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沙河玻璃“绿”起来
“将来的玻璃可以卷着卖!”
日前,在河北省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记者看到了一款薄如蝉翼的玻璃新产品。“这是柔性玻璃,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院长程金树的介绍让人为之一振。
沙河市素有“中国玻璃城”之称,其玻璃产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沙河年产平板玻璃约占全国总量的20%,是全国最大的玻璃集散基地,全行业年产值320亿元。
河北众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研发的环保玻璃相框吸引了众多客商。(资料片)记者 赵永辉摄
两代人的选择
在河北众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框线条生产车间,一条条像木材、像金属、像大理石的框线条,从一排排设备里“吐”出来,如果不是有人提醒,足可以假乱真。
公司总经理刘军顺手拿了一条仿木框线条给记者看,“以塑代木,变废为宝,这可是真正的绿色产品。”据介绍,这种用来做相框的框线条是用回收的塑料泡沫做原料,目前该公司一年可回收消化近5万吨的白色泡沫,生产框线条近60万米,2016年给沃尔玛等供货就达300多万美元,今年开年就签了2000万美元的订单。
众诺公司还有一个绿色生产项目是玻璃深加工,消化玻璃原片,做节能门窗。“这个项目更富挑战性,需要成本管理和施工工艺。”刘军说,他家原来的玻璃厂有5条超薄玻璃生产线,2003年投产,一年10多万吨的产量,“当时全球载玻片的玻璃原片几乎都由我们提供”。2013年,刘军的父亲想继续扩大产能,再建1条生产线,理由很简单:“原料充足,模式成熟,市场广阔,躺着就能赚钱。”而刘军不这么看:“当时的格法玻璃生产工艺是被国家淘汰的,早转型早升级早主动。”
“当时想不通,慢慢也就接受了。国家有要求,还得看长远。”刘军的父亲坦言。最终,两代人拧成了一股劲,2013年,以深加工和绿色生产为主的河北众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成立,2015年生产玻璃原片的玻璃厂关停。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公司逐步走向成熟。去年北京某商业街的玻璃幕墙设计安装,工艺非常复杂,当时没人敢接,众诺咬牙接了下来,“每平方米玻璃我们卖到了600元,不仅赚了钱还打出名声,现在公司每月都有近2000万元的订单。”刘军说。
一个人的坚守
“我2006年来沙河,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工作,今年底就要退休了。”在河北省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程金树笑着对记者说。程院长是江西人,曾经在武汉理工大学当过多年的科技处长,“当时在全国挂了70多个政产学研基地的牌子,但真正做得好,做得成功的就属沙河,这也是我坚守在这里的原因。”
在程金树看来,沙河的发展理念,已成规模的产业集群,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热工工程、环境工程等多个学科对玻璃产业的支持以及60多人的技术团队等都是沙河玻璃产业快速发展背后的有力支撑。
为支撑科技研发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先后投入7000多万元,引进了230余台(套)设备建设了各种检验检测平台。程金树带记者参观研究院的中试车间,宽敞的厂房里,师生们正在紧张地试验,“有了中试线,实验室的项目拿到这里试生产,成功了,直接推向市场。”
在程院长的主持下,研究院先后申请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55项,获得授权25项。“浮法建筑装饰微晶玻璃”等项目相继实现工业化转化。其中,由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浮法高硼硅耐热防火玻璃”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浮法建筑装饰微晶玻璃生产技术”为国内外首创。
而在很多沙河玻璃企业人员眼中,程院长也是他们离不开的。“不只是做了多少科研项目,也不只是培养了多少人才,重要的是,他提升了沙河在全国乃至世界玻璃行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家说。据介绍,研究院组织承办了3次国际性学术会议,3次全国性学术会议,15次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没有他,这在一个县级市是不可想象的。”
沙河市晶诚玻璃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查看高温釉彩玻璃产品质量。(资料片)陈雷摄
五年专注做转型文章
“近5年来,沙河主要是在玻璃产业转型上做文章。”沙河市委书记刘果芳说。
沙河玻璃一度受到高耗能、污染大、质量低、同质化等问题的困扰。2012年5月,市委、市政府就提出,要加大转型升级力度,在不增加任何原片产量的基础上,发展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要让玻璃产业由中端向高端发展,达到千亿发展目标”。
2014年投资15.6亿元,在全部玻璃生产线完成了脱硫、脱硝、除尘、料场封闭等环保升级改造,实现了全行业污染物达标排放。今年又投入4亿多元,进行了环保设施“开二备一”(两条生产线上一条备用环保设施),确保稳定运行。
为实现产品转型,市里组织开展了硼硅酸盐浮法玻璃、微晶玻璃等的研究开发,不断引领沙河玻璃走上产业高端。迎新集团投资29.5亿元建设的金宏阳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填补了河北省超白太阳能电池基片玻璃空白。安全实业公司总投资60亿元的“三新”(新能源、新玻璃、新材料)玻璃工业园项目,一期建成投产,技术装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在其旗下的铝包木门窗车间,记者看到,全套进口的德国、意大利设备,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都是电脑控制流水线生产。公司行政总监李耀辉说,“普通玻璃用在铝包木门窗上就身价倍增。2013年项目投产时几乎没有什么订单,今年销售8万平方米没问题。”
发展玻璃深加工,则提升了沙河玻璃原片的就地消化能力。在彩盛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主要用玻璃饰材装修的房屋,给人以通透亮丽的感觉。其中有一个以众多羽毛组成的背景墙,线条流畅,颜色由浅入深,雍容华贵,栩栩如生。总经理李树刚介绍说,一片羽毛需要激光制版、高精度印刷等7种工艺,原料则是普通的白玻璃,深加工后,羽毛背景墙要卖到一平方米800元。像这样的深加工企业,五年来沙河已发展到大小600多家,产品有功能玻璃、节能玻璃、艺术玻璃、日用玻璃、装饰玻璃等上千种,深加工率达到40%。
推动优质产品和优势产能“走出去”。目前,沙河玻璃外贸年出口额达1.5亿美元,已在韩国、南非建成了两家海外仓,俄罗斯、约旦两家海外仓正在抓紧建设。前不久,壮大玻璃厂在坦桑尼亚投资建设了玻璃生产线项目,成为河北省玻璃行业首家“走出去”企业。
责任编辑:张永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