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政务:指尖上的政民对话
手持一台平板电脑,仅需轻轻一点,现场执法检查企业的排污情况、环评手续及相关企业信息便一目了然地显示在屏幕上。小小的一台设备,使得企业污染难逃“掌心”。
“以前需要在办公室里完成的审批流程,现在登录手机就可以了。”在广东、江苏、浙江等地,这样的环保移动执法早已不再是新鲜事物。
移动互联网推动了社会智慧化发展,深刻改变着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电子政务也不再满足于办公自动化,而是向移动互联迈进。在此背景下,许多地方环保部门也积极实践,基于信息化、电子政务和政府网站建设的成果开展移动政务应用建设,不仅增强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时效性,也开辟了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新渠道。
从传统的宣传栏到如今的政府门户网站,从新闻发布会到特定政务大厅的落成,从基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单向传播到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的双向互动,体现出管理手段不断创新,政务公开不断深化。
随时随地办公成为可能
信息传递速度更快,时效性更强
身为江苏省环境信息中心主任,何春银每天上班的固定动作是打开笔记本电脑,进入江苏省“1831”生态环境监控系统,他先是签发当天传来的批件,随后打开监控平台,查看实时上传的动态监测数据。“神奇之处还多着呢。”话音未落,他随手调出一家重点监控企业的三维影像地图,随着鼠标移动,在一处关闭的出水闸口前,轻点“排放”按钮,水流瞬间便奔涌而出。
环保移动办公、移动执法、移动公文审批、移动查看污染源监控视频,所有这一切,在一台笔记本或者手机终端上,就能轻松完成。
实际上,随着3G、4G网络通讯条件的提升及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人们的上网习惯、信息获取手段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公众对移动互联网的依赖程度日渐提高,由此也催生了更为方便快捷的移动政务。
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报告显示,手机上网的比例首次超过传统PC上网的比例,在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入移动互联网背景之下,发展移动政务、提升网络履职能力也将成为必然趋势。
与传统电子政务相比,移动政务呈现出快捷、高效、互动性等特点。
在不久前召开的“城市网络形象排行榜”发布会上,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石现升指出,一方面,移动政务让公务人员摆脱了传统办公模式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随时随地、安全便捷地进行政务处理和信息查阅,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政府机关办事效率,还能够降低办公设备使用成本。
另一方面,城市便民服务等政策通过移动终端,能够即时地传递给市民,市民的互动查询也更为便捷。如一些办事流程、注意事项等通过手机查询一目了然,减少了公众因流程不熟悉而产生的办事障碍,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减少公务人员的现场解答工作及重复劳动,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
政务微信打造政民沟通新平台
丰富政府服务形式,提高全民公共事务参与度
随着手机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双微互动时代”这个新名词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而被称为“可移动信息中心”的政务微信作为一款移动政务终端,通过把线下服务搬到线上,实现了移动互联网对传统政务服务的颠覆。其代替行政机关服务窗口行使问询功能,大大节省了人力和财力,并且更加高效。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3月底,我国的政务微信发展总量已达5043个。全国政务微信主要分布在区县级以下,占比为75.46%,其中区县级政务微信占比为63.28%。政务微信扎根基层,成为政民沟通的全新平台,发挥着重要的政府公共服务功能。
各地政府不断探索尝试政务微信这种新模式。在广州市海珠区,“海珠政务”官方微信公众号可以预约办理包括282项企业及个人服务事项,这是全国首个能实现真正意义办事功能的区县级政务微信平台,实现了从‘网上办事’到‘指尖办事’的新突破。
6月5日,昆明市党务政务“三微”发布平台正式上线公测,在全国省会城市率先推出了微博、微信、微视全面融合,优势互补的“三微”发布平台,昆明市把政务大厅“搬”进微信,开启了政民沟通互动新模式。
而大趋势下,环保系统也在积极开辟“政务微信”之路。今年3月,重庆市环保局政务微信“重庆环保”正式开通运行。除了发布重庆空气质量日报、环境政策法规、环保工作动态以及其他环保民生信息外,还及时移交、回应网民咨询、建议和投诉事项。
陕西省环保厅开辟的政务微信环保公众监督互助平台在去年还荣获了优秀政务微信奖。互助平台做为新的官方投诉窗口,主要接收网友对污染行为的投诉及对环保工作的意见建议。为了保护网友们的个人隐私,平台通常采取私信方式回复网友发来的信息,并将投诉的环境污染问题第一时间
转发给属地环保局进行查处,第一时间将处理的结果回复给网友。
来自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监测报告建议指出,政务微信还应重视民意评估。在将政务微信平台充当信息发布、咨询便民平台的同时,将其作为当地政府评估民意、反馈民意的“舆评”平台。这对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提升民意满意率,把握舆情走势都具有重大价值。
“围观污染”倒逼监管发力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提升政府公信力
“污染如此严重的“十小”行业,竟然在职能部门和政府的眼皮底下安然存在30多年……此事由环保部门牵头,金乡镇全力联合,限期在10天内彻底取缔。”在今年的5月19日深夜,温州苍南县县长黄荣定在观看污染曝光的新闻播报后,立即在政务微信群里发出问责令,要求县环保局和金乡镇限期给予彻底取缔。
微信问责发出后,县环保局局长苏中杰在30分钟后立刻作出回应,表示将联合金乡镇政府,在10天内彻底取缔小冶炼厂。金乡镇党委书记陈为来也在次日清晨回应,立即组织拆除工作。
建立县长政务微信群是苍南县推行网络问政的一大创新,通过政务微信群,在县政府领导与各职能部门和乡镇负责人之间搭建起快速理政通道,切实提高办事效率,真正实现工作互动的“秒通道”。
“只要有一部手机,人人都是环保员”,当排污监督搭上移动互联网的快车,能起多大推动作用?
“随手拍”等互联网行为的出现,使得公众参与环保变得轻而易举。一些用户上传污染物超标的情况,已得到相关职能部门的关注,山东青岛、临沂等地环保部门更是直接通过各自的政务微博进行反馈,向公众通告污染情况的调查及整改进展。
“污染地图”发布方、公益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在移动网络及智能手机高速发展普及的今天,手机能够真正成为人们“围观污染”、向污染宣战的利器,公众通过应用更便捷地获取环境污染信息并能“大胆发声”,从而在“全民关注”的氛围中监督企业规范排污,也倒逼、推动环境执法落实。
一些省份的环保部门在尝试积极互动。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官方微博“@山东环境”多次在微博上和“@污染地图”互动,引来网友围观。山东省环保厅公开表示,信息公开展现的是一种理念,是否落实则取决于环保工作能力和作风,支持民间环保和社会各界监督评议,希望各级环保部门督促企业认真治理,积极回应。
相关业内专家指出,公众参与对政府公信力的塑造和提升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建设政府移动网络平台,架设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桥梁,公众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并且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者诉求;政府可以在听取公众意见和诉求之后,对公众及时作出合理回应,有助于保证回应机制的顺畅运行,巩固和提高政府公信力水平。
政务APP探索无止境
依托各职能部门,深度整合信息资源
移动政务平台呈现出多样性特点,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已被广大公众所熟悉。城市管理者也在积极探索,构建更具实用价值的政府服务型平台,由此出现了政务APP这一公共服务创新模式。
2012年4月,由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创办的“北京城市”成功登陆苹果应用商店,成为中国首个、也是继纽约之后世界第二个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发布的综合性城市形象推广APP。
目前,政务APP正成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新趋势,国内很多城市已陆续推出了政务APP应用,多个部委、省市和区县政府已经建设移动政务APP,发挥移动政务在政务公开、应急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强大功能。
在用户手机上开始形成独特的政府移动政务服务模式,政务APP呈现出行业化、专业化、简洁便捷化等特点。今后政务APP将依托各职能部门,深度整合便民服务的信息资源,渗透至市民生活。
不过,目前政务APP的发展由于行业限制、专业目标受众少、地域性局限等因素,用户量和发展规模仍然相对较小,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不可否认的是,移动政务建设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势必会在促进执政方式转变、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促进政府与公众交流、提升政府公信力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石现升强调,面对势头强劲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态势,管理者如何抓住移动互联网发展机遇,为公众提供更实用、更便捷的服务,是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出的一个新的命题和挑战。而这种探索,还远远没有结束。
新地带
何谓移动政务?
说到移动政务,首先要明确两个含义,一个是“移动”,一个是“政务”。所谓移动,就是改变原来的位置,即位置发生了变化。所谓政务,就是政府的事务性的工作,通过这些具体事务性工作,政府来履行其对社会、公众所承担的各项公共行政管理和服务的职能。不仅包括政府行政机关的行政事务,还包括立法、司法部门、政党、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各种公共组织的管理事务等。
所谓移动政务,从语义来看,就是在位置变化的同时,也能够处理政府的日常事务。即利用移动通讯和移动计算技术及手段,通过移动接入设备,随时随地处理政府日常事务的行为。
移动政务与传统的政务处理方式不同点在于利用了移动通讯和移动计算的手段,这种方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灵活性,工作人员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入工作网络,系统可以在任何时间将事件处理的请求发送给工作人员,这样的方式对于工作效率的提高、社会资源的节省,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移动政务历经哪几个阶段?
移动政务技术的发展源于办公人员难免要出差,会经常远离办公室,人们一直期望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访问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然而这个过程由于技术的局限性,经历了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随着移动设备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移动政务自动化系统建设主要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
第一阶段:离线式移动政务
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笔记本电脑首次为这种需求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人们可以带着笔记本电脑出行,在任何地方均可以工作。但由于通讯技术的局限性,访问内部网络基本无法实现。此时,信息交换是通过回到办公室后同步实现的,这也就是邮件同步、日程同步技术出现的时期。这一时期,移动终端也加入了新的家族成员PDA。
第二阶段:有线移动政务
随着VPN技术的出现,为移动政务带来重要的契机。人们借助VPN提供的安全通道,可以接入提供商和运营商提供的网络,在旅馆或国际会议现场接入到单位内部网络,实现有线的移动政务。
第三阶段:无线移动政务
CDMA和GPRS移动通讯技术的出现为移动政务带来了质的飞跃,移动政务正式进入了无线时代。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移动通讯已经由2G进入了3G时代,为移动政务提供了更加先进的移动通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