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审计 江苏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公平
2021年下半年,江苏省审计厅组织全省中小学教育专项审计调查。在审前准备、现场审计、审计报告和审计整改各环节强化研究型审计思维,为推进全省基础教育优质公平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
研究教育改革发展状况、政策
研究基础教育领域决策部署和政策制度。将政策、体制、制度的研究作为确立审计调查目标、内容的前置内容,围绕党中央对基础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收集文件资料200多份,深入了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现状,学习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文件精神和“五项管理”工作要求,收集教育领域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分析研究,确立了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促进教育优质公平、健全教育投入机制、切实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等审计目标以及与之相应的审计内容。
研究本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特点。各地教育发展水平不同,存在的短板弱项也不同,审计调查应有不同的关注重点。江苏先后开展“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办学条件改善工程、启动教育现代化建设,基础教育质量水平保持领先优势,在此背景下,审计调查的关注重点应如何设定呢?为此,审计组赴省、市、县三级教育、财政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开展调研,深入了解江苏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特点及面临的突出问题,分析研判教育经费管理使用、相关政策执行的哪些环节存在风险,据此确立审计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注重研究审计方法和典型案例
局部试点、研究审计方法。针对首次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中小学教育经费审计的现实情况,审计组采取局部试点、解剖麻雀、总结经验、全面推广的方式推进项目实施。在试点阶段,定期召开碰头会,开启“头脑风暴”,收集好办法、金点子,分5个板块分别研究教育政策执行、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投入和保障等方面审计思路和方法技巧,将审计内容细化并归纳每项内容的审计方法、问题类型及实例,编写了一套审计操作指引,为全面开展调查提供借鉴。在全面审计阶段,及时总结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采取的新方法,研究典型案例,编发工作动态14期,及时推广共享审计经验。
巧用信息技术分析方法。对无法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查看、询问座谈等方式取得成效的审计内容,审计人员巧用信息技术实现精准、高效核查。通过具有阅卷功能的信息平台、考试报名信息、校园卡充值记录等获取相对真实、完整的在校生名单,对照查证相关问题。在进行相关信息比对分析时,对具有文字特性、无法采用传统数据分析方法的地址信息,审计人巧用地理信息系统将其转换为经纬度坐标、将文字转化为数字再进行比对,精准锁定疑点范围。
注重研究问题成因和解决问题对策
研究问题成因和对策。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谨慎研究审计处理方式,主动与省级教育、财政、发改等部门探讨,明确重在促进加强监管、建立长效机制的原则,确保既能落实整改,又不影响教育教学。对审计发现的普遍性问题以及基础教育领域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分析问题成因、产生问题的薄弱环节和漏洞,站在标本兼治的高度,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落实“双减”政策、完善教育资助政策、强化中小学财务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推进完善机制建设。
提升总结研究成果。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边审计边调研,并积极提升转化审计研究成果,发表多篇研究文章,从审计视角探讨民办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现状和建议、新时代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建议等,总结对中小学学籍管理存在问题的审计方法、中小学财务审计问题分析及检查对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