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水利工程更应是信心工程

23.09.2014  19:45

  ● 对于大型水利工程和地震的关系,需要用科学的方法作客观分析

  ● 一些人的偏听偏信往往给一些利国利民的大型工程造成不必要的舆论障碍

  ● 建造大型水利工程,除了要运用科技的手段攻坚克难,还要播撒科学的理念

  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至今,质疑声不少。特别是汶川地震、芦山地震和鲁甸地震的发生,有人经常将地质灾害和大型水利工程联系起来,认为是水库引发了大灾害。

  是不是建了水库,就会引发地震?来看一组数据,世界上现有几十万座水库,我们国家也有8万多座,到目前为止,能够确认引发地震的水库也就100多座,其中有些还是有争议的。因为建水库而引发地震的概率非常小。

  对于大型水利工程和地震的关系,社会上有多种猜测,就更需要用科学的方法,站在理性的视角上作客观分析,避免被传言误导。

  水库如何引发地震,最常听到的说法是,水库太重,把地壳“”坏了,“”出一个地震来。这个观点只要用科学的方法稍加验证,就会发现经不住推敲。一般震中在地下五六公里,这五六公里岩石的重量,造成了地下深处的力量变化,水库所容纳水的重量与其相比,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

  水利工程引发地震通常需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水库外10公里范围以内叫库区,在库区内确实有震断层存在;第二,这个震断层本身已经接近极限;第三,库区库水有向深层渗透的条件。如果具备这三个条件,水库蓄水可能触发地震。

  我们用水利工程抗震专家提供的科学方法来分析汶川地震。有人认为汶川地震与三峡工程有关,其实不然。首先二者没有构造上的联系,我国划分为几个区域性的地震构造区,汶川地震是在青藏高原这个区,与三峡并非同一构造区。其次,从三峡大坝到汶川距离在700公里以上,而水库渗透一般到它第一分水岭为止,不可能有几百公里。所以说三峡工程引发汶川地震,经不住科学推理。

  一些人的偏听偏信往往给一些利国利民的大型工程造成不必要的舆论障碍。形成不利的舆论氛围,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的知识所限,对相关知识没有深入的了解,或者是缺乏获得科学解释的渠道;另一方面,也与人们对我国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力量缺乏信心有关。

  其实,每一项大型水利工程从案头到落实都要经历长期过程,走过论证、规划、试验、攻关及检验等步骤。虽然其中有难题,有风险,有些难题甚至是史无前例、难以想象的,但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可以攻克难关,通过科技的力量能规避风险。有了科学看待问题的意识,就不会盲目跟风、偏听偏信。

  建造大型水利工程,除了要运用科技的手段攻坚克难,还要在人民群众心中播撒科学的理念,为大众铸起信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