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社区的“120” 残疾医生25年诊疗百万病患

12.01.2015  11:18

    建明社区

    □社区记者 马英娟 文清

    昨天早上7:00,长安区建明社区附近一个普通小诊所外,已经等候了几十位病人。马建新医生一边拄着拐杖和大家打招呼,一边打开诊所的大门。忙碌的一天开始了。

     每天坐诊15小时

    马医生的诊所不大,只有十余平米,挤满了病患,门外等候的病人几乎排到了路边。人人手中握着写有排号的小纸片。马医生告诉记者,这样的场景在一年三百多个日子里已成常态,“我从不休周六日,一年到头能休息的只有过年那几天。

    为及时给人看病,他常年保持着6点起床,7点准时到诊所的规律,无论寒暑,从不迟到。

    一旦坐下接诊,便意味着六七个小时不能活动。病人走了一个又来一个,没时间上厕所,他甚至不敢多喝水。由于活动太少,他原本就伤残的腿部肌肉几乎失去知觉。“原本应该晚上9点关门,但老人孩子等着看病,多等一天就有可能耽误治疗,所以常常忙到10点多。”他笑着说,每天在诊所接诊时间长达15个小时,吃饭和休息的时间压缩到极限。

     比常人晚俩小时吃饭

    14:00,连续接诊130多位病人后,马建新才得以抽身吃一顿中午饭,多年来他早已习惯了比常人晚两小时的用饭时间。饭菜摆在隔壁屋,距离诊室不过三五米,他从站起身到拄着拐杖走过去却需要耗费几分钟时间。

    几个热好的馒头,一罐自家腌制的咸菜,一大碗小米粥,饭菜简单到了极致。急匆匆洗过手后,他便开始“紧急”用饭,“外面还有不少人在排队,午饭只能尽量简单,一般都是提前买好,吃前热一下。

    马建新告诉记者,虽然每天接诊数百人,但诊所的收益并不丰厚。“来我这儿看病的大多是附近社区的居民,他们挣钱不容易,我就尽量开效果好价格也实惠的药。”他坦言自己的家庭条件还可以,“看病不图钱,能学以致用才是我最高兴的事。

    为节省时间,他一边吃饭一边回答记者的提问。即便如此,在不到30分钟的时间里还是被等在外面的人催了三次。对此他不仅不介怀,反而常常抱愧一笑,匆匆放下碗筷,就又回到座位上接诊。

     25年接诊百万病患

    提起学医的初衷,他说与自己的残疾分不开。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马建新,家庭条件不富裕,不到两岁患上小儿麻痹症。为了治病,家人带他四处求医,甚至变卖了老房子。

    疾病和贫穷刺痛了他年轻倔强的心。1979年,高中毕业的他坚定了一个信念——当一名医生。从那时起,他便跟随公社里一位仝老先生起早贪黑刻苦学医。通过比常人更加艰苦的付出,仅仅用9个月的时间就拿下当时行医必需的“乡村医生证”,这在仝老先生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

    1996年,他终于实现多年的愿望,开了现在这家诊所。

    记者发现,前来问诊的除附近居民外,慕名而来的外地市甚至外省人也不在少数。诊所里挂满了锦旗,不少落款是辛集、赞皇人。除了在诊所坐诊,马医生更被誉为身边好医生、社区“120”,谁家老人、孩子生病了,不方便出门,打个电话,马医生就拄着他的拐杖送药上门。社区一位老人之前患上半身不遂,治愈后便留下手指哆嗦的后遗症。马医生多次到家中按摩、针灸,老人的双手如今已经恢复如常。

    算一算,马大夫行医25年,治疗的病患超过百万人次。

     踏踏实实当个好大夫

    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治病,马医生很少有空闲陪伴八旬老母,逗弄两岁幼孙,但他并不感到遗憾,“既然自己有些本领,能给大伙提供帮助,我就愿意忙下去。”多年的执着背后是家人的理解和支持,马建新的两个儿子均已投身医疗事业,他的妻子也说,“看着他这么多年执着忙碌,家里人心疼,但也只能全力支持。

    他说,2015年仍旧想踏踏实实当个好大夫,如果可以,想把诊所扩大一点,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解除病痛,恢复健康。

【责任编辑:刘玥晨】
喜迎重阳系列之四:石家庄首个“爱心敬老团”成立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事业中心副主任、河北新闻网Hebnews.Cn
如何破解老旧小区的改造难题 问题亟待解决
前几天陪同老爸去看望堂伯,堂伯住的小区在城乡接合部。河北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