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组织管理模式亦要推行项目“招标制”
今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刘家义审计长提出了审计组织管理模式的“七个一体化”和“六个转变”。其中一个一体化,就是在审计资源整合上,形成审计发展规 划、年度计划、项目方案、组织实施一体化。学习领会刘家义审计长的讲话精神后,笔者觉得,各级审计机关应该继续沿袭审计机关过去探索项目组织实施的成功经 验,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作法、体制和机制,从根本上扫清一切阻碍窒息活力迸发、潜能释放的藩篱障碍。除了继续大力推行“大兵团作战”“交叉 审”“上审下”“联合审”等组织实施方法之外,还要积极探索项目“招标制”。
过去,审计机关的项目分配和实施,都是以处室为单位对接、分配和实施审计项目,可以说壁垒和界限分明。由于项目实行委派制或指令制,某类项目在一个小圈子里 转来转去,都是由那么几个固定的“熟面孔”在做,而且没有项目旁落的危机感,个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受到了束缚,加之摆脱不了个人的思维定势,故审计谋 划的思路和做出的方案,多少年都是老一套,有些重点项目的完成情况和实际成效,往往差强人意,导致好项目做不出大成果。
与此同时,其他能力高强的人,由于分配不到好项目,失去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和空间,看了也很是干着急。甚至,对别人做出成果,还有不公平感,认为不是能力和努 力的缘故,而是运气好,分到了一个好项目。可以说,这种项目分配、安排和实施的一贯做法,某种程度上,已经抑制了审计机关内部潜力的释放,活力的迸发,已 经影响到了审计实施方案的做优做强,已经妨碍到了审计工作层次和水平的提升。是到了进行改革的时候了。
如何进行改革创新?其方向就是在保持审计项目分配基本秩序不变的情况下,对项目、人力、技术等资源,进行“好马配好鞍”“英雄授宝剑”式的优化组合。即拿出 少数预期能出大成果、难度较大、任务较重的重点项目,在全局范围内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降大任于能者强者。一句话,就是运用“鲶鱼效应”,解决 干部的精神状态问题,营造千帆竞发的氛围,激发审计队伍的活力。笔者研究认为,其有六大好处。
其一,打破了权力部门化倾向 。把重点项目拿出来,公开竞争,透露出一个强烈的导向,即审计项目资源属于整个审计机关,不专属于哪个部门,不受哪个部门垄断,一切必须服从于充分履行审计职能。这就消除了部门与部门之间,在项目分配上的利益纷争。
其二,优化了审计资源的配置 。重点项目竞标制,使审计项目、技术和人力资源,实现了优化组合,臻于最佳状态,必然实现成果最大化。用审计人的话来说,好项目要结出“好果子”,就必须选对的人,做对的事。
其三,激发了审计机关活力 。搭建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赋予招标的重点项目一些有利的工作条件和政治经济待遇,如单独实施审计项目经费考核,与评选先进和职务晋升挂钩等。这就实现了责权利的高度统一,有利于年轻人脱颖而出,有利于行政机关优胜劣汰机制和比学赶帮超氛围的形成。
其四,提供了学习提升机会 。为了在竞争中获胜,每个投标人都会用心地准备方案,大家一起倾听投标人的展示和演讲。对于全体人员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对于投标人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练兵和展示机会。在投标人看来,即使竞标失败了,也可参吸取别人的长处,提高自己的水平。
其五,破除了“熟面孔”审计弊端 。审计项目在全局范围内竞标,中标者没有老熟人、老关系和老感情的顾虑和羁绊,没有思维定势可循,可以放开手脚大干,可以以全新敏锐的思路和思维实施。这就增强了审计的独立性,优化了审计外部环境,同时,也为保证审计质量,奠定了基础。
其六,确保了重点任务圆满完成 。项目竞标制,有力地保证了责任的落实,以及重点任务的圆满完成。在中标人看来,夺了标还要夺优秀项目、创审计“精品”。这次做不好,下次就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了。这种压力,促使其全身心地扑在项目上。
基于以上种种好处,各级审计机关是不是要加入到革故鼎新,创新发展的行列中,引入竞争,以取得改变审计人精神面貌、加强业务培训、完成重点任务、激发内部活 力的多重效应,为审计工作注入强大的活力和正能量呢?答案是需要的。期待各级审计机关心动不如行动,大力解放思想,走出一条创新发展新路;期待项目竞标 制,能在不久的将来,能成为一种新常态,被广大审计人员接受和推崇。(李冬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