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遏制“呼死你”敲诈勒索犯罪
导语: 近日,北京市民聂先生称遭遇“呼死你”软件攻击,每小时600个电话打进,还被要求转账300元可停止骚扰。事实上,与他有共同遭遇的不在少数。通讯专家介绍,可下载一些拦截软件,通过设置拦截无主叫号码电话,便可脱离困扰。
“呼死你”软件横行污染了社会风气
扰乱社会秩序
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人士也被“骚诈”,可怕! 7月15日下午五点,从事互联网工作的聂先生突然接到电话骚扰。“一分钟5个电话,响一下就挂断。一个小时差不多有600个。”骚扰方不仅持续打出“响一声”电话,而且还发来短信,要求“扫二维码,转账300元”。事主在互联网行业,却束手无策,让我们这些“电脑盲”如遭遇的话,应该更没有主意,着实让人感到后怕。
“呼死你”是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人身权利的违法行为。每小时被打600次电话,很显然事主电话“被占线”,其他正常电话无法打入,这不仅是恶意骚扰,而且涉嫌严重侵犯了当事人的通讯自由,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违法行为。
涉嫌侵财
“呼死你”已涉嫌侵财,属于电信诈骗的犯罪行为。在事件中,“呼死你”犯罪分子不仅持续不断打骚扰电话,而且还发微信、发二维码、勒索事主300元现金,实属违反《刑法》处罚的诈骗行为。从大量的教训得知,犯罪分子发“二维码”,可不是简单的“二维码”,而是有非法链接的病毒性链接,如果事主想息事宁人,按歹徒所说“扫码转账”,那就真上当了,其银行卡号、密码统统暴露给了犯罪分子,损失的不仅是300元,说不定还是30万元、300万元。
肆意侵犯他人权利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昔日的执法利器如今却流入不法分子之手,沦为骚扰他人甚至敲诈勒索的工具。新闻报道显示,“一分钟5个电话,响一下就挂断”。在遭受如此频繁的电话“轰炸”的同时,聂先生还接到短信,告知他“只要添加微信号,支付300元就能解除骚扰”。不法分子如此大胆地以解除骚扰作条件,一开口就索要300元钱,足见他肆意侵犯他人的通信自由权与财产权,已近乎疯狂。
“呼死你”泛滥直戳监管盲区
从技术层面上讲,电信运营商有为客户提供安全通讯服务的义务,有责任进行管控。但将屏蔽的责任让运营商来承担,要求电信运营商保证客户免受任何形式的骚扰,显然是一种苛求。
更不能指望由专业代呼公司承担侵权责任。首先,即便在页面中明文规定“不得无故进行恶意骚扰他人等违法行为”,对于企图用这一软件从事不法活动的买家而言,这并不具有约束力。其次,由商家核实使用者的身份、使用者动机等,查看买家是否从事违法犯罪行为,也不具有可行性。即便可以实现,这种做法也势必会侵犯用户隐私。
进一步看,即使是通过报警方式向公安部门寻求帮助,处理“呼死你”式的骚扰和诱骗也并不容易。一方面,“呼死你”的骚扰电话既缺乏通话内容等直接证据,同时因为无主叫号码根本无法回拨,追查起来工作量大、难度大。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呼死你”使用者的行为,警方也无法进行定性和处理。
由此可见,对于“呼死你”的监管,存在盲区。但是,基于公众权益的最大化维护,“呼死你”泛滥不能听之任之,应当找到应对的解决办法。对于个人而言,可以通过下载防骚扰软件、设施拦截模式等手段避免手机被不断呼叫,还可以通过保留通话记录向工信部和电信运营商进行投诉,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警方在遇到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案件时,应及时立案侦查,并依据相关条例,给予相应处罚。对于淘宝网、滴滴快车等平台而言,要严惩卖家的恶意骚扰行为。此外,有关部门应尽早制订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弥补监管不足,不给诸如“呼死你”之类的骚扰电话留下生存土壤。
铲除滋生“呼死你”软件的土壤
网络运营者须尽到监管责任
值得强调的是,“呼死你”软件的泛滥与互联网的发展不无关系。这就要求网络运营者须尽到监管责任,有效阻断违法软件的流转渠道。如搜索引擎服务商应设置关键词屏蔽“呼死你”软件,电商平台或应用商店须严格遵循实名制,如实登记软件开发者与提供者的个人信息,及时下架或屏蔽违规软件和来源不明软件,切断“呼死你”的传播源头。
在互联网上,“呼死你”软件的传播均会有迹可循,留下蛛丝马迹,只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严格贯彻实名制,打破传播链条中的任何一环,都能一定程度上阻止此类违法软件的传播。长远来看,有必要对这些恶意软件严格管控,仅限于特定用途,严厉惩戒擅自开发、传播和使用行为。而电信运营商更要更新技术手段,设置维护信息安全的屏障,将未实名登记和来源不明的呼叫拦截在正常的通信渠道之外。
倒逼公安部门有所作为
“呼死你”是网络不良软件,更是危害社会管理秩序的骚扰型、诈骗型软件,而公共安全的管理是公安机关的职责,这么说来,不良软件归根到底属于公安机关管理。“在其位,谋其政”,公安机关应根据职责所在,禁止该种软件的开发、传播、使用,应使用技术和人力手段,对于开发者、传播者、诈骗者绳之以法。对于公安机关不尽职履职的,笔者认为,“被骚诈”的公民有权向当地公安主管部门、行政效能部门投诉,倒逼公安部门有所作为。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因为长期放任不管,犯罪分子依托“呼死你”软件,延伸各种伎俩疯狂作案,使许多无辜平民被骚扰、被诈骗。而对于“飞来横祸”,人民群众是无可奈何地。在这种情况下,电信部门作为契约方,维护好消费者权益是职责所在;公安部门作为社会秩序管理方,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维护和谐的社会环境,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是人民期盼。只要这两大部门积极行动起来,主动作为、通力合作,叫停“呼死你”软件不应是一件有多大难度的事,网民们希望这两部门在打击非法软件方面、在践行“两学一做”维护群众利益方面有更大作为。
提高违法成本
要想彻底整治这一乱象,就必须提高“呼死你”的违法成本,从多个层面对“呼死你”进行围剿,而这有赖于有关部门对相关法律进行补漏补强。一方面要强化电信监管单位与运营单位的责任,倒逼其提升监管水平与能力,加强有关电信屏蔽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另一方面,要立法规范“呼死你”软件的使用主体与使用范围,除了执法部门可以依法依规研发与使用外,其他任何单位与个人不得擅自研制、销售、购买这类软件,违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惩处,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据长沙晚报、中国江苏网、南方网、荆楚网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