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17个地铁站点主体结构封顶 铺轨在即
燕赵都市网讯(燕赵都市报记者任学光)“石家庄地铁共17个站点主体结构封顶,12个区间双线贯通,7个区间单线贯通……”昨日,记者从石家庄地铁“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上获悉,石家庄地铁建设如火如荼,目前已经进入主体工程全面推进,轨排铺设、安装装修、系统设备陆续进场的关键时期。
安全:地铁防汛准备就绪
“今年6月份,是全国第14个‘安全生产月’,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加强安全法治、保障安全生产’。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石家庄地铁‘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仪式,目的就是持续提高所有参建单位的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确保地铁工程依法依规安全生产。”石家庄市轨道办副主任郭京晶表示,当前,石家庄地铁建设正加快推进,我们正处于主体工程全面推进,轨排铺设、安装装修、系统设备陆续进场的关键时期。越是关键时期,安全生产管理任务愈加繁重,安全生产管理形势愈加紧迫。
郭京晶介绍,“安全生产月”活动共分四个阶段:安全教育培训阶段、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演练周、安全文化周、总结提高阶段。活动期间将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安全生产大讨论、“农民工学校”等多种形式强化宣传教育培训。同时,把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线,施工单位将深入开展重点工程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防汛隐患检查和应急救援演练。
“面对即将到来的汛期,市轨道办已经提前制定了防汛预案。”市轨道办总工程师朱立众告诉记者,预案要求各施工标段都要组建安全防汛抢险大队,各标段的安全防汛抢险大队听从分指挥部的统一调度。各施工现场必需在汛前备足水泥、钢管、砂石料、铅丝、编织袋、麻袋、蓬布、麻绳、铁锹等安全防汛物资,以及发电机、电焊机、注浆机、污水泵等机械设备,以满足抢险的需要并建立防汛物资台账。
“目前,各标段安全防汛工作目前都在全力布置准备中,各种防汛物资基本到位,他们将在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确保地铁建设进度顺利推进。”
交通:北宋站今日部分路面恢复交通
由于地铁施工的原因,建华大街和中山路口平日里的交通压力颇大。昨日从地铁1号线北宋站传来好消息,6月2日该路口以西的中山路将恢复成双向六车道,并有两个非机动车道,将一定程度上缓解该路段的交通。
昨日上午9时,记者在地铁1号线北宋站施工现场看到,建华大街以西的施工围挡内已经铺上了黝黑的沥青,并且路面都划上了白色的道路交通标志线,而在南侧,地铁建设者正在拆除南侧的围挡。
据施工人员介绍,北宋站虽然是一个标准车站,但其施工比较复杂。由于路口交通比较繁忙,因此在中山路与建华大街路口采用盖挖法施工,也就是先是由地面向下开挖至一定深度后,将顶部封闭,其余的下部工程在封闭的顶盖下进行施工。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交通的影响。而在路口的两侧则采用明挖法施工,目前盖挖部分和路口西侧的明挖部分已完工。
“建华大街西侧部分,今年3月中旬开始路面回填,5月28日完成炒油,下一步西侧围挡拆除后,再对原围挡下面的路面部分进行铣刨,即将破坏的路面进行铲除后重新炒油,预计6月2日可恢复路面交通。”该负责人表示,该段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届时将全部恢复道路交通,该段也将恢复施工之前的双向六车道(宽19.5米)和2个非机动车道(宽8米)。接下来,他们将开始出入口和风亭的施工,这需要将南侧原部分非机动车道和北侧的便道进行围挡施工,但基本不影响路面交通。
进展:17个地铁站点封顶 铺轨在即
记者从市轨道办获悉,截至5月底,石家庄地铁共17个站点主体结构封顶,12个区间双线贯通,7个区间单线贯通。同时,以近期火炬广场站常规机电设备安装启动为标志,地铁1号线正式进入设备安装施工阶段。
其中1号线一期工程,19个站点中已有15个站点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分别是:西王站、时光街站、烈士陵园站、解放广场站、省博物馆站、体育场站、谈固站、白佛站、留村站、火炬广场站、石家庄东站、南村站、洨河大道站、长城桥站、平安大街站(其中,长城桥站、平安大街站为明挖部分主体结构封顶),其余车站按计划加速推进。
全线21个区间均已全面开工,其中,11个区间实现双线贯通:张营停车场-西王站、西王站-时光街站、时光街站-长城桥站、和平医院站-烈士陵园站、平安大街站-人民广场站、人民广场站-省博物馆站、省博物馆站-体育场站、体育场站-北宋站、朝晖桥站-白佛站、留村站-火炬广场站、南村站-洨河大道站;
6个区间实现单线贯通:长城桥站-和平医院站右线、北宋站-谈固站右线、谈固站-朝晖桥站左线、白佛站-留村站左线、南村站-石家庄东站左线、烈士陵园-中山广场站左线。
3号线一期首开段工程,6个站点中已有2个车站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小灰楼站、槐安桥站;1个区间双线贯通:小灰楼站-中山广场站;1个区间单线贯通:东里站-槐安桥站右线。