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民痴迷秸秆扎刻半世纪 初心不改获赞“中国一绝”
图为徐艳丰与女儿合影。 任雨薇 摄
图为徐艳丰创作的作品。 任雨薇 摄
中新网廊坊7月29日电 (宋敏涛 任雨薇 陈正)精雕细琢的黄鹤楼,古香古韵的故宫角楼,庄重又不失玲珑的飞云楼……在河北永清县扎刻技师徐艳丰手中,一个个用高粱秸秆搭建而成的古建筑模型惟妙惟肖、精巧绝伦。在他的努力下,扎刻这门手艺发展成为了“中国一绝、世界无二”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徐艳丰的新作品——为“中国梦”设计制作的“梦香楼”即将完工之际。29日,记者来到河北永清县,与徐艳丰一起分享他与秸秆扎刻的不解之缘。
从蝈蝈笼到“天安门”,小小高粱秆被他做出大文章
今年65岁的徐艳丰是永清县南大王庄村的一位普通农民。11岁那年,看到同村老人手中一个高粱秆扎刻的精巧蝈蝈笼,徐艳丰爱不释手,便萌生了自己做一个的想法。徐艳丰表示,这种蝈蝈笼的制作工艺与中国传统木质建筑的榫卯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在高粱杆上开槽、扣榫,使秸秆咬合在一起形成特殊的榫卯接口,构建起一个牢固的框架结构。试了几次之后,终于做出了一个漂亮结实的蝈蝈笼。此事也让徐艳丰一发而不可收拾地迷上了秸秆扎刻。
徐艳丰14岁那年,在观看电影时,电影中一个北京天安门的镜头触动了他,他想自己动手做一个天安门的模型。为了看清楚天安门的造型,他追着放映队跑了六七个村子。后来一次意外的机会得到一幅画着天安门的年画,他每天一有时间就捧在手里研究,白天时间不够用,他就晚上趁着夜深人静悄悄爬起来接着做。就这样,花了3年零7个月时间,用了70多万节高粱秆,徐艳丰终于把“天安门”做了出来。
由于时代原因,这个作品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不闻于世,直到1982年,河北省跟日本长野县搞文化交流,各地广泛在民间收集文化艺术作品,结果,徐艳丰的作品“天安门”在众多艺术精品中脱颖而出,被作为国礼送给日本友人。从此,永清秸秆扎刻走出国门,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构成学的典范”,“堪称中国一绝,世界无二”。
痴迷扎刻大半生,他说自己是“怪人”
做出“天安门”后,徐艳丰又用秸秆扎刻“重建”了一座又一座中国古建筑,佛香阁、黄鹤楼、飞云楼……每一件类似这样的大型作品都要花费三四年时间才能完成。细细算来,徐艳丰50多年也只完成了十三四件这样的作品,这还是他昼夜辛勤的结果。
“我就是离不开这个(扎刻)。”徐艳丰说,“我就是个怪人,打小从一懂事就是琢磨扎刻,每分每秒想的都是它,这辈子我就想把这件事儿做好。”
现在,徐艳丰手上正在做的有两件大型作品,其中一件就是他倾注大量心血的“梦香楼”。此前,徐艳丰的扎刻作品都有真实的古建筑原型,但这个“梦香楼”没有实物原型,而是徐艳丰自己钻研设计出来的。“自从‘中国梦’提出以来,我就开始琢磨这个作品,这也算是我的一个梦吧。”徐艳丰介绍,这座“梦香楼”共7层,高1.3米,底座斜长1.3米,他已经做了3年半,目前完成了大约75%,预计今年底就能完工。
扎刻后继有人,一双儿女得其真传
永清秸秆扎刻虽然经由徐艳丰发扬光大,却在传承上也遭遇了困境。
20世纪80年代,曾先后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几个年轻人到永清要跟徐艳丰学艺。遗憾地是,这些学徒最终都没能留住。“有的来了一看,说太难,住了三五天就走了,最长的学了4个月。”徐艳丰说。
2002年,徐艳丰被查出尿毒症,他开始担心这门手艺失传。最终,是徐艳丰的一双儿女徐晶晶、徐健从他手中接过了传承的重任。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徐艳丰说,两个孩子把他的手艺学了个十成十。
现在,徐晶晶每天除了吃饭睡觉,所有时间都用来做扎刻,她已经独立完成了两个大型古建筑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的两姐弟也希望能有机会向更多年轻人传授技艺,使这项民间艺术瑰宝传承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