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石材人的石材营销,有闯劲还得有创新

14.11.2014  16:25

厦门静岳石业董事长李思义(图)



  10月8日-17日,《海西石材》杂志驻厦门特约记者,厦门希恩公司邓小忠走访了厦门的几家老石材人的公司。这次《海西石材》杂志集中走访的是曾经在国企就职,后来自己创业的老石材人群体。记者注意到,这些老石材人正因为有了那段在国营石材企业摸爬滚打数年的经历,以及积累下的大量经验和专业知识,他们凭着一股不服输不认输的闯劲,让公司在近几年石材市场低迷的不利背景下得以成长。

  记者了解到,20年前曾经在石材界享有盛誉的国有石材企业,几年前就已逐步退出石材行业。同质化严重、产能过剩、包袱巨大等客观因素,都让国企不再容易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的残酷竞争。取而代之的是这些曾在石材国企待过,但因国企丧失市场竞争力等客观原因而自行创业的群体,无一例外,对国企依然满怀感激之情。

  石材是一种天然而耐用的低碳、高档装饰装修材料,特别能通过颜色、形态、线条为消费者营造和谐空间,其不需要进行窑炉的煅烧,只需对原始材料进行无害的冷加工,是专家公认的解决环境污染的低碳型材料。如今,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的发展,节能、低碳、环保成为石材发展的硬指标,因此石材企业的发展也不再只是追求量的扩张,必须追求质的提高。

  福建的石材产业发展已经有三十年的历程,从产业兴起,到高速发展,再到调整转型,各级政府对石材产业发展的大力推动至关重要。1992年国家建材局、中国石材协会在泉州召开全国石材发展经验交流暨石材产品展示会,全国300多人参加,有力地带动了福建石材业的发展,当年全省的石材产量猛增至500 万平方米,一下跃居至全国第三位。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石材产业进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石材出口市场从东南亚为主转向欧美市场,企业发展也开始走上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体制创新的路子。

  借着这股东风,民营石材企业也迅速崛起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以厦门润时贸易有限公司为例,总经理方夏铭带领的管理团队,其高管人员均拥有22年以上丰富的石材行业经验,业务涉及石材进出口贸易、矿山开采、石材产品加工生产等,同时还有自有矿山,实体加工工厂等支撑。润时公司开采和生产的阿曼尼灰、阿曼尼棕大理石在国内外石材界享有盛誉,现在主要精力是投资经营矿山。

  厦门静岳石业董事长李思义,作为厦门石材商会的副会长,对新形势下的石材经营,有了新的考虑,“以前把很多精力都花在满世界跑,出国参展和找老外客户,现在有了自己的矿山,开发也实现了规范操作,在全国各地布局专卖店就成了头等大事,我们现在急需高端营销人员。”李思义说到,“尤其现在的市场又不景气,不想点儿新办法是不行了,我们在罗马尼亚开发的凯瑟琳娜灰就考虑直接从产地卖去美国,自有矿山皇家灰麻则用来专攻国内工地。

  “产业合作”已经成为目前大多数石材企业对未来发展的共识,转型换挡期,产业合作成为新风向标,“忽视产业合作,单打独斗或者意气用事,都必定会无路可走!”厦门市贝尔松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家祺认为,和厦门希恩公司及英良集团“五号仓库”一起,利用石材设计师资源,直接将高端进口石材产品配合国产石材装修到石材体验馆的模式,是很值得尝试的新模式。目前,贝尔松公司进口的热带雨林、白金沙、蓝金沙及德国红砂,国产漳浦锈和虾红,就在厦门希恩公司开发装修的长泰发现之旅的别墅样板房中得到了使用。

  厦门英强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强,对石材一直有着深厚的感情,是其原先服务的国营外贸公司自10几年前倒闭后还坚持出口石材的几个人之一。近几年来,石材外贸出口面临同质化竞争严重、部分新兴外贸公司以倾销来争夺市场的不利情形下,其公司通过异型复杂的石材工程和坚持大力开发北方石材品种,创造了独特的竞争力,在欧美客户中留下了鲜明的标签。在外贸出口举步维艰的今天,陈强在坚守石材出口的同时,也仍然不断地思考如何转型,让自己的公司得以进一步持续发展。

  石材营销一直都是个常答常新的命题,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企业,很可能会交出完全不一样的答卷。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已经被公认为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必然,作为石材企业,尤其是脱胎于国企模式的开创性企业,除了闯劲,还得有更多的勇气去创新和开拓,最终找到适合企业的互联网营销之路。(《海西石材》杂志特约记者|邓小忠)

  《海西石材》杂志特约记者|邓小忠(本文发自厦门)

编辑:【梅雪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