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山闯新路 --“沟域经济”启示录

23.07.2015  18:39

三十多年前,以河北农大师生为代表的大批科技人员走进太行山深处。他们凭着两个脚板翻山越岭,把科技送到农村,把知识带给农户,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走出了享誉全国的“太行山道路”。

新的时代,不变的坚持。“沟域经济”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让山区再次舞动腾飞之翼,绿水青山绽露出更美容颜。

腾飞之翼更有力:科技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聚集

近日,站在武安智寿源现代农林科技示范园区的一座山头向四周眺望,只见园区内的30架山梁流青叠翠。山顶柏树郁郁葱葱,山腰花椒树错落有致,山脚核桃树硕果累累,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可就在七八年前,这些山头还是光秃秃的,满目荒凉。武安市有关负责人介绍,荒山能够快速绿化,得益于企业参与开发。而在开发者智寿源林牧有限公司看来,科技在开发中起着关键作用。“我们有科学的开发路线图,它就是指挥棒,决定着干什么、怎么干。”公司总经理姚鸣岐说。

姚鸣岐所说的路线图,是指河北农大河北山区研究所等单位依靠现代信息技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开发总体规划。河北山区研究所所长周大迈说,太行山区数字化研究项目的应用让规划更具针对性。

沟域经济”,科技显身手

沟域经济”如同星星之火,几年的功夫,便在太行山区形成燎原之势,为山区发展提供了全新角度与思路。

在“沟域经济”发展中,山区百姓从“靠山吃山”转向“养山护山”。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弄潮儿,在他们身上,集中展示了现代科技在山区开发中的不尽魅力。

50后李保国:

大学教授扎根太行30多年,成就荒岗生金传奇

李保国快到了。”在内丘县岗底村采访时,河北富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部负责人梁国军接了一个电话,赶紧让人出村迎接。

对岗底村来说,李保国可是个“财神”。1996年,年近不惑的李保国随河北农业大学科技救灾团初到岗底时,特大洪涝刚刚过去。

地没了,路垮了,几十年的心血白费了……”岗底村党支部书记杨双牛一面介绍情况一面招待李保国,“我们岗底苹果好吃,吃吧吃吧。”李保国接过杨双牛手上的苹果一看,干巴巴的小黑蛋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从这一天开始,李保国与岗底结了亲。9年间,他白天钻果园,晚上上山测虫情,建立了苹果乔砧矮化密植栽培新树形——改良纺锤形,实现了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的标准化。“富岗”苹果成了中国驰名商标,被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一个苹果卖出100元的天价。如今,岗底村村民人均收入由从前的几十元变成2万多元,过半农户有了自家的小轿车。

30多年来,李保国每年200多天扎根在山区,潜心研究山区开发治理理论与技术,确立了山区高效综合治理和特色优势资源产业化技术体系,成就了秃山撒绿、荒岗生金的传奇。

针对河北山区“旱、薄、蚀”的自然特点和水土运行规律,他带领课题组研究开发出以机械整地、修筑隔坡沟状梯田、集雨蓄水保水节水、防洪减灾、培肥土壤等关键技术环节为核心的河北山区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综合治理工程技术体系。建立了“水土保持林带帽、干果拦腰、高效水果住坡脚”的三层楼生态经济模式。

以市场为导向,以山区农业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他研究集成了山地优质苹果、核桃、板栗产业化技术体系。培育出“富岗”苹果、“绿岭”核桃两个全国驰名商标产品。

前南峪、岗底、葫芦峪等一批依靠科技进步,实现产业快速发展的山区现代农业典范,它们的成功的背后,都少不了一个人的参与。这个人就是李保国。

在太行山区农民心中,“李保国”已经成为科技的化身。

本报记者 马彦铭 赵红梅

60后闫振国:

深山实践“互联网+”,水果直销北京

内丘县北赛生态农业示范区经理闫振国,1961年生人,是个穿着有些“老土”的人,方口布鞋,款式陈旧的衬衣,看起来不像一个老板。但他思维敏捷,对科技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这让他常常走在他人前列。闫振国本来依靠做石材生意致富,在别人都在向他取经干石材的时候,他却转行种植果树、绿化荒山,干起了在别人看来“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跟随闫振国来到他承包的500亩山场,只见一座小山郁郁葱葱,满山果树。 “我种植了苹果树、梨树、杏树,还养殖了生态黑猪和笨鸡,这500亩山场每年收入几百万元。”闫振国说,他种植的红香酥梨卖到了15元一斤,12个装的红富士苹果每箱卖到了88元,即使这样还是供不应求。

深山交通不便,果品缘何卖出高价?面对记者的提问,闫振国狡黠一笑,“我的果品直供北京,用现在的词叫‘互联网+’。”原来,闫振国给自己的水果注册了商标,通过电商把果品卖到了北京。同时,她的女儿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开办了公司,利用互联网技术,北京的顾客可以直观地看到内丘深山自己要购买水果的生长及管理等情况。原本长在深山人未识的水果,成了城里人“看得见,信得过”的绿色食品,全新的销售模式,让他的水果长在树上,就都被预订了。

闫振国非常重视知识更新,每年都要外出学习取经,利用一切机会吸引专家前来指导。

解放思想”,是闫振国放在嘴边的话,听他说来十分自然。“山区相对封闭落后,山区百姓要想致富,必须解放思想,必须尊重科技。

本报记者 马彦铭 赵红梅

70后陈玉明:

推行药粮间作,“涉县柴胡”焕生机

在涉县生长的北柴胡,又称“涉县柴胡”,由于品质上乘受到市场追捧。2014年,“涉县柴胡”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更让这种中药材的市场价值节节攀升。但是,柴胡种子发芽慢,很难掌握一播全苗,种植效益难以提高。

6月20日,在涉县偏店乡东寨村,一场有50多人参加的柴胡种植技术培训正在进行。“柴胡玉米间作套种,能够利用玉米茂密枝叶形成天然遮阳效果,为柴胡遮荫并创造稍阴凉而湿润的环境条件,种植效率将大大提高。”涉县农牧局中药材科科长陈玉明的话,让在场的药农频频点头。

近几年,涉县科技人员根据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北柴胡种植实践,总结了柴胡玉米间作套种高效种植模式,解决了柴胡难以全苗的难题,目前正在全县推广。

陈玉明今年43岁,从小就与中药材打交道。他说,北柴胡种植第一年只生长基生叶,很少抽薹开花。发芽期和苗期喜中度荫蔽,成年植株生长需要充足阳光。实施柴胡玉米间作套种,第一年玉米地套播柴胡,当年收获一季玉米;第二年管理柴胡,根据实际需要决定秋季是否收获柴胡种子;第二年秋后至第三年早春清明节前收获柴胡。“这种全新的种植模式,能实现粮药间作双丰收。管理得好,仅柴胡每亩效益就可达4800元。

培训会上,针对柴胡割薹技术、采挖时间、间苗密度等问题,药农们踊跃提问,陈玉明一一作答。他说,柴胡玉米间作套种技术已基本成熟,制订出了一整套种植管理方案。如能掌握好,每亩收80斤干柴胡不成问题。

本报记者 马彦铭 赵红梅

通讯员 刘素丽

90后刘彦位:

留法归来,成为“现代农场主

来到行唐县上闫庄乡神树湾农业生态开发园,只见一坡连一坡新开发的梯田蔚为壮观,原生态示范菜园犹如块块地毯整齐排列,昔日荒山成为现代生态农业开发项目载体。

就在几年前,神树湾项目所在的大山还是一座碎石乱滚、长满杂草的荒山。刘彦位,这个90后法国留学者的归来,改变了这里的一切,他自己也成为一个“现代农场主”。

靠经营煤炭物流积累财富,父亲送刘彦位到法国留学,想让他在国外发展。“在法国时,我住在一位农场主家,第一次到农场参观,现代化的种养模式就震撼了我。”刘彦位说,一个千余头牛的牛场,只需要三个人管理,千余亩的田地,也只需要几个人耕种。而在国内,同等规模的种养殖所需人手至少要多十倍。自此,他心里就萌生了依托老家行唐山区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的念头。

之后,他利用空闲,有意识参观了法国的一些牧场和农场,了解了很多先进的养殖和种植技术。又游说在国内的父亲办起了奶牛养殖场,并购置了先进的饲养设备和挤奶设备。

奶牛养殖只是第一步,我的目标是发展现代农业。”留学归来后,刘彦位开始把既定的想法付诸行动。2012年7月,他承包3000亩荒山,开始打造集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餐饮、采摘、垂钓、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开发园。

目前,神树湾项目的规划面积已达2.6万亩,三年间,满目疮痍的荒山已蜕变成亭亭玉立的现代农业生态园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