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县一家三代抚育弃婴 姐姐坚持“带弟出嫁”

09.09.2014  11:21

曹国兴(前排右一)和他的养父母、姐姐一家。 记者 原付川摄

    21年来,磁县农妇王红花一家悉心照料捡来的残疾弃婴,大儿子大儿媳为给他治病用房子抵押贷款,孙女为照顾这个弟弟坚持“带弟出嫁”。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原付川

    21年前农妇捡残疾弃婴悉心照料,临终前传递“爱心接力棒

    9月4日,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道,记者一行驱车50多公里,从磁县县城赶往北贾壁乡北贾壁村曹中艮家。“北贾壁乡属偏远山区,是磁县经济最为落后的乡,因无水浇灌,这里的农民都靠天吃饭。”同行的磁县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董建华告诉记者,可就在这大山深处有着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曹中艮一家三代人,连续21年抚育残疾弃婴曹国兴成长。

    21年前,春节前的一天早上,曹中艮的母亲王红花遛弯时,在村外路边捡到一个婴儿,包婴儿的包袱里还有一张写有婴儿出生年月的字条和一个奶瓶。独自生活的王红花将冻得全身发紫的婴儿抱回家后,给婴儿取名曹国兴,把他当亲孙子来悉心照料。后经检查,小国兴患有先天侏儒症且无法根治,但王红花不仅没有放弃抚养,还拿出自己全部的养老钱,坚持为他买药补钙治病。

    国兴5岁时,奶奶王红花突患重病、瘫痪在床。

    “我最不放心的还是国兴,你们要把他好好养大,有机会的话就让他上个学。”王红花临终前,把大儿子曹中艮、大儿媳吝思清叫到床前叮嘱道,这也成了老人惟一的遗嘱。“国兴早就是我的亲儿子了,他和女儿翠弟一样,都是我们的心头肉。”曹中艮哭着答应。此后,曹中艮夫妇就接过了抚养国兴的重担。

    “爸妈太偏心,什么好的都先紧着弟弟

    “爸妈太偏心,什么好的都先紧着弟弟。”曹中艮的女儿曹翠弟告诉记者,小时候,她总感觉自己才不是亲生的。

    国兴七八岁时,对数学很感兴趣,口算和心算比同龄小孩都快。曹中艮想着让国兴尽快上学学知识,但考虑到身有残疾的国兴自理能力差,怕他在村里上学受委屈。后来,吝思清打听到国兴的表弟在一所寄宿制的私立学校上学,那里教学条件好,老师照顾孩子也比较周到。为了让国兴上个好学校,吝思清专门找到该校校长,要求将国兴和其表弟分到同一宿舍,让国兴夜里有人照顾。一切安排妥当,惦记国兴的吝思清还是不放心,三天两头就要往十几公里外的学校里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