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老纺织人参观正在筹建的纺织博物馆(组图)

25.09.2014  19:44

■在新厂区,两代全国劳模在一起。记者张海强 摄

  棉一、棉二、棉三、棉四、棉五、棉六、棉七……一系列棉纺厂早已成为石家庄各个路段的地标;大量的老纺织人仍然聚集在原来的住宅区,带着天津、上海的口音打着招呼,对自己的称谓仍然是“棉一的”“棉二的”……石家庄是一座纺织之城,即使如今纺织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占比已大幅萎缩,几十年的纺织根基仍然无法磨灭地印刻在这个城市的文化生活中。

  23日,25位新中国成立后的石家庄第一代老纺织人一起来到了棉一厂旧址,参观了正在筹建纺织博物馆中的几百件纺织旧物,这些曾经无比熟悉后来又退出历史舞台的旧物件让老人们感到格外亲切。他们希望能尽快成立石家庄的纺织博物馆,让这些纺织旧物对外展览,让更多人了解到那个年代的纺织业。

  □记者刘文静

  纺织博物馆正在筹建,已有旧物上千件

  位于棉一立交桥下的常山股份棉一分公司旧址早已不再生产,厂区的院落、设施看起来有点陈旧,而更为“陈旧”的则是他们目前正在做的一件事:收集纺织行业的旧物,筹建省会首家纺织博物馆。

  23日,一些纺织行业的老人成了这家待建博物馆的首批参观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纺织设备、花布的样式、工作服、办公设备以及各种荣誉证书把这些老人们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了从前,一些老人的眼角甚至汔出了泪花。

  73岁的李淑英老人摸着上世纪60年代木制的纺车、各种纺叉,感慨万千。她是1958年初中毕业被招进棉一厂,成了一名棉纺工人,在纺织工人的岗位上一直干到退休,这些物品曾经伴随了她很多年,已经成为工作中亲密的伙伴。李淑英指着这些设备告诉记者,当时的纺织全靠手工,这些工具都是要用的,木条制成的车,主要运棉花,有人专门负责推着棉花往车间运,纺成粗纱;另一批人则需要将粗纱运到另一个车间,纺细纱,打成轴,运到布厂,上织布机,织布的经纬线都是手工穿的,织成布后再用木车推到仓库。一道道工序,都是人工推着车、拿着叉在劳动,日日不停。随着纺织业开始自动化,这些工具从上世纪80年代起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远离了纺织人的工作,现在还能在常山股份旧址看到,让很多老纺织人备感亲切。

  纺织文化展示的桌子上还放着好几沓布样,都是上世纪60年代研制的新技术,有提花,有印花,看起来陈旧而精美。其中一沓看起来都是白布,记者正纳闷怎么都一样,一位老纺织工人告诉记者,你仔细看看,每块布的提花都是不一样的图案,这在上世纪60年代可算是新技术了,所以才会专门保存下来。还有很多花布,各种或淡雅、或浓烈的图案显示出那个时代的审美。“建功立业明星岗”等类似的荣誉证书也不少,棉四的一位老工人说,建设棉纺基地时,大家每天都在努力工作,比谁干活多、技术好,能拿到“明星岗”已是很高的荣誉了。

  印着“1955年”的厂区井盖也引起了很多人回忆。工作人员介绍说,这就是当时厂里下水井的井盖,保存得非常完整,所以就留下来了。这两个井盖显然比现在的井盖要大一些,但是仍然显得很新很完整。

  常山股份的工作人员说。“经常有老纺织人来送东西,有饭票有工作服,这些纺织行业的老人们对老的纺织厂还是很有感情的。那个年代的很多东西,跟纺织有关的,都应该记录下来。”现在所有的东西都放在常山股份纺织历史文化保护办公室,已有上千件,“建博物馆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核,我们希望能够收录更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