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摔跤、陀螺等项目亮相省少数民族运动会
秋千、摔跤、陀螺等项目亮相省少数民族运动会
比赛有趣 精彩连连
■本报记者 刘真
目前,河北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与重视比赛成绩的传统体育赛事不同,民运会最大的特色就是趣味性强。在本届省民运会上,秋千、陀螺、摔跤等项目的比赛,都吸引了众多观众观看,在叫好声连连的同时,少见的比赛规则也让许多人摸不着头脑。看民运会,提前做功课很重要,因为在欣赏紧张激烈的赛事同时,还能长不少知识。
秋千高处不胜寒
走,走,走……随着一声声有力的号子声,两位姑娘在秋千上越荡越高,秋千下,观众们也不由得为她们捏了一把汗。在秋千架的最顶端,悬挂着一排铜铃,哪一组队员能够触响铜铃,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秋千,是我国民众十分喜爱的一项休闲运动,但是到了民运会的赛场上,才能知道要把秋千玩出水平和境界真不容易。高度和技巧,是秋千比赛两大精髓。比赛中铜铃最高的悬挂高度是11米,昨天上午进行的女子双人比赛中,石家庄代表队的郭佳和陈慧已经以10.95米的成绩取得了冠军,但两人最后还是想要挑战一下11米的最高难度。在经过了20余次预摆后,两人逐渐接近了高处的铜铃,郭佳一声“上”,陈慧在最高点用力一纵身,可惜还是差了十几厘米。赛后郭佳的脸上带着遗憾,“每次只有一次机会挑战,因为在触铃的一瞬间,我们在秋千重心会偏离,所以如果一次铆足了劲没碰到,就功亏一篑了”,郭佳说。
荡至高处,底下的观众看得心惊胆战,站在秋千上的人更是说不出的揪心。而秋千的比赛选手,只是靠两根腕带保护自己,郭佳告诉记者,“其实并不危险,但是秋千比赛难在两人腰部要一同使劲,而且两个人的体重最好一致,这样就能够保持秋千平衡。”
摔跤一把定胜负
若说民运会赛场上最具观赏性的比赛项目,非摔跤莫属,原因就一个,看着过瘾,而且容易看懂。摔跤从人类最基本的一种防身技能,到如今已经衍变为形式多种多样的比赛项目。
在河北体育学院的摔跤赛场上,总是围满了观众,叫好声也不断响起。不过与大家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一场摔跤比赛迟迟分不出胜负不同,民运会上的摔跤几乎都是一个回合就能分出输赢。本次民运会摔跤比赛的裁判长马振全告诉记者,中国的民族式摔跤与国际比赛的摔跤有着很大的不同。国际摔跤比赛无论是自由式还是古典式,都以选手双肩着地来判断胜负。而在民族式摔跤中,只要让对方膝盖以上任一部位着地,就能够取得比赛的胜利。此外在民族式摔跤中,还可以细分为搏克(蒙古族式摔跤)等多个跤种。
而由于民族式摔跤经常一个回合就能分出胜负,因此参赛选手的爆发力和近身技巧就显得十分重要,有时候选手一个漂亮的抱摔,一下就能赢得满堂彩。
陀螺讲究稳准狠
打陀螺,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1926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灰土风岭发现距今4000多年的文物,其中就有陶制的小陀螺。民运会上的打陀螺,则是有着严格的规则和竞赛方法。两队在比赛场地上按攻守顺序轮换对垒。
与平时健身的陀螺不一样,民运会比赛的陀螺不能用鞭子抽,而是用一根长长的绳缠紧,借助短杆的力量甩出去令其旋转。今年47岁的满族大姐李志新是陀螺赛场上的名人,她从1995年就开始参与这项运动,在全国比赛中曾取得过第四名的好成绩。她出场进攻时攻击稳、准、狠,一出手总是能把对手的陀螺打到圈外拿到满分。打陀螺时要用巧劲儿,记者在比赛现场看到李志新在防守时一甩一送,整个动作一气呵成,优雅而迅速,并且十分具有韵律感。她告诉记者,陀螺比赛的防守同样非常重要:“守方的陀螺转速高,即便被攻方打到也可能打不动,所以参加这个项目只打得准不行,打得稳才最重要。而且实力越强的选手动作越好看,反过来有的选手动作僵硬,打出去的陀螺肯定稳定性也不行”。
编辑: 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