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技学院:突出创新教育 引领学生成才

22.06.2016  12:53

食品科技学院学生在2015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奖

  食品科技学院积极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强化思想教育、学业教育和实践教育有机结合,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工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丰富组织形式和项目载体,整合院内外资源力量,调动教师和大学生两方面积极性,广泛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中来,有效地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竞争力。

     加大创新创业项目的组织和支持力度。 根据“挑战杯”学术作品竞赛和“创青春”创业大赛等赛事影响广泛、关注度高的特点,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深入动员师生,由学院负责人向全院教职工进行宣讲,自2013年起每年邀请校团委、教务处负责人和专家对师生开展“面对面”的指导交流,结合赛事项目特点超前谋划,广泛动员指导教师和学生,组建结构合理的项目团队;二是紧密结合食品学科和产业发展以及食品安全形势,结合学院教师在研课题,精心选择、设计和培育创新创业项目;三是组建导师团队,率先面向全校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团队的聘任工作,首批聘请15位不同学科方向的教师担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四是成立大学生科研社团,在创新创业导师的参与下,学院每年从低年级选拔40名左右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通过项目的选题、申报、立项研究、成果参赛等全过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五是为创新创业参赛团队提供保障条件,专门配备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办公室,配有电脑、打印机、无线网络等,为同学们全身心投入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提供学习、备赛、休息等后勤保障。

   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结合落实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开展“大学生走进实验室”活动,学院每年选拔50-60名低年级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为期一年的科研实验工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二是实施跨学科联合培养精英人才项目,于2015年同经济贸易学院联合,每年各选拔8名优秀学生组成“精英班”,两个学院分别安排带队教师,组织开展学科融合的教育培养工作;三是启动了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落实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要求,每年选聘8位科研骨干教师和8名低年级具有科研潜质的学生“一对一”结对,实行“导师制”培养,让学生走进导师的研究室,参与具体的科研项目,并设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和考核指标,给予经费支持,充分调动学生参加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 近年来,学院管理人员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申报立项研究课题,通过理论研究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工作。先后承担省社科基金、省科技计划、保定市社科基金、学校社科基金和教学研究等项目10余项,相关研究成果得到省领导和教育厅领导的批示,同时获得保定市社科研究成果一等奖、河北农业大学社科研究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通过有效组织和丰富的教育形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实践中来。同学们在实践中增强了创新意识,训练了创新思维,提高了创新创业能力。学院创新创业活动的大学生参与度达39%。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学生普遍学业表现突出,研究生考取率达75%,今年参加“挑战杯”竞赛的同学获得奖学金比例达82%;一批学生分别被保送到中国农科院、天津大学、武汉大学、江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特别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2016年保送比例达100%;近年毕业的张海龙、王照建等多名学生成功创业。

  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得国家铜奖2项,省特等奖8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3个创业项目进入“杭州杯”竞赛四百强;6个学生科技项目获得京津冀食品节奖项。特别是2016年,3个创业项目获得“创青春”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特等奖,1个项目进入全国大赛;在日前举办的河北省首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年会上,“北方百生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获得创业推介项目河北省唯一的特等奖。

 

  作者:食品科技学院 马波  编辑:宣传部 师春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