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加工:不应过分追求“精细白”
“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统计,每年大约有20%的小麦、稻谷加工成精面、精米,过度加工造成粮食损失约150亿斤。”在国家粮食局前不久主办的粮食科技活动周上,由粮食加工造成的浪费引起了诸多关注。
目前,我国粮食加工过于追求“精细白”,粮食加工成品率低、食用率低、利用率低、效益低成为制约发展的几大掣肘。
一个数的反思:实现粮食高品质供给势在必行
150亿斤——这个数字,折射出我国粮食加工行业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消费者对全谷类食品需求量日益增大,而目前,我国粮食过度加工却过于追求产品的‘精细白’和好品相、好口感,造成了粮食大量损失。”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王瑞元指出,部分加工企业为了追求粉色亮白,致使小麦出粉率降至70%以下,加工企业普遍追求稻米的白度和亮度,出米率仅为60%,最低只有50%。
我国首位粮食工程学博士、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陈正行对粮食精深加工有着深入研究。他指出,粮食加工片面追求成品过精、过细和过白,造成大量营养成分损失、出品率降低和能耗大幅度提高等现象,要尽快采取措施,实现我国粮食高品质的有效供给。
一方面是粮食加工的粗放和浪费,另一方面则是粮食加工的科技含量不足。
在国家粮科院研究员谭斌看来,我国粮食资源粗放利用,产品及其用途单一,粮食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水平还处于初始阶段。
另一数据可以成为这一观点的佐证:据统计,我国每年深加工用粮约4650万吨,占粮食产量比例仍不到10%,而发达国家深加工用粮在70%以上;粮食用于工业化制造食品约为930万吨,仅占粮食产量的1.85%左右。
由此,专家呼吁,要彻底改变目前“稻强米弱”“麦强粉弱”的格局,通过纵向和横向延伸产品链、价值链和产业链,实现粮食资源的多重转化增值。
一粒米的背后:粮食加工诸多困境待解
谈起我国粮食加工行业存在的问题,陈正行毫不避讳。在粮食科技周上,他带了一项提高大米食用率、加工增值率的新技术。
“别看这小小的一粒米,它背后的学问可大着呢。”加工机器前,陈正行抄起一把米对记者说,稻米加工的副产品叫碎米,用碎米生产淀粉糖,产生副产品米渣。以前,米渣作为饲料工业的原料,价值仅为几千元一吨。通过这一技术,提取的食品用米渣蛋白,价值可以翻五番。
然而,并非每一粒米都能有这样的“运气”。碎米深加工是深度加工、高效转化的成功案例,但总体来看,我国粮食加工业对资源的利用率不高,附加值较低。
玉米深加工领域也面临着相同的症结。中国工程院院士岳国君介绍,目前中国玉米加工产品不到1000种,而美国玉米加工产品已有约3500种。在中国,玉米高附加值产品尚处于成长初期,成长空间大。
“提高粮食的深加工利用率已经成为国家粮食战略中的重要部分。”陈正行指出,然而当前我国粮食加工成品率低、食用率低、利用率低、效益低,粮食加工产业链短。究其原因,则是粮食深加工和转化技术落后。
专家指出,随着中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开发资源利用率高、能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精深加工技术,调整产品结构,增加整个农业产业链的经济效益,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
一条路的创新:让粮食加工传统行业展翅高飞
王瑞元指出,要围绕粮食科技和加工中的热点问题,通过创新驱动,抢占粮食加工行业制高点。
“以水稻为例,虽然目前稻米工业主产品加工水平已相当高,但粗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这是‘稻强米弱’的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陈正行说,每年稻壳产量约5400万吨,多数采用简单焚烧的方法处理。要知道,通过采用高新技术,稻米可以转化为多品种、专用化、系列化的食品、保健、医药、化工等行业需求的高附加值产品。
他建议,要坚持品质安全的优先战略,在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创新能力上通过集成攻关实现重大提升,破解一批粮食减害化无二次污染的清洁加工技术及装备的瓶颈问题,为粮食的安全增值利用和粮食加工业科学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徐鸣表示,“十三五”时期,要将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实现粮食科技成果、人才团队、科研机构与粮食企业的“三个对接”,真正让粮食产业经济插上科技的翅膀,使粮食加工这个传统行业展翅高飞。(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