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为邯郸经济腾飞插上翅膀

10.08.2015  10:59

    近年来,邯郸市委、市政府把科技创新作为贯彻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紧扣产业转型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等创新要素,促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市科技局以科技为支撑,在“创新”上做文章,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富强邯郸美丽邯郸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是区域创新资源不断凝聚。以创建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为引领,积极培育新材料、高端标准件、天然植物提取物、现代煤化工和新型白色家电等5个市级创新型产业集群,集群内企业达到800余家。邯郸现代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邯郸现代循环煤化工产业集群被认定为首批河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推进农业园区建设,夯实该市国家级1家、省级4家、市级20家农业园区金字塔培育体系基础,核心区建设面积达23293.5亩,示范区46147亩,辐射区240277亩。

    二是企业创新推动升级改造显著增强。组织开展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提升行动,帮助279家企业挖掘申报专利1300件,提升企业专利创造和运用能力,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升级,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达94家,1-5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36亿元,增速9.29%。鼓励企业建设研发机构,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凝炼研究方向,促进企业研发机构升级为市级、省级、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备案企业研发机构820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70家。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有98项市级科研项目通过验收,项目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等81个,新增产值近8亿元,新增利税1.3亿。

    三是京津冀协同创新不断深化。对接京津冀人才和引进智力成果,全国首个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在邯郸挂牌成立。启动了总面积650平方米的邯郸市技术交易中心建设,建立成果登记数据库,与京津冀技术交易中心河北分中心联网,实现线上线下同时运行,加快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加强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高端人才的引进,新增河北华易重工、市中心医院2家省级院士工作站,建立院士合作站总数达14家,引进院士26名,实施合作项目32项,极大地提升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四是大众创新创业持续推动。推动众创空间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载体服务水平,使其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的主阵地,吸引更多的大学生等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入创业大军。目前,已建成3家众创空间,总面积11902平方米,拥有创业导师30人、创业团队22家、注册企业28家。完善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三级孵化模式,培育发展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孵化器3家、市级孵化器6家,全市总孵化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13家,累计毕业企业10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