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大户的“梅花三弄”
——看安平农润如何创新供给实现梅花产业“三级跳”
□记者 马德明
“呀!好漂亮!这是什么花呀?”3月6日,在石家庄“2017年河北苗木交易会”现场,一个展台前盛开的鲜花引得众多参会者由衷赞叹,驻足欣赏。“这是我们公司培育的梅花。”参展的河北农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秋红告诉记者。
梅花本是南方有,北方何故泛梅香?
说起梅花,原本靠种树起家的张秋红一打开话匣子就刹不住车。从最早种大路树种国槐、杨树、柳树,到创新供给改种梅花,再到提升梅花品质、繁殖多个品种,如今又拉长梅花种养产业链搞起休闲旅游……张秋红漂亮的“梅花三弄”,让她的公司实现了供给创新“三级跳”。
“华北无所有,聊种一枝梅”
——从同质供给到另辟蹊径种梅花
张秋红开始并没有种梅花。
2010年,在丝网生意场上打拼了5年的张秋红将目光转向了广阔的农村,在安平县南王庄镇前辛庄村成立了河北农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准备种树。
“为什么想到种树呢?当时的想法是,近年来城市绿化、新农村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肯定需要大量苗木;二是,当时在农村,国槐、杨树、柳树等树种很好培育,做起来容易。”张秋红告诉记者。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未如张秋红所愿。虽然种植国槐、杨树、柳树等苗木技术含量低,但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实在太多,自己种植的这些苗木销售并不顺利。
怎么办?人无我有才能占领市场。本着这样的理念,张秋红将目光转向了梅花。
张秋红说,梅花是中国的国花,咏梅的诗在历史上比比皆是。更重要的是,在河北的花卉市场上,梅花都是从南方来的,并没有河北本地种植的梅花销售,一棵梅花盆景可以卖到两千多元,这里蕴含着巨大商机。此外,她还发现,在安平农村,由于桃树和杏树果实不好保存以及价格低等原因,老百姓赚不到钱,大量的桃树、杏树被砍掉。“长了这么多年,砍掉当柴烧太可惜了,我就想着怎么样能把这些桃树、杏树利用起来,而种植梅花就是一条可行路径。”张秋红说。
在查阅梅花的相关资料时,张秋红发现,桃树、杏树可以和梅花嫁接,其花比原梅花更具观赏性,早在唐朝时期就有人这么做了,叫杏梅系梅花。
既然桃树、杏树可以在河北长势很好,嫁接梅花后又如何?
由于气候的原因,梅花在河北的分布少之又少,民间栽培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要经过气候的不断驯化和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才可以保留住适应河北气候和土质的梅花。目前市场上也有部分山东的梅花,可是没过几个月花就蔫了,原因是适应不了这里的气候。
“我当时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认准的路一定要坚定地走下去。”张秋红买来了嫁接枝条进行试验,嫁接技术不行失败了,她就再研究、再试验。从山东等地买梅花移栽到安平,曾经在培植中全军覆没;梅花嫁接技术不专业,曾导致梅花树嫁接过程中80%死亡……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重来。终于经过反复实践,她成功了,梅花终于在华北大地盛开了。
“我种植的梅花是在杏树上嫁接的。最重要的环节是将杏树的树头慢慢换成梅花树的树头。由于树的基因匹配,一棵成熟的梅花树需要用三年时间才能完全转换成。”张秋红说。
“千树万树梅花开”
——从单一品种到“百梅”争艳
“我基地的梅花现在有白梅、红梅、绿梅等16个品种,都可以大面积推广。” 张秋红信心满满地说。第一株梅花嫁接成功后,她没有陶醉在胜利之中,而是想如何引种更多更好的梅花到河北,这样才能保证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就像搞技术,没有储备迟早要被市场淘汰。现在市场上梅花还稀有,但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品种逐渐会成为大路货,这时我们就可以推出更新的品种来赢得市场。”张秋红说。
“不同的品种嫁接的手段也不一样,有的是春天插接,有的是在夏天最热的时候用热粘皮的方法,热粘皮嫁接出来的梅花更有亲和力。”说起梅花嫁接的技术,张秋红是一套一套的。“梅花的品种有300多种,我引种的只是很小一部分,我的目标是把这300多种梅花都尝试引进来。”
如今,凭借新技术和养护工人的精心养护,基地拥有了成熟梅花3-25公分的10万余棵,小苗上千万株。农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终于站在了梅花培植技术的前沿,成功地在河北大地培育出了适应当地气候且花瓣漂亮的美人梅、丰厚、送春、老人美大红、玉蝶、绿萼、宫粉等名梅。到明年4月,公司预计将培育出上百种梅花品种。
随着多个品种的上市,公司的销售也不断迈上新台阶。天南海北的订单纷至沓来,去年一年实现销售额780万元。今年春节期间,仅向石家庄销售鲜切梅花收入就达6万余元,向西柏坡阁美山庄美丽小镇建设提供梅花的协议也正在洽谈之中。
“一年四季梅花开,过尽行人君再来”
——从种梅花到卖风景
“这么大面积的梅花,开起来是一片绚烂的花海、一道绝美的风景。风景也是可以卖钱的,这就是我为什么搞梅花旅游的原因。”张秋红说。
这样的想法源于一次种苗交易会。2016年3月5日,河北农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参加了在省会举行的河北种苗交易会,结果公司的梅花遭遇石家庄市民疯狂抢购。“我感觉到喜欢梅花的人很多,除了诗书画爱好者,普通市民喜欢梅花的也数不胜数。”张秋红说干就干,去年4月1日梅花基地举办了首届梅花鉴赏节,吸引了大批远近游人前来参观旅游。
目前在张秋红的基地,梅花占地有300多亩,一年四季都可以在这里欣赏到梅花、梅果、红梅的红叶。隆冬季节百花凋零,她的梅园里梅花顶风冒雪、傲然绽放;而春秋两季,基地既有梅花应邀开放,也有红梅开过后长出的红叶可赏,景观依然美不胜收。
慕名而来的游人越来越多,这也让周边的百姓看到了商机。“挨着我的基地,村里百姓当年就建了两个农家乐菜馆,游客赏梅花摘梅果之余可以在这里就餐。”张秋红告诉记者。
“我的计划是以梅花为媒,周边的百姓可借助这一有利条件,发展餐饮、家庭旅馆等乡村游。另外,种植桃、苹果、黄瓜等水果蔬菜的百姓,也可利用这个机会搞采摘游。”张秋红说,这是个“一拖多”的好事情。
“其实,梅花还可以发展出好多衍生品。”张秋红告诉记者,梅花经过深加工,可以生产梅子酒、梅子酱、梅花茶饮,下一步她将研究梅花产品工业化问题,进一步丰富梅花旅游内涵,拉长梅花“种、养、游、加”产业链。
〉〉记者点评
梅花本是南方有,北方何故泛梅香?
采访结束了,这个问题记者似乎找到了答案。
第一个答案是“走新”。
一种产品要想成为市场新宠,在市场上站稳脚跟,靠的是什么?答案或许很多,但根本是不断创新。创新供给,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动能,为市场引领了新需求,这恰恰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义。
安平农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最早种植的是国槐、杨树、柳树等“大路货”,由于供给质量不高,难以占领市场,她们另辟蹊径,引种河北市场没有的梅花,从而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第二个答案是“走心”。
古有咏梅诗云:“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可张秋红偏偏反其道行之,“誓同桃李混芳尘”。她立足当地条件创新思维模式,尝试在桃树、杏树上嫁接梅花,最后终于成功培养出杏梅系梅花,让华北的梅花在市场上同样绚烂。
张秋红“走新”又“走心”的“梅花三弄”,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最好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