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要流行 还需“潮”一点

05.01.2016  10:29

也许不少上海市民已经爱上了科普讲座,日常出行时不时乘上“科普号”,低头看看科普微博,吃、穿、住、行究竟科学与否一目了然。“十二五”期间,上海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更具亲和力的科普新招,使科普变“”,更容易被接受。“十二五”末,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第9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显示,上海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为18.71%,位列全国各省市第一,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多渠道助推科普“民生化

2011全国科普日期间,上海首次开创“上海科普开放日”活动,重点推进“主题展示”“舞台活动”“互动体验”3个功能区的创新设计和公众互动展项。2013年全国科普日期间,上海市科协组织“科普产品e联盟体验”“环保实景闯关”“多媒体科普剧”“互动生态家”等“佳肴”让市民享受丰盛的科普“大餐”。2014年全国科普日,首次在人流涌动的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举行,地铁“科普号”列车第一次亮相申城、第一首科普日原创主题曲《我爱科普》唱响、第一张科普主题“地铁一日票”在8号线沿线站点发售。2015年全国科普日,则依托新浪微博裂变式传播的特点,推出“带着微博玩科学活动”,“科普号”列车覆盖5条线路。

而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科普同样不缺位。2011年,在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发市民“抢盐风波”的第一时间,本市迅速组织“核安全”科普大宣传,消除公众对核辐射的紧张情绪。当社会流传“2012末日预言说”时,全市新闻媒介以科学知识破解末日预言。2014年,针对PM2.5大气安全、大数据等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举办主题系列讲座109场,引导公众全面、辩证地探求科学。此外,配合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我身边的智慧城市”科普资料10万册发放到市民手中。

大型活动方面,2014和2015年举办的“上海国际科普产品博览会”人气爆棚,通过汇聚海内外知名前沿科技产品的展览展示,探索科技成果科普化、民生化,成为上海科普的一张“新名片”。

新媒体推动科普“时尚化

电视节目《科技密码》《科普新说》《少年爱迪生》等这类从“实用性”切入,再辅以“知识”贯穿的科普节目深受市民喜爱,拥有大批固定观众。如《科技密码》栏目每周日播出,时长20分钟。栏目每期除了主要内容板块外,在结尾处会以提问方式告诉观众一些国外的科技新发现和新观察,内容既有重大科技新成果,也有普通人的发明创造和生活中的最新科技。

2014上海科普公益广告大赛,在“优酷网”开设专项视频账户,增设“微信平台投票”网页,集中展示参赛作品。大赛评选的优秀作品在市中心大型商圈500多块户外大屏幕、2万多个地铁公交移动终端同时展播,有效地扩大了科普的影响力。

2015年6月,国内首家主打“科技牌”的影院——上海科技影城正式开业亮相。影城坚持“科技、科幻、科普”的定位,主要放映海内外知名科幻影片、经典老电影和国内外科技新片。

而2013年起南昌路57号两侧围墙陆续推出的“时尚科技之窗”,则是传统与现代科普展示融合的一次成功尝试。通过声、光、电等多媒体高科技展示手段,将传统图文展示的内容,以场景还原、幻影成像、机械模型、互动体验等新颖的形式,为市民带来全新的科普理念与实用的科学知识。

此外,“2015年上海十大科普微信公众号”评选,旨在集结上海地区的科普微信公众号,搭建新型科普资源共享平台,推动科普内容、活动在新媒体平台的推送、推广,共同营造“互联网+科普”的创新环境,增强科普工作在社交媒体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