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项目投资如何发力

13.06.2014  10:46

      1-4月份,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7%,增幅同比下降6.7个百分点;进出口同比增长9.8%,较同期提高6.5个百分点;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3%,增幅同比回落3.9个百分点……
      近来,我省今年前4个月经济运行数据集中出炉,传递出这样的信号:受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和化解过剩产能、治理大气污染等因素叠加影响,全省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
      “要防止经济失速跌破下限影响就业和民生,稳增长成为我省当前一项非常急迫的任务。”省发改委主任陈永久表示,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是重要的一环。与消费、出口相比,投资可控程度相对较高,投入见效快、关联度大,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拉动效应。因此,稳增长的重要手段就是稳投资。
      当然,稳投资并不意味着“开闸放水”,简单增加投资。特别是在我省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项目投资需要有新内涵。
      向有质量效益的项目发力
      ——多投向高成长性的实体企业,让“新的一块”尽快补上来
      近日,关于一“”一“”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一是,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分解全省2014年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目标任务(第一批),共涉及11个设区市的205家企业,要求在11月底前全面完成。
      二是,“三个一百”领军企业工程名单出炉。省委、省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产业分别选择百家规模大、效益好、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重点企业,组织实施“三个一百”领军企业工程,支持其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我省这么大的传统产业退出来,没有新的一块补上去,是过不了日子的。”省工信厅厅长王昌说,河北经济要做到换挡不失速,必须做到增大于减、上大于下、进大于退,形成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今年以来,我省向着有质量和效益的投资发力,高成长性的实体企业成为投资重点。据省工信厅统计,1-4月份,全省技术改造投资完成1455.9亿元,同比增长22%,占工业投资的59.1%。亿元以上工业新开工项目330个,比去年同期多47个,技改项目168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8个。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抓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就是抓跨越式发展。“着眼于提高投资质量效益,按照‘能上则上、能快则快’的思路,把项目和投资作为核心内容,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加大投资力度,尽快促进项目投产。”按照这一要求,我省强力推进重点产业支撑项目。对列入“双百双千”工程的省、市重点产业项目,加快实施进度,争取年内160个项目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计划新开工项目9月底前开工率达到90%以上,力争全年投资4500亿元。
      向有民生温度的方向发力
      ——多投向补“短板”的社会领域,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提起投资,往往意味着一串串枯燥的数字,但当它与百姓的安居梦紧紧联系在一起时,就会变得生动可感、温暖人心。
      棚户区改造“扩面”了!当前,我省正抓紧对全省棚户区进行补充调查,将城中村和涉及新建、改建(扩建、翻建)住房的旧住宅小区全部纳入棚户区改造支持范围。今年,全省确保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开工20万套、竣工20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开工14.1万套;争取完成投资650亿元以上,其中棚户区改造投资390亿元。
      眼下,我省经济结构中,除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外,仍有农业、重大水利、交通、节能环保等不少“短板”。引导资金朝着这些方向投入,有利于消化钢铁、水泥、玻璃等过剩产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形成新的必要支撑,利在当前,功在长远。
      补“短板”行动已经展开——
      实施生态修复,还百姓青山绿水。6月4日起,我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全面展开。试点范围包括衡水、沧州、邢台、邯郸4市的49个县(市、区),涵盖冀枣衡、沧州、南宫3大深层地下水漏斗区。围绕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全省有14个重点工程建设快马加鞭。
      紧盯薄弱环节,城市建设“建新”也“修旧”。石家庄地铁建设加快,力争年内实现标准车站全封顶,铺轨基地全建成。加快开工建设一批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新建污水管网1000公里以上,对运行15年以上的老旧供热管网进行集中改造。
      此外,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交通设施建设着力推进,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一批能源项目上马,提升和优化能源保障能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也列入我省重点投资领域,将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支撑。
      向盘活社会资本存量发力
      ——靠改革激发市场活力,让更多投资者放开手脚进入市场
      “不能再走政府主导投资的老路,应千方百计激发市场投资活力。”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武义青认为,项目投资发力,投融资体制改革要相应跟上,要发挥政府投入“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盘活民间资本存量。这不仅有利于缓解政府财政压力,也能从体制上保证投资项目的运营效率和可持续性。
      简政放权,能够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直接干预,发挥了“松绑”作用,让投资者放开手脚进入市场。
      在各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大厅,每天前来申办营业执照的创业者络绎不绝。3月1日起,按照国家出台的改革方案,注册资本由以前的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取消了开办公司的资金门槛,社会投资热情空前高涨,市场主体大幅增长。3月1日至5月31日,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60280户、注册资本(金)2353.16亿元,同比增长26%、110.76%。其中,新登记企业49339户、注册资本(金)2007.62亿元,同比增长99.58%、151.3%。
      “我省还将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陈永久介绍,清理规范企业投资项目前置审批及中介服务环节,修订投资项目核准备案管理办法和服务指南,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
      今年4月28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非禁即入”、“非禁即许”的原则,尽快制定省级有关行业负面清单,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进入负面清单外的行业和领域,建立向社会公开推介项目的长效机制。
      让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进入一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过去以政府资金和国企投资为主导的领域,有利于扩内需、增供给、稳增长,激活企业的活力和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这方面的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来自省发改委的信息,为释放民间资本潜力,我省即将在铁路、公路、机场、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电力、天然气等领域推出一批项目清单,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
      我们相信,通过努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会尽快开工,一批活跃的市场主体会不断涌现,全省投资增速回落状况将会得到遏制,经济将会企稳回升!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