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谈】名字一改 “红利”来?

20.12.2014  23:47

□钱夙伟

人工天河红旗渠,让林州这个名字蜚声海内外。近日,当地官方主办的红旗渠网,发出了一则“民意征集”——“如果‘林州市’改为‘红旗渠市’,是否也能像大庸改为张家界一样,给百万林州人民带来不争的红利?”该网站的官方背景,使得这则“民意征集”引发了广泛关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当地有关领导回应说,改名一事涉及林州的大政方针,目前并未上升到政府层面。(据《大河报》12月18日报道)

在网友的跟帖中,持肯定态度的不在少数——“改成红旗渠绝对会有好处,因为红旗渠市比林州的知名度高多了。(改名)可以避免‘知道红旗渠却不知道林州’的尴尬,可以让林州更好地推介自己。”而那则在当地官方网站显著位置刊发的民意征集启事,也将名字与名气、与发展直接关联在一起了。

显然,改名就是为了出名,而名气于今则意味着财富。湖南大庸以前鲜为人知,1994年更名张家界市后,建机场、通火车……知名度飙升,2009年跃入全国一线旅游城市行列。这似乎是地方改名最为成功的先例,也为林州的“民意征集”启事所津津乐道。但张家界今日之成功,真的只是拜名字所赐么?试想,如果没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大幅提升,没有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政策,那么,只怕今天它仍旧是“空山寂寞开”吧?

从另一个角度看,改名求发展,必然要承受旧名字所附着的历史文化资源被湮没的无形代价。更何况林州实际上并非“无名之辈”——林州历史悠久,古名“隆虑”,出自战国时期韩国的“临虑邑”。而从隆虑到林州的沿革,正是当地的一部文明史。现代兴建的红旗渠虽然比林州名气更响,却并不能涵盖林州两千多年的历史。由此看来,改名的得失很难说。

而且,改名的代价还包括巨大的有形损失。比如,身份证、公章、牌匾、地图等的更改,需耗费大量财力、人力,至于更名造成的各种麻烦,也需要很长的一段时期才能化解。这都是巨大的代价。

其实,名字只是一个符号,其中的内涵要靠一代代的人不断创造和充实。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地方官而言,当一个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地名不能“叫响”,最应该做的是反思自己的工作。而改名之类的设想,大多只是投机取巧的表面文章,或许能激起一时的声响,但最终却可能成为劳民伤财的瞎折腾——许多地方的“改名动议”遭到广泛反对、不了了之,就是明证。

一个地方的名字固然重要,但它却不是打开发展之门必需的钥匙。林州市固然可以更名为红旗渠市,但必须明白的一点是:当地发展的最大红利,不是“红旗渠”这个名字,而是“红旗渠精神”——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才是林州最大的红利。这一点,适用于林州,也适用于其他任何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