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举办研究生活动月青年教师论坛

03.06.2015  10:44

为强化研究生的科研意识,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科研榜样”的作用,活跃学术氛围,近日,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组织举办了第八届研究生活动月之青年教师论坛。

5月25日下午,何敬博士给研究生带来了一场题为“科研之路--学习的重要性”的讲座。她以“科研中学习的重要性”为主题展开讲述,首先阐述了在研究生与本科生两个阶段学习方式的区别,指出“本科生是吸收知识,研究生是批判知识”。接下来何敬博士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就研究生阶段如何学习知识、增强物理感觉给出了许多独到的建议。她强调“最好的知识就是方法的知识”,鼓励研究生多问、多实践,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科研效率。

5月28日下午,宋俊涛博士做了题为“杂谈--研究生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儿”的讲座。他以研究生阶段的人和事儿为切入点与研究生们展开交流,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及一些科研名人的经典案例,妙趣横生、寓教于乐的讲述如何才能喜欢、享受、快乐地读完研究生,启发大家思考研究生生涯的意义,正确认识自己。他告诫大家,研究生阶段是一个人迈向科研之路最重要的阶段,它甚至从意识上决定了一个人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建议同学们在研究生期间努力培养良好的研究习惯、提高独立研究的能力,把科研中遇到的挫折当做一种意志品质的磨练,同时也建议研究生利用业余时间多接触社会,多交朋友,多锻炼身体。

何敬,2004年9月至2008年7月在河北师范大学“物理学(师范类)”专业本科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2008年9月至2013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学习(硕博连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2年5月至11月到美国威廉玛丽学院物理系合作研究。主要从事关联拓扑绝缘体、拓扑超导/超流体中新奇量子态的研究。

宋俊涛,1999年至2003年在河北师范大学“物理学(师范类)”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2004年至2009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学习,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自旋电子学、石墨烯、介观纳米体系的量子输运理论,凝聚态体系拓扑效应及拓扑相变的理论研究。

(供稿: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编辑:网络新闻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