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才能见实效 ——把解放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之四

02.06.2016  18:48


        最近,《人民日报》以整版篇幅报道了“三明医改”。“三明医改”始于2012年2月,几年下来,公立医院回归公益身份,靠普惠服务立身社会;医生回归看病角色,靠医技能力体现价值;药品回归治病功能,靠疗效性价站稳市场。“三明医改”,让很多人享受到了改革红利,也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关注与肯定。
        从报道中可以看出,“三明医改”的成功,来自于直面难题、坚定改革的勇毅,更得益于实字当头、指向“精准”:精准分析现状,找到医改的核心症结——药;精准确定突破口,整个改革从斩断医药与医院之间的利益链条入手;精准设计新路径,挤掉从药品到进入医院过程中的“利益水分”,堵住“以药养医”的老路,开拓一条腾笼换“医”的新路;针对改革走“回头路”的种种可能,精准堵塞漏洞,建立起“不能回头”的制度约束。
            时时精准、步步精准,有助于抓住事物的关键和要害,保证工作的针对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而不精准或精准度不够,就难免离题万里、不得要领,最终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是否精准、能否精准,已经成为决定工作成效的关键因素。
            为什么一些地方“年年扶贫”却总也走不出“年年贫”的怪圈?就在于他们不去查“穷根”、找病因,只是年复一年地“大水漫灌”、“撒胡椒面”。为什么一些单位的工作看起来轰轰烈烈,最终却“雷声大雨点小”?就是因为习惯于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凡事停留于一般性安排和要求,缺少精准抓的态度、具体抓的方法和深入抓的力度。抓而不准、抓而不细、抓而不实,等于没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对工作、对事业仅仅满足于一般化、满足于过得去,大呼隆抓、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问题就会被掩盖。
        感冒有风寒、风热的区别,如果不加辨别,同吃一种药,效果不但不好,还可能延误病情。风寒当温阳散寒,风热需解表清热,辨证施治就能尽快见效。很多工作也是如此:表现相同,原因可能不同;原因相同,表现可能各异。这就需要精准思维、精准发力,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找准重点领域的“命脉”,点中关键环节的“穴位”;就要为政策措施装上“准星”,瞄准“具体”和“细节”定向发力。比如扶贫,就需要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变“千户一策”为“量身定制”,确保贫困人口一个不落地精准脱贫。比如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就不能千篇一律、照抄照搬,而需要各地从自身实际出发,精准确定功能分区、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精准打造发展平台和载体……
            针对一些医疗机构中药饮片“大处方”问题,浙江杭州市卫生局曾发出通知,要求中医师在开具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方剂时,每服用药一般控制在18味以内,价格控制在40元以内。对此,诸多业界权威人士表示赞同,认为这个规定限额能满足绝大多数病人的需求。他们指出,如今开大方现象很严重,除去“赚钱”的动因,还说明一些医生在“病”和“药”上都“拿不准”,只能希望“这么多药总有几味管用”。实际上这违背了中医的基本原理,增加病人负担,浪费药材资源,还可能产生不良后果。
        要对症下药,就要对“症”和“药”有精准的了解——这是“精准”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精准”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