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河北精彩故事】延续最美乡情 糖人村留住儿时记忆
还记得小时候在集市上看见吹糖人的就赖着不肯走,缠着大人买糖人的情景吗?在肃宁县,就有个“糖人村”,在那里,已有百年历史的吹糖人技艺正在焕发新的活力,延续着最美的一份乡情。
“此物生的怪,单在街上卖。买的要整的,卖的非掰开不卖。”知道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吗?对了,就是糖人。
“你看这种龙,捏的这种实心的,可以摆可以放,立体感强,有一种观赏感,看着比较好。”走进肃宁县西泊庄村的糖人艺术展厅,著名糖人艺人杨宝坤的第三代传人杨振其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栩栩如生的钦差大臣、活灵活现的孙悟空、小龙人、打鸣的公鸡……这些经老艺人的手,很快跃然“糖”上,“糖人经过捏、吹、几道工序,……”
西泊庄村临近大广高速出口,是有名的“糖人村”,已经有100多年吹糖人的历史。以前,吹糖人是用来养家糊口的。这些年,肃宁作为裘皮之乡,养殖成为主业,而吹糖人这种手艺不仅吃苦、难学,收入还低,年轻人大多不感兴趣了,用村里老百姓的一句话来说,“吹一年糖人不如养两只狐狸”。
西泊庄村党支部书记任树军:这是老祖宗留下的手艺。这不是任何人可以随便吹随便捏的。所以说我觉得老辈子留下的东西不能失传,把它保留下来。
2011年底,西泊庄组建了54人的糖人艺术团,由著名糖人艺人杨宝坤第三代传人杨振其任团长。在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中,村里建起了糖人艺术展厅,吹糖人的历史画到了村里的墙上。肃宁吹糖人也已经获评沧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村支部书记任树军: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都去过,去了十好几个国家了。
尽管如此,今年已经五十多岁的杨振其还是很忧虑。目前,50多人的艺术团以第三代、四代传人居多,第五代传人年龄在30岁至50岁之间,只有十来个人,“原来这个村家家都会,吹糖人的特别多,像我们这个岁数现在还有好几十个,都不干这个了。在我们下边就没有什么人了。”
糖人艺术团不定期开展吹糖人的技术交流,评比、培训、表演等活动,还制定了传艺计划,每周六、周日,开展免费的培训活动。作为糖人艺术第六代唯一传人,从6岁就开始学习糖人艺术,今年只有12岁的赵伟强承载了父辈太多的希望,“这是西泊庄村一个老辈,这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的。(我希望)传承更好,让全世界人都看我吹的糖人。”(河北电台记者王美中、沧州电台记者吴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