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塞罕坝机械第三乡林场林下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第三乡林场 王薇
我国林业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现实挑战,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提出了新要求。要在继续发挥林业的生态效能,提高国土生态承载力的同时,要为农民的增收带来切实效益,带动就业,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拓展农民的致富途径。随着国家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重视,国家对林业和生态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倡导发展林下经济,探索林业发展新出路势在必行。这也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因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一、发展林下经济的相关政策
林下经济是指在林地之间,有效利用林地内生态空间和有效资源,实行农、林、牧等多种活动形式的立体式生产经营模式。林下经济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在当前加快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对节约土地资源、加快林业发展、实现长短结合、优势互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林业附加值、增加林农收入、提高林农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2月17日,温家宝总理在辽宁抚顺农村考察时指出:“能够保护好生态环境,发展好林下经济很重要”;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种养业”;2011年4月28日至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广西调研时指出,发展林下经济是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路子,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林业和林下经济,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2】42号)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加强科技服务、政策扶持和监督管理,促进林下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
林下经济一次又一次地被提上重要议程,并以政策性文件进行明确规定,彰显了林下经济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和研究林下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各地的实践也证明了发展林下经济已经成为进一步拓宽林业经济领域,拓展农民致富之道,带动新农村建设的绿色通道。
二、第三乡林场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
第三乡林场是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六个下属分场之一,位于塞罕坝机械林场最南部的坝上草原及坝下山地。近年来,第三乡林场根据相关政策统筹安排、精心谋划,致力于发展林下经济、扎实推进兴林富民步伐。
第三乡林场目前有林地面积1.023万公顷,林区分布在河北省北部丘陵、山地、接坝地区和坝上草原区域,属于温带寒温性半干旱半湿润的高原气候,最低海拔850米,最高海拔1930米左右,海拔呈梯度式升高,这使林区内的生物群落呈垂直状态分布,更具规律性、区域性、多样性和集聚性,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和集中。不完全统计,这一区域野生植物资源达到618种,隶属于81科、303属,野生动物261种。
第三乡林场特殊的地理气候和生物集聚区的特性,使其在发展林木培育、林下养殖与林下种植等产业有着天然的优势。目前,第三乡林场已建设完成150亩绿化大苗圃地和6000亩绿化苗木基地,部分职工依托林场资源发展绿化苗木培育,林下养殖和种植业。截止目前,全场2013年林下经济资产达到2000多万元,林下经济产品年销售收入已超过500万元。
三、第三乡林场发展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
第三乡林场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发展林下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创造了生态与经济双赢的良好经济发展模式,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林场生产观念保守,思想认识不到位
多年来,林场以生产中小径级用材为主,单一、固定的经营模式,形成了“林老大”、“木头经济”的思想观念。发展林下经济,在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林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此项工作上成为了“短板”,宣传和推进的力度不强,引导开发和扶持推进力度不够。此外,大多数职工抱着求安、保稳、固守的心态,形成了因循守旧,思路不够解放,眼界不够开阔的格局,认为发展林下经济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不愿意冒风险参与。
(二)资金制约因素大,规模总量小
资金投入少,职工缺乏启动资金。虽然目前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仅2013年围场县用于奖励补助发展林果产业的集体和个人的资金达到5000多万元,县市区域管理和政府垂直管理之间的不同位,林场和政府没有建设良好的沟通渠道,没有形成政策上的对接,导致场内职工没有享受到政府政策补助。
由于缺乏产业带动和行业牵动,林下经济发展小而散,弱而微,缺乏规模效益,区域规划,产品没有认证和注册,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林下产品品种单一,缺乏深加工
很多林下产品在种植、养殖上都是采用传统的生产方法和管理方式,靠自然生长,粗放式经营,导致林下种养殖业周期长、效益低。靠人工操作完成产品的初加工,影响了产品的产量,提高了经营成本。
四、第三乡林场发展林下经济的建议
(一)高度重视、强力推进,加快林下经济发展速度
充分认识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潜力,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一项长期重要的内容,纳入林场建设规划,列入林场日常工作议事日程。制定鼓励林场职工发展林下经济的相关政策。加大对林下经济的资金、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投入。加强林区的道路、水电等硬件建设,重视引进先进的管理和生产技术,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二)依托国家政策,为林下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协调,实现互惠互利的政策对接。将林下经济发展纳入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制订具有地方特色的,体现优惠、扶持、促进原则的经济调节政策。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共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把林下经济作为新亮点、大产业努力推进。
(三)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林下经济产品市场竞争力
根据市场需求,强化林下经济产品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积极打造一批具有塞罕坝特色的品牌产品,加大对品牌和产品营销的宣传推介力度,不断拓展林下经济产品市场,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形成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拓宽思路,发展特色旅游服务产业
应拓宽发展林下经济思路,不仅仅局限于发展第一、第二产业,可以依托森林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服务产业。在棋赛路林场界内公路沿线,建设特色林产品专营商店和特色林家院。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使我场林下经济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带动全场职工增收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五)长期发展,长远规划,做大做强林下经济发展产业
要想做大做强一个产业,从来都不是一挥而蹴的,而是一个艰难卓绝的历程,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林场的实际出发,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科学分析,准确定位,制定本区域、本林场的林下经济发展规划。从小到大,从易到难,滚动发展,科学求进,不断坚持,长期重视,用心、用情去做,才能真正把一个事业做大、做强、做好。才能成为林场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途径,为打造美丽、富强、文明的国有林场增加更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