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瞿长福:不老的供销社

04.12.2014  00:14

  供销社老了吗?对许多人来说,这的确不是个问题,在他们看来,供销社根本就没老,不仅没老,许多地方供销社还越活越青春旺盛,越活越有滋有味。

  可对许多人来说,这又的确是个问题,在他们眼里,供销社不仅没有了往昔的风采生机,甚至许多地方都已经找不到供销社的身影,岂止是老。

  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发生在供销社身上,一点也不奇怪。说供销社不老的人,自然有自己的道理。不用举出浙江、江苏等供销社这些生龙活虎的例子,从全国来看,去年供销社营业额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利润突破300亿元,把这些数字与2000年前每年亏损十几、几十亿元、战线七零八落的状况相比,供销社重新催生出的力量与美丽,其实才刚刚开始。

  说供销社老去的人,同样有不少理由。在一些地方,供销社除了一块牌子养着几个拿工资的人,已经没有了实质性的经营,更谈不上在巨大的农村市场去发挥作用。现在40岁以上的人,如果出生在农村,对供销社的回忆可能至今都津津有味,但后来供销社不知不觉就褪色了、消隐了、失踪了;今天的80后、90后,许多就没见过供销社是什么样,甚至都不知道还有供销社。这种状况,认可供销社的难度可想而知。

  两种迥异的目光,恰恰反映了供销社的努力与痛苦、成就与艰辛。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一位领导对记者说,对供销社的认识,需要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来看,如果仅仅把供销社放在某一个节点上静止地去看,很难对供销社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作出理性判断。

  这话并不难理解。供销社最早作为解决中国农村市场供与销的主渠道,甚至唯一渠道,在县城以下几乎一统天下,从买一颗糖到卖一双旧塑料鞋,没有供销社根本不成。可以说,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供销社这种运行体系,对农村市场稳定和城市生产生活供给发挥了直接支撑作用。上世纪80年代后期,供销社的计划经营与计划思维开始受到市场冲击,越来越多的“市场人”打破了供销社的传统市场,直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供销社开始改制,许多难以适应的基层供销社名存实亡。

  就在这种大浪淘沙的时代进程中,显示了供销社的不老精神。这种不老精神,首先是一种敢于绝地求生的创业精神。在经历了最初几年的不适应、彷徨等待之后,一些地方供销社开始转型突破,从服务精神到经销业态围绕市场不断改变,最终,曾经消失的供销社首先在部分地区以新的面貌回到市场、站到前台。而且一花引来百花开,从星星点点到全面开花,实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整体回升与壮大。

  这种不老精神,还体现在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供销社是老“生意人”,老“生意人”要念好新生意经,需要供销社在经营方式、经营手段、经营模式上不断出新,否则,就承受不了生意场上的大风大浪。这一点,现在年年上升的营销收入已经作了生动注解。

  这种创新,也更多地体现在向“三农”服务领域的大胆开拓。供销社过去与农民就连在一起,但主要集中在买与卖两个环节,现在,种地与过去不一样了,规模大了、农机多了、种地要求多了,供销社还能不能发挥作用?能,就是向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向延伸。供销社的优势是懂市场、会经营,许多供销社就利用这一长处开始领办、协办、助推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化肥种子到收购销售,开展一条龙服务,既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找到了发展壮大的新的长远方向。

  当然,说供销社不老,并不表明供销社已经成为市场上尤其是农村市场上一支打不垮、摧不倒的力量,它还要经受更多的检验和考验。毕竟,供销社现有的优势依然是“做买卖”,拥有从县城到乡镇几乎所有黄金地段的优势,为供销社不老打下了天然基础。而现在,供销社能否在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专业化、现代化中发挥引领作用、桥梁作用,全社会在期待着这张答卷。也许,那样的供销社,才真正不老。

  愿供销社不老!

  (责任编辑:高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