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维权故事】微信朋友圈里的大卖场还需多留心
集微信点赞赢取商家赠品或代金券,已经成为网络消费的一种新潮流。但这类购物也是陷阱多多,消费者追时髦的同时也要多留心眼。
集点赞赢游乐场门票,结果却是严重缩水的某一娱乐项目
邯郸消费者张女士最近向我们反映说,她在微信朋友圈参与了当地奇乐岛儿童城的集点赞换门票活动。
活动宣传是这样写的“乐园开业了,转发朋友圈并集15个赞可以兑换门票一张”张女士集满了所需赞数,但大老远带着孩子去换取门票时,却遭遇了不快。
张女士:“他当时说的是集赞给门票,但最后给的是门票里的一个项目,它每玩一个项目他都需要门票。我开始以为是通票,可以玩里面所有项目。”
把张女士吸引过去,张女士的孩子当天在里面玩了很多项,花了不少钱,这让张女士哭笑不得,感觉自己被商家忽悠了。
对于微信、qq朋友圈里的新鲜促销手段,大家要多留事后维权证据
对于张女士的遭遇,省消费者协会表示,近来微信朋友圈、qq好友圈等已经成为生意圈,各种代购、点赞换购等越来越多。而这种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企业的交易行为属于私下交易,相关的法律规定也不够明细,所以消费者一旦遇到消费陷阱,维权起来难度较大,一般只能通过民事诉讼维权。
省消协投诉部主任廉君表示,作为我们的消费者来说,在看到他的广告邀约的时候,也应该做到足够的了解,他具体提供的服务标准是什么,如果对方他没有按照预期的承诺兑现相应的服务,商家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赔偿责任,应当做到心中有数。还想提醒我们的消费者,在选择则通过微信的方式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时候,应该尽量的把双方交易的聊天记录,他的广告宣传通过摄像、录像方式留存下来,以便事后维权。
网购进口化妆品导致面部过敏,便宜但却是假货
网络购物的日益火热,不仅让各种各样的促销手段花样翻新,同时也让各种鱼龙混杂的进口产品充斥网络,而大家对进口产品常识的缺乏,也让不少消费者吃了亏。最近,在省会读大学一年级的小陈向记者反映说,她在网上买了一款进口化妆品,结果买到了假货。
小陈:“我特别喜欢韩国的一个品牌化妆品,但是专柜太贵了,网上比较便宜,我就买了,用了几天就过敏了。我就拿给朋友看,朋友说这一看就是假的,上面全是外文,正品都是要有中文的标签和说明的。我找卖家讨说法,卖家却没有给出回应”。
您知道正规进口产品要有中文标识吗?
对于小陈的遭遇,省消协表示,我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进口商品包装上应当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包括厂名和厂址,有详细的文字和标注,以便消费者识别。有这些标识的产品是正规渠道进口的,并通过了我国的检验检疫,是相对安全的。
省消协消费投诉部主任廉君:“如果没有,那么按照产品质量法他是不允许销售的,也可以等同于三无产品,那么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的消费者完全可以向当地的工商部门、质监部门或者是我们消费者组织投诉和申诉,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河北电台记者张娜 邯郸电台记者郭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