布局做好绿化规划

我校绿化布局合理,把校园绿化规划纳入学校总体规划,以符合实用、经济、美观和适地、适宜为原则,根据校园的特点,分块布局,除必要的道路和活动场所外,所有土地均都要尽可能绿化,努力提高校园绿化覆盖率。

为了节省财力物力,我校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绿化方案,从苗木花圃的选购、绿化布局、树坑挖掘到树木的日常养护全部由本校绿化人员及师生员工完成,4年来整体绿化共投入资金不足100万元。

通过开展“认领树木”、“打造绿色校园”、“植树节”等丰富多彩且有意义的绿化活动形式,组织全校师生人人种一棵树、人人护一棵树,并矢志不渝地将我校装点成处处鸟语花香、树木成林的园林式校园。由于中华校区地面由建筑垃圾平均抬高1.5米,造成种植土质十分恶劣,为种植花草树木带来很大难度,我校师生员工克服种种困难,从2011年9月至今,我校绿化景致有了巨大的变化,从无到有,从简到繁,4年间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处处彰显盎然的绿意和勃勃生机,形成绿树成荫、错落有致的校园环境。南围墙簇簇蔷薇散发淡淡幽香,东西围墙整排木槿整齐划一。行道法桐挺拔矗立,银杏林下小鸟啼鸣。从校门口到教学楼、宿舍、食堂再到图文信息楼,到处是绿树环绕,花团锦簇。

为了让师生更好地亲近大自然,还在教学楼走廊花池放置迎春花、蔷薇、喇叭花和串红盆花,师生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空中花园”,真是错落有致,充满立体感!在银杏林、果树林和草坪上放置刻有中国著名学府名字的景观石,时刻提醒学子们为了考入自己心目中的大学而不懈努力。同时我们还在银杏林里安装的休闲椅,让每天匆匆的学子、老师可以放慢脚步驻足片刻修养身心。

除此之外,为装点校园不断创新更新花坛种类和样式,累计摆盆每年花坛摆放5次,5-6种造型,达4000余盆花,花卉品种都是自己培育的。我校在节约绿化成本的基础上,不断培育新的绿植苗木,创新花坛摆放造型,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使校园绿化率逐年提高,受益的不仅是师生,还吸引了众多鸟类。四季花开,花果飘香、和谐自然,在这里一一呈现。

四、重视义务植树及绿化养护工作

我校历来重视义务植树工作,种植树木种类达60余种,数量共计8800余株,涉及到我校果树园、法桐林、银杏名校林等区域。建立义务植树登记卡和考核制度,义务植树建卡率达96%,做到逐年登记,数据准确;每年“植树节”组织师生员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5%以上。

积极做好校园绿化的日常养护工作,并将聘请一名有专业技术的花工技术指导,做好浇水、施肥、除草、喷药、修剪、移栽等工作,每年定期观察花卉树木生长及病虫害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推广保护树木,种植树木的理念,广泛开展绿色教育等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利用每班学生值日,组织学生参与到绿化养护活动中,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及环境保护教育。计划9月份为校园所有植物品种挂牌,增强师生绿化知识,热爱环境的教育,为学校绿化美化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我校通过校园绿化,使师生与自然和谐相处,快乐学习。建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校园形象更美、校园环境更优、校园品位更高。

目前学校绿化工作,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力种植花草树木,校园内植物品种较为繁多,做到了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相结合,针叶植物和阔叶植物相结合,形成错落有致,疏密相间,绿树成荫的绿化景观。并于2015年6月荣获2015年度邯郸市“园林式”单位荣誉称号。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先进事迹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成立于1988年4月。主要作业区域纵横唐山、秦皇岛两市,先后投入开发了高尚堡、柳赞、老爷庙、唐海、南堡五个油田。廿余载拼搏磨砺,冀东油田已发展为集油气勘探与生产、油气集输处理与销售、建筑施工、机械制造、物资供应、化工延伸加工等多种产业为一体的大型国有能源企业。总部设在素有中国近代工业摇篮、凤凰涅槃之称的河北省唐山市。

近年来,冀东油田的绿化工作在中石油集团公司绿化委员会和省、市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土绿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一手抓工业生产,一手抓环境建设”和“普遍绿化、重点美化、抓好生态、全面提高”的指导方针,发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克服资金紧、自然条件恶劣等困难,结合实际,深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加强绿化工程和苗木基地建设,强化绿化养护管理,圆满完成了集团公司和省市下达的各项任务。使油区整体绿化水平有了全面提高,昔日荒凉的盐碱荒滩逐步披上了绿装。冀东油田占地面积104公顷,绿化覆盖率为42.30%,绿地率37.8%;员工义务植树尽责率达100%。在已经建成的5个居住小区曾多次获得“唐山市文明小区”、“唐山市花园式小区”、“河北省文明小区”、“全国文明示范小区”、“全国优秀物业管理住宅小区”、“绿色环保社区”;有多个单位荣获“唐山市绿化先进单位”、“唐山市花园式单位”、“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中石油绿化先进单位”。

冀东油田领导将绿化工作作为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重要手段,作为改善油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充分认识到绿化在油田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确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认识。

一是树立了科学的发展观,将绿化工作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绿化工作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将绿化建设、环境保护作为油区管理的重要内容,大力改善生态环境。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从改善职工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出发进行绿化建设。将绿化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党十八大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将绿化工程作为油田的“民心工程、稳定工程和安居工程”来抓。

三是加强组织领导,保证绿化的稳定投入和各项绿化措施的落实。根据中油办字〔2001〕504号文件精神,冀东油田成立了公司主管领导任主任的冀东油田绿化委员会,并设立了日常工作机构――绿化办公室,同时制定了《冀东油区绿化管理办法》、《冀东油区绿化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统一对全油田绿化工作进行组织和管理。

四是大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将义务植树作为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来抓。每年3月12日至4月30日,冀东油田坚持开展大型义务植树活动,各级领导亲临植树现场,全体职工尽责率达到100%。植树造林,绿化油区成为冀东油田各级领导和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同时积极参加市委市政府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投资约220万元建成了4.1公顷的唐河上游纪念林、南湖生态纪念林,种植法桐、国槐、速生杨、柳树等品种1.2万余棵。

康保县第二中学先进事迹

康保二中校园内高楼鳞次栉比,绿树掩映,宽阔的草坪绿意盎然,花草树木郁郁葱葱。学校总占地面积9.3万平方米,绿化用地4平方米,绿地率为36%,绿化覆盖率达43%以上。学校的建设规划理念,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学校的崭新风貌,彰显了社会文明进步和优质教育的良好形象。2011年来,学校先后获得省绿委、省建设厅、张家口市委、市政府颁发的  “省级园林单位”、“张家口市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一、立足校园,努力为绿化康保大地做贡献

建校40余年来,学校始终高度重视校园绿化工作。结合学校教育的特点,提出“育人育树”的“双育”方针,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加快了国土绿化和生态建设步伐,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因势赋形,构筑情趣不同、风格各异的绿色景观

学校地处县城东区,校园广阔。学校在绿化规划上,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分别栽种松树、杨树、垂榆、花草等,合理布置花圃、花坛、雕塑、等多处小景观和休闲地,做到了“四季常绿,二季花开”,处处呈现出浓浓绿意和无限生机。

三、和谐发展,展现学校特有的文化艺术氛围

徜徉于清新典雅的校园,随处可见花木葱茏,绿意盎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处处体现着一种和谐典雅的氛围。在这里,育人与育树共同发展,高大的乔木和郁郁葱葱的小草相映成趣,天然的灌木与人工栽培的花草相得益彰,真正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意味。

我校在绿化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组织有力,责任落实

我校始终高度重视校园绿化工作,成立了校园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学校一把手亲自抓绿化工作,下设园林绿化中心,使得校园的规划、绿化、管护、产业化统筹协调,形成校园绿化的长效机制。为了促进绿化工作开展、不断提高校园绿化品味,学校每年都大力做好绿化宣传工作,利用学院的广播、橱窗、标语的宣传方式,宣传绿化和义务植树的重要性和意义,使得绿化和环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并每年都划拨园林绿化专项经费于以保证。学校制定、落实绿化管护责任制,做到工作有制度、事事有检查、质量有考核、管理有目标,建立健全经常化的园林绿化工作机制。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认真落实绿化工作各项要求

校园绿化、园林建设是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社会公益事业。良好的绿化环境、人文环境可以提升学校品位,陶冶学生情操。在这个基础上,随着学校的发展,学校的绿化和环境建设也呈现出传承历史、构建和谐的理念和高起点设计、高格调要求、高品位建设的特点。在环境绿化的整体设计、山水格调的总体布局、花草树木的品种选择上,追求和谐统一、气韵生动,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并有,传统传承与创新发展共存,这一设计理念得到了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赞誉。

三、加强管理养护,健全工作机制,创造优美和谐的环境

绿化工作,管理养护是关键。学校不断建立健全绿化专业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绿化美化责任区的管理制度、校园花木维护保养规则等制度,使绿化养化养护管理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学校园林绿化中心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花草树木的常年管护,建立日查、周检、月评机制。学校制定了《康保二中绿化管理规定》、康保二中绿化养护工作流程与质量标准》的规章制度,将绿化工作落到实处,绿化成果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保护。

四、加大投入,促进绿化事业的稳步发展

学校将绿化资金列入年度预算,本着节约、有效的原则,逐年加大绿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专款专用,每年共投入资金20多万元。同时,在园林绿化中心经营方式上放活机制,将校园的绿化美化与园林绿化的产业化结合起来,促进了绿化工作的良性循环,有序发展。

河北省高速公路京秦管理处

G1京哈高速公路京秦段于1999年9月建成通车,全长236.5公里,土地总面积158.58万平方米。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华北与东北的交通大动脉,也是中外游客云集避暑胜地北戴河的重要通道,是一条“政治路、经济路、旅游路、形象路”。京秦管理处历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绿化建设和管理工作,设置专门机构,完善管理制度,确保资金投入,打造“绿色京秦”。

自2013年以来,为了配合京津冀一体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实现河北绿色崛起战略目标,大力推进绿色交通建设,按照河北省委省政府部署,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京秦管理处着力打造京秦高速绿美廊道示范样板,整体绿量大幅提升,景观效果极大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方位显现出“全覆盖、有起伏、有跳跃、高密度、多色彩”的景观效果,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优美舒适的通行环境。

一、思想认识到位,组织机构完善

1.  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京秦管理处历届领导班子能够做到团结务实、作风民主,密切联系群众,具有较强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使京秦高速各项工作始终保持在全省高速公路系统前列。对高速公路绿化工作,管理处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国土绿化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将高速公路的绿化和沿线的造林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专门成立了管理处绿化工作领导小组,指导绿化工作的实施。

2.配备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根据管理的需要,京秦管理处在运营初期就成立了专门绿化办公室,配备两名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全线绿化工作的实施,确保绿化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完成。开通运营后,管理处加大绿化投资和管理力度,在所辖的四个养护工区均设置了绿化股,配备绿化专业工程师,专门负责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同时,每个工区还有协议外包的具备资质的绿化施工队,纳入管理处绿化管理体系内,实现绿化养护专业化。

3.配置专业绿化设备。全处共有水车16台、车载式绿篱修剪车4台、割灌机38套、绿篱修剪机27台套、手推式剪草机18台套、担架式打药机16台套,基本实现了绿化养护机械化。

二、立足实际状况,植物配置合理

1.确定总体规划。京秦高速公路运营初期通过组织绿化专家对沿线情况进行考察,提出了绿化的四个五年计划:“有、绿、美、景”,以5年为一个阶段进行绿化造林。第一个五年以公路两侧沟内外平台为依托,以大的乔灌木为主进行绿化,联合地方政府种植公路外50—100米防风林带,达到高速公路两侧基本有林;第二个五年增加中央隔离带苗木,增加公路两侧沟内、外平台、填挖方段等处灌木,增加植被覆盖,提高绿量;第三个五年增加护坡、沟内外平台花灌木,增加苗木的颜色变化,实现美丽效果;第四个五年既现阶段,在路肩、中央分隔带、桥头堡通过局部造景、部分借景和微型景观处理等多种手法,打造多层次路域景观,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特色景致。

自2013年开始,京秦管理处每年编制绿化年度规划,确保每年有思路,有创新,有效果。

2.科学制定方案。京秦管理处绿化设计针对高速公路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生长环境恶劣,苗木品种选择受限等因素,以路域景色自然化、重要节点特色化、植物选配多样化为基本原则,充分结合实际,确定植物配置方案,并大胆尝试,不断创新绿化模式。

(1)路肩设置种植池。以“看得见,种得活”为原则,在城市、服务区出入口及边坡硬化段,路肩设置种植池,种植常绿树白皮松,搭配金叶榆和地被植物,实现绿色全覆盖。

(2)边坡丰富种植层次。土质路肩边坡段种植高杆金叶榆、红叶李、西府海棠等花灌木,每500m交替一次种植品种,色彩搭配丰富明快。挖方段坡脚花池补植紫叶李,一级平台栽植连翘,自上而下覆盖视线内自然土坡,花开时节与坡脚花池相映衬。二层土坡种植单排油松,增强冬季景观效果,丰富种植层次,强化林缘线的起伏变化。

(3)沟外平台多层造景。平路基路段沟外平台较宽,种植金叶榆、紫叶小檗、红叶李等色叶植物,外层种植金叶国槐、火炬树作为背景,打造多色彩变化、多层次递进,四季有景、三季有花的示范亮点景观。高路基路段沟内外平台种植柳树、北栾、香花槐等高大乔木,与路界外背景林呼应,增加景观色彩,丰富种植结构。

(4)中央分隔带色彩跳跃。中央分隔带种植黄色的金叶榆,红色的紫叶李,组成不同颜色的大色块,形成跳跃之感。防眩网路段种植高杆金叶榆、大花秋葵,两侧交替种植可同时满足防眩作用与美化效果。下层种植鸢尾、三七景天、马蔺等地被,使中分带达到多色彩、全覆盖的景观效果。

(5)桥头堡一处一景。选取白皮松、金叶国槐、山楂作为主景树,下层满铺金叶榆,围绕金叶榆种植五叶地锦,桥头堡四季色彩不同,且每处桥头堡苗木组合形式各异,一处一景,有眼前一亮的景观感受。

(6)借用自然景观。在经河流、湖泊、山川等外部自然景观较好的路段,减少植物种植,路内路外景观起伏呼应,视线舒适自然。   

(7)遮挡路外不良景观。对紧邻村镇、农业大棚、工厂等特殊现状路段,在沟内、外平台借势栽植单排或双排旱柳、垂柳、新疆杨、香花槐等高大乔木,提高外层绿化的种植密度,起到遮挡效果。

(8)隔音墙引入现代彩绘。选择沿线老旧灰暗的水泥材质隔音墙进行彩绘美化。使用明亮艳丽的渐变色,感受清新畅快和灵动跳跃的节奏。

三、注重日常管护,保持绿化成果

1.“三分建,七分养”,京秦管理处认真贯彻“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养护工作指导方针,结合实践经验和高速公路特点,陆续出台了《绿化日常养护管理办法》、《病虫害防治年历》、《绿化养护年历》、《绿化专项工程验收标准》等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栽植、浇水、修剪、打药等工序的实施时间和质量标准。

2.京秦管理处每年初下达绿化管养计划,分配绿化养护经费,近五年,每年的绿化养护费用都在300万元以上。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要求各级单位和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管好养好已有的绿化工程,保持绿化成果。每季度量化考核,考核得分与评优任用和绩效奖金挂钩,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和主动性,有效保证了绿化养护管理任务目标的完成。

3.  京秦管理处认真执行全国人大《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决议》以及党和国家有关国土绿化的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措施得力,工作扎实,绿化成果显著。管理处绿化领导小组每年组织全处开展义务植树,在植树节期间和绿化专项工程实施期间带领全处职工按照每人不低于5棵的标准分批定点补植苗木。改善小气候,营造大环境。美化了工作环境,增强了团结意识。到目前共义务植树7万余株,建卡率达到98%以上。

4.京秦管理处每年组织绿化技术培训讲座两期,聘请林业绿化专家授课,全员参与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更好指导实践工作。开展绿化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在管理处网站中开设绿化专栏,定期发布绿化知识,对绿化专项工程进行宣传报道,提高职工绿化知识的普及率和关注度。目前,全处职工对绿化重要性的知晓率达到98%以上。

四、加大资金投入,提升绿化品质

在绿色交通建设中,京秦管理处加大了绿化工程投资力度,倾力打造京秦高速绿美通道。2013年在廊坊段实施了绿色廊道试验段;2014年上半年实施了全线绿色廊道工程;2014年秋冬季及2015年春季实施了百公里绿美廊道示范工程,累计投资1.47亿元,绿美效果显著,示范作用明显。京秦高速百公里示范路段已经被河北省交通运输厅作为全省高速公路绿化设计标准加以提炼总结并推广应用。2015年1月,京秦管理处被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授以“绿美廊道”建设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在工程管理中,京秦管理处全面动员、全力组织、全员行动,明确保重点、保质量、保进度、保安全、保畅通、保廉洁,促和谐的“六保一促”工作目标,成立由项目工程师、现场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技术咨询专家组成的四级质量控制体系;严把苗源关、运输关、栽植关、养护关、验收关,确保了工程质量。经验收,栽植苗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

通过近几年全处上下共同努力,共栽植各种乔木35种43.2万株,灌木48种967.8万株,草坪78.6万平方米。京秦高速公路绿地率达45.32%,绿化覆盖率达46.48%,互通区绿化面积覆盖率达84.41%;庭院绿化覆盖率达43.39%,全处16个收费站均被当地评为园林式绿化单位。京秦高速绿美廊道宛如一道绿色的风景线,为过往宾客带来了舒适愉悦的行车体验,展现了河北高速的良好新形象。

石家庄市供水有限公司八水厂先进事迹

石家庄供水有限责任公司八水厂地处石家庄市西北部,是我市唯一一座以地表水为水源的现代化水厂,占地196亩,其中绿地面积108亩,道路面积2452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55%,绿地率43%,人均绿地  480平方米。乔木1169棵,占树木总数的42%,树木品种达50种,包括紫薇、玉兰、雪松、白皮松、红叶李、悬铃木、鸡爪槭、北美海棠及珍贵树种银杏等。我厂还有喷泉,花架亭廊等园林小品,温室一座,花圃地14亩。

现在的水厂绿树成荫、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垂直绿化与平面绿化相结合,形成错落有致的园林景观。被石家庄市评为“绿化先进单位”,被河北省建设委员会评为“河北省园林式单位”,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单位”。

一、领导重视

水厂筹建期间,市政府投资453万元用于建设绿化工程。在园林绿化设计方案的确定及施工过程中,省、市领导给予了极大支持。原河北省省长叶连松及主管城建的副市长王海洋多次到我厂视察工程进展情况,并提出合理化修改建议。由当时唯一有园林绿化施工资质的市园林局负责设计与施工。作为窗口单位,集团及我厂领导把绿化美化水厂作为与生产同等大事来抓,年固定投入绿化资金16.24万元,并且投资19.4万元购置了一批园林机械,其中包括草坪车、剪草机、绿篱修剪机、割灌机、绿化喷洒多用车等。为节约人力及水资源,厂区还安装了喷灌设施。另外,我厂还定期召开会议,并且派出专人到其它省市考察学习,把先进的技术经验带回来,搞好我市的形象工程。水厂投产后,先后接待过李瑞环、尉健行、雷洁琼、李铁映、贾庆林等许多国家领导人。水厂的建设及绿化管理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人的一致好评。 

二、组织健全

为搞好绿化工作,厂里抽调得力人员组成以正式职工为主管,技术人员为骨干的绿化组织机构。其中包括专业技术人员2名,绿化队长1名,绿化工人10名,并聘请了高级园艺师做技术指导工作。

三、管理到位

后勤科作为绿化工作的主管单位,主管领导亲自抓,基层领导经常抓,并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了每一个绿化工人的职责,任务落实到人,检查考评与工资奖金挂钩,奖惩分明。大大促进了我厂绿化事业发展。同时,定期对绿化工人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了绿化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做到合格上岗的要求。

四、职工支持

我厂职工积极参与绿化公益事业,为绿化工作献计献策,踊跃参加我厂义务植树活动。并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荒山植树活动”,义务植树率100%,成活率达到95%。

水厂的绿化布局合理、设计独特、注意色相与季相的搭配与协调,蓝天、白云、红瓦、白墙、绿草、清水交相辉映,与水厂的欧式风格建筑相得益彰,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水是生命的源泉,那旺盛生长的植物就被喻为生命焕发出的勃勃生机。相信,我厂的绿化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我们自身的努力下,一定会日新月异、蒸蒸日上!   

柳川河景区管理处先进事迹

柳川河景区管理处2012年3月成立,全体员工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景区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关于创建整洁优美、和谐有序的环境,营造“水清、岸绿、健康、生态”的优美景观,深入贯彻“科学、严格、精细、长效”八字方针,充分发挥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团结一致、开拓进取,使景区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切实提升了广大市民群众对景区环境的满意度。

柳川河景区管理处管辖范围万柳公园、柳川河河道,万柳公园占地面积40公顷,湖区2.84万平方米,柳川河总长3000米,宽90米,面积270000平方米,建有3座橡胶坝,四座大桥(北起丹拉高速桥、七孔桥、柳川河大桥、通用大桥)。

万柳公园内绿化以乡土树种为主,以柳树为特征树种,突出体现柳川万柳的景观特色,园内共有草本花卉3250平方米,宿根花卉62196平方米,完成立体花坛260平方米,摆放花卉30000余盆,修剪并粉刷树木5000余棵,景区共有440000平米草坪、19084余棵乔木、8000余棵灌木、23530平米色带,2013年园内新增月季园400平方米,2014年新建柳韵园5000余平方米,造型花架4个,木制花箱5组、4个铁艺花箱,福字花坛、中国梦造型花坛,摆放草花15000余平方米,播种山樱桃10000株、各种树木253棵、播种草籽20340平方米(五彩石竹、黑心菊、松果菊、天人菊、金鸡菊、金光菊、芳香鼠尾草),河东岸播撒野花组合4500平方米,保证全园绿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

植物品种主要有:柳树、国槐、油松、杨树、银杏、合欢、樟子松、云杉、白皮松、白腊、景天、丝棉木、千头椿、连翘、红叶小波、水腊、玫瑰、红叶海棠、栾树、梓树、桃树、杏树、新疆杨、红宝枫、山樱桃、香花槐、丁香、黄杨、女贞、西府海棠、珍珠梅、榆叶梅、紫叶李、二月兰、红瑞木、沙地柏、草坪、花卉造型及各种应季鲜花等。

主任亲自抓管理,分管绿化的副主任带领40人的专职绿化队伍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绿化规章制度。

1、严格执行有关园林绿化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和相关园林绿化养护、维护的技术规程

2、负责对景区管理范围内的公共场地、广场绿地(包括园林设施)及行道树、花坛、树木的浇水、修剪、打药等日常养护维护管理;

3、根据各种植物花卉的特性,及时调整栽种方法和布局,保证其成活率和保存率;

4、通过相应的园林技术,促进景区植物的造型和景区景观的调整,努力提高景区的品味;

5、建立完整的景区绿化技术档案,及时收集整理各相关资料;

6、负责养护管理范围内的日常花草布置及节假日花卉布置与管理;

7、负责管辖范围内公共绿地铺装的修补及绿化补植和调整;

8、发现绿化方面的违法、违章行为,及时与景区管理处联系处理。

景区内设有各种绿化宣传栏,草坪牌,警示牌,共计120余个。请专业绿化人员对管理处全体职工长期进行绿化工作培训,  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绿化意识。

景区管理处积极做好各项工作的日常管理,努力营造“水清、岸绿、健康、生态”的优美景观,为游人提供整洁优美、和谐有序的游园环境。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先进事迹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近年来按照“整体构思、精心规划、分步实施、细节优化”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绿化建设。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我院已连续16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2014年被石家庄市人民政府授予“园林式单位”称号,201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一、领导重视,狠抓绿化工作落实

历届领导班子都十分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建设,始终把绿化工作列入会议事日程,做到“三同时”即绿化建设与单位建设同时规划、绿化工程与单位工程同时实施、绿化管养经费与行政公用经费同时安排。单位成立了绿化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处理日常绿化事务。建立绿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邀请绿委办、规划局、园林局专家以及绿化公司、管养单位等人员参加,每年三次,年初研究绿化计划,春、冬季两次会议研究具体实施方案。同时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绿化养护和添置设备,解决了绿化经费保障上的后顾之忧,使绿化工作做到思想落实、组织落实、资金落实,使环境绿化、美化有了可靠保证。

二、科学规划,精心打造庭院布局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占地面积600余亩,在对省内外绿化先进模范单位考察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完善规划。对整个坏境进行综合整理。在规划过程中,院领导高度重视人性化景观设计,创造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努力扩大农科院对社会的开放度。校园绿化贯彻“宜草则草、适树则树、互为相依、相得益彰”的原则,建立多层次、多维立体式的空间绿化体系,乔、灌、花、草相结合,达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绿化景致,形成了古木新池、奇石雅亭、楼台水榭、风景如画的园林景观,

三、  高度覆盖,生态建设有序推进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绿地面积2万平方米,绿地率达60%,绿化覆盖率达65%。为了在绿化方面追求现代自然风格。坚持“适地种植”、“无污染”的原则,研究病虫害的无毒防治,增加生物治污品种的多样性;建成了以银杏、樱花、龙爪槐为行道树,以黄杨球、海棠、木槿为陪衬的绿色生态环路;与外界大环境形成了和谐统一。

四、加强共识,义务植树高度尽责

制定有义务植树的规章制度,建立了义务植树登记卡和考核制度,积极主动地为全市的绿化作贡献,动员全体职员工义务植树,义务尽责率达100%。将每年三月定为“绿化月”,号召全体员工人人履行绿化义务,做到种绿、爱绿、护绿。从2004年迁入新址办公以来,先后组织全员义务植树30次,总植树约1万棵,总绿化面积约50余亩。有力提升了全院职员工的绿化工作意识。

五、强化管理,精心呵护劳动成果

院领导利用各种机会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绿化成果的保护和管理教育,要求每位员工爱护好一草一木,确保无损坏现象的发生,保证花木的良好生长。在绿化管养工作中,绿地管护良好。由专门的绿化技术人员负责花木的养护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绿化任务。对绿化管理人员提出了“精心养护、严细管理、责任到人、考核到位、奖惩兑现”的绿化管理措施。先后出台《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办法》、《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园林绿化管养责任区划分及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结合行之有效的管护措施确保绿地管护良好。建立古树名木档案,实现规范化、精细化管养,划定了保护范围,落实了管护措施,古树名木管护良好。近3年内没有采挖、移植、买卖古树名木现象。同时,绿化管理部门还对绿化管理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考评。

六、  尽职履责,严格完成绿化任务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在绿化美化环境、塑造绿化模范单位的同时,严格按规划完成绿化任务,各项绿化指标达到规定的标准。多次参加义务植树,积极为荒山荒滩变绿做贡献。作为农业科研单位,我院对试验场的绿化美化工作也常抓不懈,对27军农场、赵县实验站、辛集市马兰农场实验基地进行了整体绿化设计,在田间路两侧种植了柳树、龙爪槐等绿化树种。

七、宣传到位,树立意识环境育人

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牢固校树立“绿化庭院,人人有责”的思想,将爱护花草树木与教职员工和学员的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利用LED显示屏、院局域网等各种媒介,宣传国家、省市的相关规章制度,通过发动、组织、协调、检查、监督、评比表彰等方式将绿化信息传达到全体职工。还以科室(所)为单位成立了绿化养护小组,分片承包庭院绿化的养护工作,同时开展创建绿化美化净化办公室活动,把每一间办公室作为一个绿化单元,定期评比排名,进一步强化全员参与意识。通过护绿劳动,增加绿化知识,培养劳动习惯。

邯郸市交通运输局公路养护管理处先进事迹

邯郸着眼于普通干线公路养护未来发展方向,在建养并重原则的基础上,我单位以“加快国土绿化步伐,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宗旨,以优化、美化公路交通环境为前提,以完善公路沿线生态绿化体系为基础,以创新绿化模式为措施,全方位实现公路可绿化用地绿色植被全覆盖,打造路畅、桥通、树绿、花香的生态、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干线公路,创造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邯郸绿化模式”。现对照照《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评选条件》逐项进行认真细致的自查,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绿化建设基本概况

邯郸市地处河北省最南部,太行山脉东麓,位于晋冀鲁豫四省要冲和中原经济区腹地,区位交通条件优越。我单位列养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共计20条,列养里程1321公里,贯穿邯郸市17个县(市、区),单位土地总面积35.003平方公里。自2013年申报全国绿化模范单位以来,我单位积极响应省交通厅“三年任务两年干、两年工作一年完”的绿化建设总体要求,全面推进普通干线公路绿化建设进程,大力实施绿美廊道建设工程。截止2015年,共完成绿化投资9199万元,绿化里程742.581公里,种植乔灌木1268.3525万株,绿化节点面积20.3386万平方米,绿地率达40.7%,绿化覆盖率达46.6%。2013年6月、2014年9月,省交通厅两次在我市召开全省绿美廊道建设现场观摩会,大力推广“邯郸绿化模式”绿化经验,此外,在全省多次大型绿廊建设会议上我市做典型发言,获得了省厅领导及各兄弟地市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赞扬。

因绿化工作成绩突出,历年来多次被省交通厅评为全省公路系统绿化先进单位,1998年被邯郸市绿化委员会评为“先进集体”、1999年被交通厅评为“公路绿化先进集体”、  2000年被市政府评为“十一大”绿化形象建设先进集体、2005年被授予“河北省绿化先进单位”、2006年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2012年被河北省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懈努力,继续打造邯郸公路绿化新格局。

二、工作措施和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绿化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为使我市公路绿化管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我单位成立了绿化领导小组,单位主要领导任组长,单位总工任副组长,由懂技术、责任心强、有经验的专职绿化项目工程师等专职绿化管理人员任组员,各县基层养护单位均安排专职绿化管理人员,并成立绿化(科、队)机构,建立健全一支专业化的绿化工作管护队伍。每年定期召开全系统绿化工作会,对当年工作进行具体安排部署,明确目标,层层签订责任状,责任任务落实到人。适时组织召开质量进度调度会、现场观摩会,有效调动绿化工作积极性。冬闲季节聘请省厅绿化高级工程师为绿化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讲授有关知识、实地进行业务指导,不断提高绿化技术和管理水平。

(二)加强宣传教育,积极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为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绿化意识,增强生态绿化保护观念,单位每年利用培训、发放宣传单等,组织不少于3次的绿化生态环境科普知识宣传,对全系统人员普及绿化生态环境科普知识,号召大家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并采用参加植树活动、现场观摩等多种方式做好绿化宣传工作,增强全系统人员的绿化意识,使全体干部职工对绿化工作重要性的知晓率达到95%以上。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每年3月12日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每人每年义务植树不少于10棵,截止目前,全体干部职工累计植树约1.2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5%以;

(三)创新“经营公路”发展理念,培育干线公路“绿色银行”,实现“以路养树、以树护路”循环发展

邯郸干线公路管养总里程1321公里,公路两侧沟深坡长。我单位在公路绿化过程中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首次提出了“经营公路”理念,即以充分利用路界内用地为主、以开发利用政府提供土地或承租土地为辅,盘活土地资源,大量种植适宜公路绿化的苗木,不仅增加了公路绿化覆盖率,所种苗木还可对外出售,收益反哺公路建设,弥补养护资金不足,实现“以路养树、以树护路”的循环发展。目前,已充分利用干线公路两侧边坡边沟一万余亩土地,培育公路“绿色银行”,并陆续建设8个苗圃基地,采取密植方式自主培育适于公路绿化苗木112余万株,长成后间隔取苗,源源不断的为公路绿化提供用苗。

(四)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绿化模式,建设绿化林带

在绿色廊道建设过程中,我们紧紧抓住“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干线公路两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契机,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吸引企业参与公路绿化。广平、肥乡、馆陶、鸡泽等县交通部门积极向政府汇报沟通,争取政府在公路管养、建设工作上支持,建立了政府推动与利益驱动相结合的绿化激励机制。通过综合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调动了各方积极性,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公路绿化中来,实现了“政府要绿意、企业要效益”。其中:广平县政府将国道309线边沟两侧路界外各30米、800亩土地,采取政府出资租用、绿化公司经营模式,建设309国道沿线绿化林带,共种植苗木3.8万株;肥乡县政府对路界外50米土地由政府出面进行租用,头三年由政府承租,交由绿化企业义务种植,第四年由企业交70%、政府出资30%;馆陶县政府对路界外50米征用15年交由企业绿化,头8年由财政承租,后7年由绿化企业承租;鸡泽县政府在路界外沿线租地200余亩用做苗圃基地,土地合同15年,政府出租金,共种植苗木32.6万株。

(五)瞄准景观、生态、季节、特色四个主攻方向,打造绿化品牌

景观,即从规划入手,对大叶女贞、油松、紫叶李、月季等20多种绿化苗木科学搭配,采用微地形自然景观设计,打造了国道309线、省道定魏线、平涉线、涉左线等多处独具邯郸特色的园林式绿化景观节点,形成了乔、灌、草相结合,落叶树种、常绿树种相搭配的多层次绿化布局,公路通行环境明显提升。

生态,即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在建设过程中,多用易栽、易活、经济、实用的本地苗木,建设自然生态绿化长廊。在保障绿化苗木成活率达到95%的同时,我市大力增加绿化用地覆盖率,打造了畅、安、舒、美的公路通行环境。

季节,既在抓好春季绿化基础上,大力倡导秋冬季绿化。通过避开夏季的高温干旱及苗木病虫害高发季候,不仅确保苗木成活率高、绿化效果见效快,同时秋冬季是苗木抢购淡季,能够以更低廉的价格购买到品质较好的苗木。

特色,即创建绿化特色品牌。我市对西部山区、东部平原绿化方案进行特色设计,做到重点线路、重要节点特色化。平涉线是南连国家5A级景区红旗渠、北接国家4A级景区京娘湖、武当山、长寿村、朝阳沟等景区的必经之路,该线多临水临崖修建。对此,我市提出了“绿化+安保”“绿化+景观”“绿化+文化”思路,通过削坡整形、见缝插绿,在保护原有植被基础上,充分利用路侧修路开山遗留的两侧荒石滩地,通过换填土改造、在山体石壁上种植攀岩植物等,沿路营建了“平安园”“交运园”“老槐树”“生命至上”“鸡鸣三省”等多处景观绿化点和停车休息服务区。

(六)推行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建设精品工程

工程管理精细化。我单位印发了《关于普通干线公路绿色廊道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通知》,层层落实分解目标,强化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实行月督导、季检查制度,安排绿化项目工程师、专业绿化监理人员以苗木规格质量、栽植质量、工程进度、绿化日常管护等为内容进行全程跟踪督导,对存在的问题一抓到底,限期进行整改。

程序运行规范化。我单位绿色廊道建设工程参照大中修工程管理模式,严格规范基建程序。通过编制工程项目可行性报告、设计图等,进行社会公开招投标,邀请审计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及聘请监理公司全程参与工程建设,从环节严格把关,加强项目的管理,确保绿色廊道建设标准。

施工建设标准化。在施工过程中,我市严格执行建设标准和规范,切实加强选苗、栽植、管护等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坚决杜绝杂乱品种及达不到质量要求的苗木上路,截干、挖坑、栽植、浇水、封坑、施肥、刷白等各项工序按规范一步到位,达到苗木栽植、补植行列、线形整齐一致,种植一片、成活一片。

在今后工作中,邯郸将以大格局的视野和高品质的要求,结合邯郸普通干线公路路网结构特点,以“天蓝、水清、地绿”为目标,力争将邯郸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打造成路域景观整洁、沿线生态环境和谐自然的绿色廊道。为社会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和发展环境,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面提升和完善普通干线公路绿化美化和服务功能。

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河湖地下水回补试点补水工作正式开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水水利厅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到河北省调研水资源管理工作
为贯彻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要求,水利厅
河北水利厅召开深度贫困地区水利设施改造提升工程调度会议
为深入推进《深度贫困地区水利设施改造提升专项推进方水利厅
“河北省水资源税取用水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实现多来源数据接入
为贯彻落实河北省委、省政府办公厅《河北省水资源统筹水利厅
抢抓机遇 整合资源 我省大力推进黑龙港地区农村饮水安全
“十三五”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市、县三级水利部门,抓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通水的机遇,统筹贫困县与非贫困县、城市与农村、饮水工程与地下水超采治理,有计划地整体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逐步从根本上解决黑龙港地区农村群众饮用苦咸水、高氟水问题。截至目前,已筹措资金22.水利厅
我省启动第二批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创建活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开展国家节水行动,水利厅
我省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根据省气象部门预报,8月14日下午到15日上午,承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