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16.09.2015  10:18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来鄂调研考察以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湖北以“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为努力方向,以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抓手,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深入推进“创新湖北”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设计基本完成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工作。2014年初,在省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总体推进下,湖北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挂帅,省科技厅、发改委、财政厅等21个部门组成的全省科技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部署全省科技领域深化改革相关工作。2014年以来,在省科技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和推进下,《湖北省科技体制改革方案》正式出台;《湖北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2015-2017)》、《湖北省“十三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前期研究工作先后启动;省政府《关于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关于加强专利创造运用保护暂行办法》等陆续出台,为系统推进全省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行动纲领和工作依据。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颁布后,湖北迅速制定了贯彻落实办法,着力进一步增强相关领域改革的系统性和协调性,优化创新驱动发展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与此同时,省人大正式启动《湖北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草案)》立法工作,力求从法治层面着力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

二、重点领域科技体制改革取得突破

1.科技成果转化“三权”改革全国领先。2013年底,湖北在全国率先推进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三权改革”,着力营造最优政策环境,为科技成果“松绑”。省政府“科技十条”出台后,省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地税局、检察院等部门分别制定5项实施细则,确保政策落地生根,得到全省主要高校、院所的积极响应,制定相关政策48项,成功转化成果948项,新创办企业302家。2014年,全省登记重大科技成果1778项,比上年增长9.6%;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600亿元,增长43.6%;湖北获科技部批准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3次深度跟踪报道湖北科技成果转化新政及成效,对国家层面推动相关领域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14年下半年,为在更大范围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实施“湖北省科技成果大转化工程”,计划在3年内,通过“市场评价”和“定向、间接、有偿”方式,投入10-15亿元,撬动创业投资30-50亿元,实现3000项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在省内企业转化扩散。2015年初,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工程启动会,李鸿忠书记、王国生省长亲自出席并作重要讲话。这项工程实施以来,已有252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其中80个项目与风险投资机构达成投资意向。

2.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机制不断优化。积极创新省级财政科技投入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创新活动,采用前资助、后补助、创投引导、目标奖励等支持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2015年6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和加强湖北省省级财政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就进一步建立科研项目分类管理体系、建立统筹协调机制、规范项目流程管理、加强资金管理创新、完善科研信用管理等五个方面改革任务作出系统部署。

3.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水平有效提升。通过对科研仪器设备“提供方”和“使用方”实行双向补贴,引导更多科研仪器设备加入省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平台,引导企业通过共享平台低成本使用仪器设备;免费向省内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开放省科技信息平台,有效缓解了科技资源分散、封闭、重复、低效的问题。2014年,省级财政科技资金向省内168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发放研发测试补贴近千万元;省大仪平台新增入网仪器设备5393台(套),达到7244台(套),新增检测类别1463个,检测指标33015个,对外服务机时57.07万小时,较上年增长100.7%,对外服务样品数47.69万个,较上年增长79%;省科技信息平台文献查询量和下载量分别较上年增长63.7%、45.2%。

4.东湖示范区科技体制改革“特区”建设提速。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胆探索科技创新财税政策,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科研项目管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等多项改革举措,积极创建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综合试验区。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带领省直有关部门赴东湖示范区现场办公调研,督办重点改革任务落实。2015年,省人大制定出台《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科技体制改革“特区”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法制保障。2014年,东湖示范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长,在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居第三,“中国光谷”已成为我国在光电子信息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知名品牌。

三、科技创新有力支撑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1.关键技术研发和转化取得重要突破,创新驱动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集中统筹50%以上的省级财政科技资金,突出激光、智能装备制造等5条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重点支持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引领产业高端化发展。2014年以来,全省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建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8个、校企共建研究中心42个,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晋升国家级;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转化取得新突破,新一代超大容量光传输、大功率激光器、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北斗米级差分导航与厘米级广域实时精密定位系统、语联网云翻译平台等创新成果,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显著增强了湖北相关产业核心竞争力。

2.科技企业创业与培育成效突出,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组织实施“科技企业创业与培育工程”,以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承载科技创业的核心作用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孵化器创业服务工作体系;全面创新工作机制,通过改革科技平台建设经费、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金等的分配方式,引导资金、项目、人才、平台等各类资源服务科技创业;设立“湖北省大学生科技创业专项”,重点扶持大学生、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留鄂创新创业;制定《深入推进科技创业的十条意见》,围绕促进科技企业创业,加快建设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和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优化科技创业金融环境、建立健全科技创业牵引服务机制、丰富拓展创新创业配套服务。2014年,全省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增量和总量均居中部第一;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73家,累计达到2694家,跃居中部省份第一;各级各类孵化器超过200家,孵化面积突破900万平方米,孵化器内新增科技创业企业近3000家。

3.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为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作出积极贡献。2014年以来,在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环境偏紧,增速放缓的形势下,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总体增势较好,以东湖示范区为龙头的高新区联动发展机制进一步巩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地位更加突出。2014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4451.16亿元,同比增长14.8%,占GDP比重达到16.3%,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是湖北有统计数据以来提升幅度最大的一年;全省25家省级以上高新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471.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456.3亿元,分别占全省的44.3%和55.18%。2015年第一季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963.76亿元,同比增长10.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7个百分点。

4.市县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亮点。在各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创新驱动已成为全省各地共谋之策。武汉市围绕国家创新中心建设目标,创造性推动政策创新和科技创业,诠释了科技领域“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襄阳、宜昌、十堰等市分别定位于建设汉江流域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秦巴山片区科技创新中心等科技发展战略,深度融入并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黄石、孝感、黄冈、鄂州、咸宁、仙桃等市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推进科技企业培育、科技成果转化、大学生创业、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取得了突出的工作成效。

改革释放红利,创新驱动发展。湖北省科技厅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抓手,切实将科技创新落实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落实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上、落实到科技创业与企业培育上,为湖北全面发挥科教资源优势,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