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72岁“乡贤”斥资重塑“美丽乡村”(组图)
张广新对家乡倾注了几乎全部的心血。
燕赵都市报驻沧州记者李家伟文/图
进门后最显眼的就是挂在墙上的族谱。那是一个家族在这片土地上挣扎、生存、强大、传承的形象图,“祖德宗功留百世,父慈子孝传万年”。在黄骅市旧城镇小堤柳庄村的家里,72岁的张广新迎来了“我想接待的最后一拨记者”。这还是“领导们做工作”的结果。在这位老人看来,自己从这片土地走出去,现在回归乡村,回到父老乡亲们中间,为乡亲们做些什么,都是应该的。
但令人心生敬意的是,就是这样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投入巨资,还有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心血、智慧全部交给了生他养他的小堤柳庄村,愣是将一个曾经垃圾密布、道路泥泞的村庄,打造成一个“美丽乡村”。黄骅市委书记亲自登门赠匾,上书“乡贤典范”。
从一位老人对家乡的付出,我们重新发现“乡贤”,重新认识乡贤在乡村生活、乡村管理中所具备的力量和独特作用。
村庄一角。
历经苦难,写下一段壮丽的创业诗篇
“我的前半生,就是与贫穷与饥饿做斗争”,张广新将回忆拉回到了自己曾经经历的苦难岁月,眼睛里多了几分凝重。但他很快又将自己的思绪拉了回来,说得最多的,还是自己在面对苦难岁月时的奋斗与打拼。
在老人的叙述里,他曾经的年轻岁月又回来了。当年,初中毕业的张广新失去了继续求学的机会。这给了当年那个少年疼痛多年的打击。学上不了了,别的路也都堵了,他只能跟着做泥瓦匠的父亲外出干活儿。
对于1964年的张广新来说,他是一个无法求学的年轻人,同时他也成为小堤柳庄村外出揽活儿的建筑队上的“秀才”。路是人走出来的,从瓦工开始做起,凭着一股子钻劲儿,张广新很快掌握了预决算、看图纸等“技术活儿”。而保持不断学习的习惯,也成为他终生受益的一个因素。
从这个小小的建筑队,到镇里的建筑公司,张广新一步步成长着。1999年,他终于实现了“从农村包围城市”,将事业干到了城里。而他所带领的公司历经四十年的拼搏,现已成为黄骅建筑业的领跑者。公司连年被当地市委、市政府评为“纳税大户”“十佳企业”。张广新先后被评为“黄骅市创业功臣”“沧州市劳动模范”“沧州地区优秀企业家”“河北省建筑业优秀管理者”“河北省优秀建筑企业经理(董事长)”“黄骅市十佳企业家”等光荣称号。在2015年2月28日召开的黄骅全市三干会上,张广新和他的企业连获多个奖项,一时之间成为美谈。
从这个村庄出发,张广新用汗水与付出写下了一段壮丽的创业诗篇。
村庄道路。
家族传承,创业路写满诚信文化责任
张广新说的都是“大白话”,但那些鲜活灵动、时常逗人发笑的“大白话”却经常包含了很深的人生感悟,“我就是一个老百姓,我就是从磨难中走来的,人们老说我低调,其实我是没什么可高调的”。他记得,当年自己的那三间土坯屋盖好后要抹地面,是用半袋子水泥抹了三间屋,“光拍打水泥袋子了”。这样的经历没有让他低头,却给了他勤于学习、敬重文化、担当责任的收获。
当年在建筑队里,他攒钱买书学习专业知识,当时在油田施工,人家有学习班,他就去“偷听”。好心的老师发现了那个站在外面的少年,特意将他叫进教室,让他坐下来当一个旁听生。这些年来,他一直保持着不断学习的习惯,就算现在在村里的家里,他还特意给自己准备了一个书柜。而在企业里,他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投资近十万元建立了图书馆。
诚信是一个企业的发展之基。这些年,张广新的企业对内不拖欠员工一分钱工资,对外不产生一次银行贷款不良信用记录,更是把合作伙伴当做企业的命运共同体来对待。他为保证工人发到工资,从2002年就实行集团公司财务统管,由公司统一为农民工直接发工资;在推行半年后,为了方便员工,又开始为农民工银行打卡,而直到2006年国家才开始在全国推广这种做法。此外,几年前张广新就在公司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公司职工“随礼”不能超过50元钱,员工结婚,都是公司提供场地,在公司食堂里举行婚宴……这些举动也都开风气之先,引来媒体的多方报道。
快乐的孩子们。
张广新认为,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除了具备经济属性外,更应体现它的社会属性,企业来自社会,理应回馈社会。他和他领导的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捐资助教,投资公益事业,修农村乡间公路,救助农村弱势群体、贫困户,十几年来共计捐赠人民币60多万元……
而在张广新看来,家族的传承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他这个家族是村上的大姓,祖上出过太学士,办过私塾。爷爷、父亲无论是做生意还是做人,都教给了张广新足以影响自己一生的东西。
2014年,当张广新逐渐想退出企业经营一线,去回归自己人生的平静生活时,黄骅市的“美丽乡村”建设又让他无法安享自己的“小生活”,而是在他人生的晚年,又一次绽放出璀璨的人性光彩,几乎以一人之力,改变了一座村庄的面貌。
投入巨资,企业家回哺建设“美丽乡村”
2014年,黄骅市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先后投资2亿元完成了120个示范村创建任务。“美丽乡村”也成为黄骅的又一张名片。
当年4月,张广新开始了他人生中的另一场“大战”,那就是完成小堤柳庄村的“美丽乡村”建设,让这个村焕发新的风貌。对于一辈子“只干了一个行业,只在一家公司干”,跟建筑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张广新来说,这责无旁贷。
老人行动了。
建班子。抽调两名村干部和他公司的一名副总来指挥这场村庄的改造战役。
玩秋千的孩子们。
修“里子”。张广新将排水列为了村庄改造的第一项工程,在他看来,这是“里子”,远比“面子”重要。新修盖板式村内排水沟6300米,露天排水沟1700米,排水沟最深处1.9米,平均深度为70厘米,实现了全村排水畅通无阻。这是怎样的一条“排水沟”?底下垫的是混凝土,两侧是红砖,上边盖的是“楼板”。小雨进沟,中雨进坑(村子东西两头有两个水坑),大雨进河(村北有排干河)。
修路。全村新修柏油路1700米;铺设村内水泥路3000米,为提高工程质量,全部采用C30混凝土,较普通标准高了一个档次;主路两侧依次铺装了水泥面包砖和红砖,全村铺装硬化总面积80000平方米,村内大街小巷全部硬化。
建立公共设施。新修高标准村“两室”、卫生室及老年活动室10间,总面积260平方米,并完成总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的村民文化健身广场,配备健身器材、滑道象棋、篮球网架等健身娱乐设施,成为村民健身、娱乐、休闲的好去处。村民活动广场旁边有两个游园,一个叫“柳园”,老人们的活动场所;一个是儿童游戏中心,那里有滑梯、秋千、转椅,是孩子们的乐园……
摆上垃圾桶,请来环卫工,解决困扰村庄多年的“垃圾满村”;修牌楼,建“文化墙”,让充满感染力的传统文化在小村里生机勃勃……至今为止,小堤柳村“美丽乡村”改造工程已经投入近千万元,张广新几乎以一人之力撑起了一座村庄的变革。
“柳园”原先是一处垃圾堆。
记住乡愁,“把村庄轻轻放到大自然中”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张广新不仅仅将巨额的资金投入到“美丽乡村”当中,更将古老乡村生活与现代生活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对于这位走南闯北的企业家来说,“美丽乡村”建设决不是将农村变成“钢筋水泥”,而是要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农民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借力打力”,用张广新的话说就是“把村庄轻轻放到大自然中”。
于是,“不刨一棵树”成为张广新的信条。在建设广场卫生间时,正好有棵大树“碍事”,有人要刨树。张广新制止了,他说,就建在树里面。建设“柳园”,就是依托村上原有的大柳树,在树下围着设立了一圈坐椅,一个小公园就有了眉目。就连“柳园”的“篱笆”都是就地取材的小木棍,既实用又便宜还充满了田园风光。
“把所有的土面都铺上砖那不叫‘美丽乡村’”,张广新说。于是,他特意在硬化的路面旁边给农户留下小小的菜地,“这油在锅里快沸了,跑出去就能拔根葱扔锅里,这才叫农村!”。而这些菜地配合着散落其中的曾经农村常见的“牛轴”等农具,又成了村庄一景。
尊重农村的传统文化,尊重深埋于我们内心深处的美丽乡愁,为此,小堤柳庄在村庄建设过程中打造特色文化景观,石碾、石磨、牛轴、砘子、农家小院等有特别意义的老物件以各种方式保留、复原、展览,还原田园乡村的美好记忆。
即使在张广新的下一步规划里,“好好利用老天爷的恩赐”也是他不变的信条:村里有200多亩枣树林,树龄长达四五百年,这就是“大氧吧”;村外还有一个曾经的砖厂,那里留下了好几百亩水面,完全可以搞一个农庄;离村不到200米,有一处当年石油勘探打的深井,完全可以开发温泉项目……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大自然就会给人丰厚的回报。在2014年国庆期间,小堤柳庄成为黄骅乡村一日游的首站地,小小村庄成了“景点”,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
今年2月7日,黄骅市委书记潘海瀛将一面写有“乡贤典范”的匾送到了张广新家中。曾经在乡间发挥着重要、独特作用的“乡贤”文化再一次展现世人面前。对于张广新的义举,潘海瀛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乡贤志士回乡投身美丽乡村建设、重塑乡村优秀文化、构建乡村现代治理结构意义重大,对农村基层的稳固作用不可低估。
从村庄走出去的张广新重新回归村庄。如今,他享受着平静的生活,享受着“这个给拿个瓜那个给拿把枣”的乡间情谊。只是对于获得的荣誉他一再表示了自己的“惶恐”。他说,孝道不是仅仅孝自己的父母,孝父老乡亲同样是一种孝道。他只是希望自己“守望乡里秉祖训,插柳东堤荫后人”(小堤柳庄原名东堤柳庄)。这个平时上班骑一辆自行车,就喜欢“大葱蘸酱”的老人,已经决定给子女们只留下自己“创业的精神”。
乡村“文化墙”。
记者手记:
重新发现“乡贤”
“什么是乡贤?从乡村走出的张广新,以自身在城市积淀的创业经验、专长、技术、财富以及文化教养,回归家乡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与治理,用文化道德及文明力量反哺桑梓、泽被故里、温暖故土、教化乡民,以重塑文化、构建村级治理结构,这就是乡贤”,黄骅市委书记潘海瀛说,“法情允谐”是现代农村治理结构的标志之一。张广新从学习农村现代公共治理规则入手,以村级自身文化为基点探索转型,依靠公平正义之品德,在文化层面上做到了乡土社会与现代治理的契合。
“乡土社会”与“现代治理”的契合难能可贵。在我们漫长的乡村历史上,占据了经济、文化资源优势的“乡贤”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重新发现“乡贤”,重新打磨出“乡贤”情系桑梓、扶危济困、热心乡村公共事务的光彩,既是对历史的传承,更是对乡村现实的尊重。不论社会如何发展,有些属于乡村独有的人文景观不会完全泯灭,在此背景下,依托法治,依托飞速发展的经济,重新发现“乡贤”,唤醒这力量,引导这力量,将这力量与我们对乡村社会的改造结合起来,势必会让这样的行动事半功倍,最大限度地让乡村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