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崔文元教授研究团队在《The As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03.06.2019  22:40

近日,国际著名天文学期刊《The As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241,32, 2019,JCR一区)发表了我校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崔文元教授研究团队的重要研究成果“A catalog of OB stars from LMOST spectroscopic survey”,该篇论文由我校物理学院崔文元教授研究团队,国家天文台刘超研究员和赵刚研究员,云南大学黄样副教授合作完成,我校毕业硕士生柳志存为第一作者,崔文元教授和刘超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河北师范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单位。这项成果是崔文元教授研究团队自2016年在该期刊发表碳星成果以来的第二篇文章,也是“国家天文台-河北师范大学空间科学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取得的又一个显著研究进展。同时,该项成果作为利用LAOSMT数据取得的显著成果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作为主页新闻报道,同时被写成科普文章推送到了“国家天文”的公众号。

崔文元教授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利用LAMOST(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获取的光谱巡天数据,构建了目前国际上兼具光谱信息的最大的OB星星表。OB星是光谱型为O型和B型的早型恒星,包含大质量(M>8 M⊙)恒星及热亚矮星、白矮星、post-AGB星等特殊天体。研究人员在传统MK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OB星各子类型的光谱特征,并根据新的分类特征,从LAMOST DR5光谱数据中证认出16032颗OB星的22901条信噪比好于20的光谱,其中包含21658条大质量的OB星光谱、948条热亚矮星光谱和160条白矮星光谱。该星表包含的恒星光谱经过多人独立的人工检验核实,具有很高的准确度,其完备度在光谱型早于B7时好于87%,晚于B7时则大于57%。

研究成果得到了审稿人和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和引用,认为这些恒星值得进一步研究其分布,且为后续的观测提供了重要的选源目标。清华大学成昕伦、毛淑德教授、国家天文台刘超研究员与崔文元教授等合作,利用上述星表中的大质量OB星结合Gaia DR2数据,研究发现银河系外盘的年轻恒星在运动学上存在涟漪状分布,研究成果发表在著名天文学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2019,872,L1)上。云南大学陈丙秋、刘晓为教授等人利用OB星的星表样本发现银河系的旋臂表现出了絮状结构,并给出了旋臂的结构参数,研究成果已被著名天文学期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接受发表。

相关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3847/1538-4365/ab0a0d

              https://doi.org/10.3847/2041-8213/ab020e

              https://arxiv.org/abs/1905.0554

相关新闻链接:

    http://www.bao.ac.cn/xwzx/kydt/201905/t20190531_5308862.html

(供稿:科技处、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编辑:网络新闻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