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全国库存粮食识别代码试点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国家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子丹,省粮食局局长杨丽丽,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飞,国家粮食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司司长翟江临,副市长杨玖庆出席。
据悉,2014年5月以来,国家粮食局在江苏、山东两省就推行库存粮食识别代码工作组织了试点;去年9月,库存粮食识别代码试点范围扩大到13个省份和三大央企。2015年5月上旬《库存粮食识别代码》(行业标准)正式发布,为继续深化试点夯实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标准化指导依据。而这次在德州召开交流会,就是要总结交流库存粮食识别代码试点工作情况和经验,宣贯库存粮食识别代码标准,探讨具体应用功能的完善和落地。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吴子丹表示,目前粮食行业信息化整体水平低、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并没有改变,信息孤岛、数据沉淀、标准化程度低、兼容性差等问题依旧突出。认识不统一、工作不协同的现象还在不同层面和程度上存在。这些都制约了粮食行业信息化的发展。而实践证明,库存粮食识别代码将帮助我们走出一条新路。这项技术具有标准化、可关联粮食多方面数据的特性,可以成为粮食行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应用的共同基础。
陈飞在致辞中说,粮食生产经营安全是关键,我市围绕粮食全产业链条的质量可追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粮食安全责任制,有力地促进了粮食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德州将以此次经验交流现场会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积极借鉴兄弟市的经验做法,不断扩大库存粮食识别代码的覆盖范围,努力建成覆盖粮食入仓、销售出库、加工生产等各个环节的库存粮食识别代码体系,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交流会后,杨玖庆陪同吴子丹一行到德州鹏达粮食物流集团第四分库、市第五粮油仓库以及益海嘉里(德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等地视察,参观我市库存粮食识别代码由“基层收纳库-大型储备库-面粉加工企业”的“码随粮走”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